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南京美如佳人的秦淮回不去的唏噓


南晉烏衣巷的風(fēng)格延續(xù)到了我十多歲的時代,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當(dāng)時的我根本不懂得這首著名的詩詞,我只知道朱雀橋邊全是野草和垃圾,烏衣巷到處都是竹竿,上面曬著衣服,我盡量的穿行于上衣下,因?yàn)槁牬笕藗冋f如果在褲子下穿過會長不高,如果是女人的褲子那就更加的不吉利,是否有夕陽斜照在昔日的深墻上不得而知或者根本想不到。
我出生在夫子廟的桃葉渡,巷口有一座淮清橋,向左二分鐘的路程就是姚家巷,再往前便是貢院街了,我的同學(xué)們分布在整個夫子廟的四面八方,有挨著文得橋的,有住在皇宮橋下的,還有住在石壩街的同學(xué),當(dāng)時非常的納悶,同學(xué)家里也沒有多么顯赫,為什么大門口有二個石獅子?直到二十多歲后才知道那是著名金陵十二金釵里某個金釵的宅院。
文得橋上有一個豆腐坊,十歲的我拎著水桶在寒風(fēng)刺骨中排隊(duì)二個小時買豆腐,皇宮橋有四個橋洞,我和同學(xué)經(jīng)常放學(xué)后在橋洞里享受一廂房二廂房的快樂,秦淮河兩岸的河床幾乎鋪滿了我的腳印,因?yàn)橛幸恍┢髽I(yè)會往河床上傾倒垃圾,而我就專門揀銅。
存滿了一盒銅就拿到烏衣巷的廢舊物資回收站,工作人員警惕的問詢著:“怎么這么多的銅?”我小心翼翼回答:撿了二個月。
錢到手時心臟狂亂跳動,走出烏衣巷撒開腳丫子邊跑邊思量,五元三角,怎么花呀?
想起有個鄰居胖阿姨曾滿懷羨慕的說:有一個中學(xué)生每天都會吃一兩小籠湯包。當(dāng)時的我的確非常羨慕,對,我去吃二兩。
永和園,小籠湯包傳奇色彩的百年老店,二毛四分四個小籠湯包,我吃了八個外加一碗混沌,愜意??!到今天一想到都會咽口水,接著意猶未盡得往前走,又吃了二塊奇芳閣的鴨油燒餅。
滿意快樂的一天,時至今日檢討過的歲月中,發(fā)現(xiàn)從沒有快樂過那一天。
那時候的夏天,下午四點(diǎn)鐘左右各家各戶就搬出涼床,一種竹子做的床,各自已經(jīng)墨守成規(guī)的地盤,最精彩的就是晚飯后的一個多小時,整個就是一個鴨子堂,說什么的都有,嘰嘰喳喳,轟轟隆隆,充滿著人間煙火的正能量,今天也許在偏遠(yuǎn)的地區(qū)才能找得到。
最有趣的就是如果你半夜回家,踩著自行車穿街走巷,你會看到各種男女,各種姿勢,他們?nèi)绱颂鸷┑乃咦尳裉斓娜藗兞w慕。
南京的春和秋已經(jīng)是無法用言語詞藻能夠形容得了的,所以我說說南京的冬天。
只有在冬天尤其是下了雪后的南京才會讓人想起來“這是座古城”。我棉鞋棉褲像極了宇航員的裝扮,抽著地坨上學(xué),你追我趕放學(xué),每個星期三下午辦學(xué)習(xí)班,約好了每個同學(xué)每人帶一把零食,有瓜子有花生有糖果什么都有,但是有一個同學(xué)手揣在兜里遲遲不肯拿出來,最后拿出來一把大鹽巴。
今天的南京越來越現(xiàn)代化了,越來越有國際大都市的魅力,但是我的心里卻裝著那個樣子的故鄉(xiāng),每每去到一處不熟悉的地方抬頭看見地名卻恍然大悟,那曾經(jīng)是我的地盤?。?/p>
桃葉渡的家已經(jīng)變成“吳敬梓”的故居,我一步一步丈量著自己睡覺的地方,寫作業(yè)的地方,吃飯的地方,充滿童趣的地方。
想看看初戀的那個溫柔,是亮著微光的那座小樓,淮清橋上看流水的感受,秦淮夢就是這水一樣的春愁。
公交車站人山人海,有人看報紙有人啃燒賣。
吖要辣油?。?/p>
我的故鄉(xiāng)—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