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戰(zhàn)敗逃跑,中途幾次推孩子下車,是無情還是狠心
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打敗楚霸王項羽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個偉大的時代。然而,劉邦在歷代開國皇帝里面,名聲卻不是偉大的,普遍評價他是無賴,還被貼上無情歷史標(biāo)簽。劉邦逃亡路上拋妻棄子非常無情,人們對此一直耿耿于懷,這件事貌似是劉邦一生的污點。如果不了解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直接給劉邦下“無情”的結(jié)論,我覺得非常草率,真相可能并不是那樣。

公元前205年劉邦彭城戰(zhàn)敗,夏侯嬰駕車?yán)鴦钐ど咸优苤?。就在逃跑的路上,遇到魯元公主和兒子劉盈,于是夏侯嬰急忙拉上她倆一塊逃跑。此時馬兒跑得十分疲乏,楚國追兵追得又急,劉邦情急之下竟然把一雙兒女踢下車。夏侯嬰見狀趕緊停下車,再次把她倆拉上車,然后又被劉邦踢下車。劉邦踢下去夏侯嬰又拉上來,這個過程反復(fù)好幾次,最終還是脫險了。
在一般人看來,劉邦做得確實過分了,虎毒尚且不食子,他竟然把自己的一雙兒女往火坑里推,哪還有一點兒做父親的樣子,簡直太無情了。然而我不覺得劉邦此舉是無情,反倒認(rèn)為他這么做還是一個能保全兒女的好辦法呢。
要講清這個問題,大家勿開上帝視角,當(dāng)時最緊急的情況下,誰也不清楚拉著兩個孩子最后會不會脫險,只能帶入當(dāng)時的情況來分析問題。
先看拉著兩個孩子會怎么樣?馬車多拉兩個孩子,車速肯定會變慢的。馬兒呢也會多消耗一些體力,于是容易疲乏,馬兒一疲乏車速就會更慢了,因此對逃跑非常不利。幾個人坐一輛馬車,萬一追兵追上來,恐怕會面臨被一鍋端的風(fēng)險。

再看看把孩子踢下去會怎么樣?踢下去車速馬上恢復(fù),這樣有利于劉邦逃跑。由于楚軍的追擊目標(biāo)是劉邦的馬車,反倒不會在意那兩個小孩,沒人會抓她們,即使楚軍遇到了她倆也不認(rèn)識呀,因此反倒還安全呢,這樣一來就增加了兩個孩子活命的機會了。再說一個事實,據(jù)推算當(dāng)時的魯元大約8歲,劉盈5歲,如果單獨逃亡,生存確實是一個大問題。
其實劉邦從來沒有過拋妻棄子的念頭,一開始彭城戰(zhàn)敗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想著回一趟老家沛縣,打算接上家人一起逃的。你看看劉邦面臨這么大的失敗,?心里想得還老婆孩子熱炕頭。劉邦回到老家一看,哪還有什么家,差點兒都成廢墟了,家人們下落不明,也就只好繼續(xù)逃跑。

說到這里,你必須要知道一件事,如果劉邦無情不回沛縣,其實早就脫險了。就是因為劉邦有情回來接家人,所以才被楚軍追上來的。然后接下來繼續(xù)逃跑,這才遇到逃亡的魯元和劉盈,因此發(fā)生了踢孩子下車的事情。
與其面臨被一鍋端的風(fēng)險,不如分開逃跑規(guī)避風(fēng)險,從而換來一絲希望,劉邦此舉叫狠心,但絕不是無情,這也是沒辦法里的好辦法。狠心是開國君主必備的技能,也是一個成熟政治家的表現(xiàn)。再往上一層就是狠心加無情了,后世女皇武則天就是如此,但此時的劉邦絕不是那種無情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