保羅·勒·布朗:列寧的時代和我們的時代(節(jié)選)
列寧和馬克思主義
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觀點是,列寧沒有繼承卡爾·馬克思的思想,因為列寧認為“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念必須由一個革命理念的政黨來執(zhí)行,并且社會民主黨(他曾經改造的)應當遵循軍事化的紀律?!边@是亞當·烏拉姆在其有名的著作《布爾什維克》中提出的看法。它告訴我們列寧“給馬克思主義注入了……革命的烈火和陰謀的紀律性”,而且“列寧的大部分同志早在1902年就感覺到列寧的馬克思主義里有一些新的東西。”
另外一些學者的觀點就更加精確,比如尼爾·哈?。∟eil Harding)在其批判性研究著作《列寧主義》里指出“列寧主義深深扎根于俄國和歐洲的馬克思主義傳統,而它作為一個獨特的意識形態(tài)直到1914年才出現”,“列寧主義的熱情和獻身精神……源于它堅持認為馬克思的所有基本觀點都是正確的”。如果我們真誠地希望準確理解列寧的思想的話,這一點就要引起我們的注意。他這么說就意味著我們只有重新審視馬克思的觀點才能找到列寧思想的核心。
馬克思教導說,革命性的變化是可能的、也是必須的。這是由資本主義的本質決定的。由于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推動,技術的進步和生產效率的提高已經把我們星球上的不同區(qū)域連接在一起,并創(chuàng)造了足夠的社會財富或產品,足以讓社會的每一個人過上有尊嚴、有創(chuàng)造力的自由生活并獲得有意義的自我發(fā)展。但是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動力與積累的過程相關(這是資產階級需要追求越來越多的利益),并會損害人類的自由與尊嚴,因此有必要轉入另外一種不同的經濟生活方式。而且,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本質趨勢就是會在全世界越來越多的地方創(chuàng)造一個占絕對多數的工人階級,工人階級的特性就是使社會主義變得可能和必然。說其“可能”,是因為一個對資本主義來說必不可少的占人口絕對多數的階級,它有能力掌握科學技術和經濟資源,并創(chuàng)造一個社會主義的未來。說其“必然”是因為社會主義的經濟民主必然要確保大多數的工人階級和全人類都能享有生存權,過上有尊嚴的自由生活。
在馬克思看來,只有革命者能夠對資本主義的本質有清晰的理解,理解了它為社會主義創(chuàng)造出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才能夠贏得占人口大多數的工人階級的支持,并幫助其他人,特別是成長中的工人階級,來認識這一現實。在工人階級之中創(chuàng)造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多數這一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舉措就是要通過嚴肅的斗爭讓工人階級自己組織起來,提高自己的境遇(包括改善生活水平和擴大民主權利等)。這不僅將提高工人階級的生活水平,也將賦予他們一定的權利和能力進行變革,他們在組織能力和階級斗爭方面積累的經驗,將使他們在未來的斗爭中更富有成效。
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工人階級必須把自己組織起來,不能只是從事經濟斗爭,還要從事政治斗爭。而且工人階級還要在政治上獨立于資產階級的以及其他各種自由、保守和混合型的上層階級的黨派。工人階級必須要通過自己的工會、改革團體和政黨來爭取政治權力。一旦工人階級贏得政權(它必須要比資產階級政權的組織形式更加德謨克拉西),就意味著工人階級革命的成功,接下來工人階級的任務就是要利用革命的力量將經濟結構從資本主義轉變?yōu)樯鐣髁x的性質。在所有這些進程當中,工人階級必須要團結所有的勞動者(包括農夫和農民)以及所有被壓迫者,這些人的解放必須是工人階級政治綱領的一部分。
由于資本主義是一個全球化的體系,因此工人階級爭取更好生活和社會主義的斗爭也必須是全球性的,社會主義的發(fā)展也必須是在全球范圍內才能實現。資本主義內在屬性導致其全球化的擴張和剝削,這一點在《共產黨宣言》里已經闡述的很清晰。世界各國的工人們只有團結在多元化的國際運動中才能獲得更為美好的未來。
馬克思認為組織問題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根據《共產黨宣言》:共產黨人是工人運動中最先進、最堅決、始終推動他人的部分,因為在理論上他們是工人階級中認識最清晰的一部分,他們對“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有著明確的理解。這就需要工人階級的積極分子組成的民主、有凝聚力和高效的組織來扮演這個角色。在工人階級從事斗爭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自然的、自發(fā)的激進觀點和好戰(zhàn)情緒。但更嚴肅的工作是需要引導并深化這些觀點,使之成為長久的階級意識,將這些浪潮予以鼓勵,并引導至為社會主義而努力的持續(xù)的階級斗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