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信長為什么對于明智光秀的“本能寺之變”毫無察覺?
天正十年六月初二(1582年6月21日),明智光秀發(fā)動了著名的“本能寺之變”,“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在即將統(tǒng)一日本前化為一縷塵煙?!氨灸芩轮儭币渤蔀槿毡練v史上最有名的政變。

“本能寺之變”對整個日本歷史的影響都極為深遠。不過織田信長從小經(jīng)歷過數(shù)次親人和重臣的謀反,應該很對此很有經(jīng)驗。那么織田信長為什么對于明智光秀的“本能寺之變”毫無察覺?

首先,日本古代的信息傳播比較閉塞,像織田信長這種重視情報的人也往往無法掌握手下的具體動向。比如織田信長有次遭遇三好的攻擊,結果織田信長竟然一度把豐臣秀吉的軍隊誤認為敵軍。

織田信長連豐臣秀吉這種奉命趕來會合的忠誠部下都一度認錯,更不要說意圖謀反的明智光秀了。在事前沒有預料和情報的話,很難察覺明智光秀這種在一天之內(nèi)集結軍隊突襲本能寺的行動。

其次,織田信長對明智光秀可謂恩重如山,將明智光秀從一介浪人、幕府叛將提拔為織田家的最高核心重臣之一。在當時日本最重要的近畿地區(qū),明智光秀的勢力甚至僅次于織田信長父子。

織田信長覺得自己在道義上是明智光秀的知遇之主,利益上基本滿足明智光秀的需求,明智光秀應該沒有謀反動機。實際上今人都搞不清楚明智光秀謀反的動機,更不要說織田信長本人了。

最后,織田信長在統(tǒng)一日本變得非常自大。當時近畿地區(qū)的反織田勢力已經(jīng)被徹底肅清,最多也就剩下個把浪人而已。因此織田信長才敢只帶著一百多隨從就下榻在幾乎沒有防御的本能寺。

實際上如果織田信長像剛上洛時那樣每次都帶著數(shù)千人馬在近畿穿行的話,明智光秀根本沒有機會起兵謀反。然而織田信長對自己的控制力過于自信,沒有想到明智光秀會在這時起兵謀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