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地理歷史問答題初稿(椒江溫嶺臨海游記)待補充

第一題:填空題:將和臺州接壤的地級市填寫起來。

第二題:填寫上圖空白的縣名和市名
第三題:臺州的行政:臺州市政區(qū)轄________、______、路橋3個直屬區(qū),______、______2個縣級市和______、______、______、三門?4個縣
第四題:臺州車牌代碼
A.浙F? ? B.浙J? ? ? ? ?C.浙D? ? ? ?D.浙L
(開放題)第五題:臺州的“臺”怎么讀?作何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題:唐初,可能是因為以境內(nèi)有______山而得名,于是取名臺州。
第七題:景德四年(1007年),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衛(wèi),____________”,詔改永安縣為仙居縣。
第八題:『臺州349潛艇』觀光基地,位于臺州哪個區(qū)?
第九題:(開放多選題)春秋戰(zhàn)國時代,臺州屬于哪里?
?A.閩越? B.駱越? C.甌越?? D.東越? E.揚越
第十題:西漢始,現(xiàn)在的臺州地區(qū)屬_______郡。
第十一題:三國時代東吳政權(quán),少帝太平二年(257),分會稽郡東部置__________郡。(此地名沿用至今)
第十二題:臺州“349”號潛艇可是仿真______633型潛艇而制的
A.美國? B.德國? C.蘇聯(lián)? D.英國
第十三題:潛艇按動力分為常規(guī)動力潛艇(柴油機——蓄電池動力潛艇)與核潛艇(核動力潛艇)?!号_州349潛艇』屬于?
A.油機——蓄電池動力潛艇? B.核動力潛艇

第十三題:上圖景點位于臺州市的______縣。
第十四題:長嶼硐天并不是天然的洞穴,有人認(rèn)為這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景觀,其實不然,長嶼硐天就是古代的的______工場
第十五題:“臺州”之名始于____朝(朝代名)
第十六題:最澄和尚曾經(jīng)在臨海____寺研習(xí)佛法。
第十七題:最澄和尚在比睿山大興___教義,正式創(chuàng)立日本佛教______宗。臨海______寺遂成為日本______祖庭。
第十八題:五代十國時期,臺州屬于_________政權(quán)名,開國皇帝是____________。
第十九題:秦統(tǒng)一六國之后,臺州屬于________郡。
第二十題:三國時期 東吳在臺州設(shè)立了________郡
第二十一題:陳隋之際,智者大師(538—597)在天臺山創(chuàng)立了中國佛教史上一個宗派——____________宗。
第二十二題:因拒絕為發(fā)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________(古臺州府名人)始終不屈。被施以凌遲殺害于南京聚寶門外。




第二十三題:上兩張圖是臺州臨海的一處景點 請問他是____________?

第二十四題:(多選題)第一題:上圖是臺州特產(chǎn)? (十一月份臨海下火車站有很多果農(nóng)銷售)
A.涌泉蜜桔?B.黃巖蜜桔
第二十五題:謝________,謝氏家族名人之一(1210年-1283年),古臺州府人。宋理宗的皇后,寶慶三年(1227年)九月,進封為貴妃,十二月,冊封為皇后。
第二十六題:“遷?!边\動:清順治十八年(1661),清政府為阻止_______(南明政權(quán)武將)和東南沿海一帶軍民的反清活動,大規(guī)模實施“遷海”運動,尚書蘇納海親自坐鎮(zhèn)臺州,將邊海三十里之民房屋舍盡數(shù)拆毀,沿邊造筑木城,限期兩月,不遷者殺。
第二十七題:"一江山登陸戰(zhàn)"在解放軍戰(zhàn)史中占有特殊地位,也是迄今半個多世紀(jì)以來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一場正面戰(zhàn)爭。
第二十八題:臺州的幾條重要水系?
(開放題)第二十九題:黃巖因何得名?
第三十題:瑞隆感應(yīng)塔,位于臺州市_________區(qū),始建于北宋建隆四年,公元963年。法眼宗高僧、國師德韶建,清代重修。這是一座_____面____級仿樓閣式磚塔,角柱六角形,底層面砌須彌座,各門鑲有10個佛像的千佛磚,頂層雕刻佛教故事,塔尖葫蘆形覆缽,塔內(nèi)珍藏鐵函與貝葉經(jīng)。
新河閘橋群欣賞

第三十一題:臺州市最南端的城市?

第三十二題:上圖是臺州非遺?
第三十三題:臺州歷史文化街”——紫陽古街,因道教南宗始祖紫陽真人_______而得名。
第三十四題(賞析):坎門驗潮所,位于浙江省玉環(huán)市坎門前臺村鯧魚岙海咀呷。


驗潮所始建于1929年,由中國天文與測地界的專家曹謨先生親自選址,并主持建造的,是歷史上中國人自己建造的第一座驗潮所。1930年5月,坎門驗潮所正式開始驗取潮位。1934年10月確立了著名的坎門平均海平面(即“坎門高程”基準(zhǔn)面),并建立了驗潮基準(zhǔn)點(即國家一等水準(zhǔn)點)。1936年1月,陸地測量總局正式啟用“坎門零點”,并應(yīng)用于全國各地的軍事測圖。
1939年6月,日寇侵犯坎門,驗潮所被荒廢。1948年8月,國民政府國防部曾準(zhǔn)備將“坎門零點”作為全國大地測量的法定起算面。國民黨敗逃臺灣時,帶走了坎門驗潮所1930-1947年的珍貴資料。留存的解放前出版的浙江陸軍地形圖上還標(biāo)有坎門高程的起算數(shù)據(jù)。1959年中國首次公開向世界公布了“坎門高程”的精確數(shù)據(jù)。
位于玉環(huán)縣坎門前臺村平石岙咀的坎門驗潮所,是幾代坎門人共同的記憶。在長約100米寬約12米突兀海面而出的基巖上,佇立著一間帶有飛檐的小房間。對年輕一代來說,這里是一個能夠飽覽東海風(fēng)光的休閑景點,而前臺村的老人會告訴你,這個小房間所在的區(qū)域,有一個要從1929年說起的故事?! ?/p>
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由于清朝政府的無能,導(dǎo)致英、德、俄、法、美等帝國主義列強的軍隊和兵艦首先從沿海的重要港口大舉侵入,使中國淪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中。帝國主義列強為了各自侵略目的,在沿海要塞地段首先設(shè)立驗潮站,確定高程基準(zhǔn)面,一為軍事航海服務(wù);二為所侵占的地域測繪軍事地圖提供依據(jù);三進而為大規(guī)模在我國領(lǐng)土版圖上掠奪資源及欺壓殘殺人民。
列強在中國自北向南建立了“大連高程零點”、 “大沽高程零點”等六個驗潮站。帝國主義列強為瓜分中國、掠奪資源,利用各自建立的高程測量基準(zhǔn)面,測繪了我國大半領(lǐng)土和領(lǐng)海的軍用地圖,激起全國各族人民和愛國志士的義憤。
在民國政府定都南京后的1929年10月,時任國民政府參謀本部陸地測量總局局長的黃慕松(廣東梅縣人,曾任國民政府陸軍大學(xué)校長和國民革命軍第三師師長,率部參加北伐戰(zhàn)爭),主持召開全國測量會議,制定《全國陸地測量十年計劃》,計劃中進一步提出建立統(tǒng)一國家測量基準(zhǔn)點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明確加快浙江坎門驗潮所的建設(shè)步伐。以盡早建成驗取平均海平面,設(shè)定坎門零點,統(tǒng)一全國海拔高度起算點。
選設(shè)驗潮站,必須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較為理想的海區(qū)。在進行綜合考察、全面分析、反復(fù)比較玉環(huán)周邊海域優(yōu)勢、地理環(huán)境、海岸變遷、漁村的風(fēng)俗習(xí)慣和社會狀況后,國民政府陸地測量總局認(rèn)為,玉環(huán)縣海域和坎門平石岙咀符合建站和驗取海平面的基本條件,可作為“海拔零點”的驗取點。
在我國著名的天文與測地界專家曹謨主持下,當(dāng)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由國人自行設(shè)計建造的驗潮所——坎門驗潮所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