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大塊白棉的翡翠料子,如何利用好做出價值?
2023-01-11 11:02 作者:經(jīng)鼎玉文化 | 我要投稿
翠友們好,這里是立志用翡翠傳承華夏文化精髓的經(jīng)鼎玉文化。
材料一面滿黃,一面三色,翠友看要用哪面做正面?

翠友說另一面棉絮多,當然是選石皮那面做正面,金黃古樸有特點!
但是其實另一面表現(xiàn)更豐富,有黃、飄彩,假如能把白也利用起來,會更有韻味!

翠友看了一下材料說,三色這面的棉又重又花,不如直接挖掉,黃也能透過來!
這棉確實比較深,大概有10~12mm,挖掉材料中心會缺乏高位(最高點在白棉上),顯得薄,反而沒有美感!


白肉雖然夾著棉絮,但有一些比較松軟,可以盡量留,通過俏色變得合理;而旁邊一些棉比較重,種水不是很好,可以去掉,顯現(xiàn)底下更多黃。
只是要怎么做好取舍,同時調(diào)出種水,并且使料型自然,也讓三色形成整體!

我們觀察材料,石皮坑洼有侵蝕的質(zhì)感,就像天然形成的太湖石;而棉絮如絨毛雪白明亮,于是我們聯(lián)想到:白孔雀...


太湖石自古被賦予獨特的韻味和文人藝術價值,唐代賞石文化逐漸成熟后,更成為眾多花鳥花家表現(xiàn)的對象..首先保留材料高位,白棉為孔雀的身體,雙雙圓滿;周圍較差的壓掉,讓更多的黃顯現(xiàn)到正面來,飄彩俏為翎毛,虛化而下;石皮則雕刻為太湖石,邊緣種質(zhì)較差的位置做了破型處理,也讓料型更加自然。
上部分立體雕淡棉調(diào)種,孔雀羽毛在黃的映襯下更顯潔白;下部分淺浮雕保留完整飄彩,也凸顯三色!

“士有德行,則白雀巢庭?!?/p>
“圣人嘗曰仁者樂山,好石乃樂山之意?!?/p>
歷代文人墨客常以白雀、太湖石自喻,代表其哲學思想下獨特的審美意趣,更借此彰顯自身高潔品格和君子德行!
我們立志用翡翠作為傳播載體,傳承中華文化。并用祖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去賦予翡翠作品新的生命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