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為何恨岳飛入骨?岳飛死后兩年,他的軍師揭開秘密
1133年,宋高宗趙構(gòu)在臨安召見了岳飛,厚加賞賜,同時還親自書寫“精忠岳飛”四個字,作為岳家軍的旗幟。可見當(dāng)時,宋高宗對岳飛是多么的信任!可是八年后,宋高宗卻下旨,將岳飛賜死,岳云、張憲等人處死!那么岳飛在此期間,到底做了什么事,讓宋高宗對其恨之入骨呢?
1143年,薛弼赴任時,路過江西建昌,遇到了老朋友張戒,他們進行了一番對話,揭開了岳飛之死背后的秘密!薛弼、張戒是何許人也呢?他倆都是北宋末年的進士,在北宋、南宋時期做過官。張戒因反對與金朝議和,被免去官職,到建昌(今江西南城縣)居住。薛弼的經(jīng)歷那就更復(fù)雜了!

薛弼參加過李綱指揮的東京保衛(wèi)戰(zhàn),后來出任湖南運判。這時候,岳飛奉命征討盤踞洞庭湖的楊幺,期間采納了薛弼的計策,才將楊幺平定。之后,薛弼就被任命為岳飛的參謀官,相當(dāng)于軍師,為岳飛出謀劃策。薛弼一方面是岳飛的參謀官,另一方面還是朝廷命官,因此對岳飛與宋高宗之間的糾葛非常清楚。
薛弼見到張戒后,談起了當(dāng)年的一段往事,他認(rèn)為自己能夠逃脫制裁,純粹是天意,因為岳父被害后,岳家軍的所有的參謀官都遭到革職,唯有薛弼例外。事情發(fā)生在紹興七年,也就是1137年,岳飛、薛弼奉命入京面圣。在九江的船上時,岳飛對薛弼說:“飛此行將陳大計”。

接著岳飛說出了自己的“大計”,“ 近諜報虜酋以丙午元子入京闕,為朝廷計,莫若正資宗之名,則虜謀沮矣?!币馑际钦f,根據(jù)情報顯示,金國人打算將宋欽宗的兒子送到開封,立其為傀儡皇帝。為了阻止金人的計策,最好的方式是確定趙伯琮(趙構(gòu)的養(yǎng)子)的名分。薛弼聽完這話,沒敢做出任何回答。
抵達行在后,岳飛首先入殿奏事,沒過多久就出來了,細心的薛弼發(fā)現(xiàn)岳飛“面如死灰”。薛弼入殿時,宋高宗將岳飛的意思說了出來,同時將自己對岳飛的批評也說了出來,“卿雖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當(dāng)預(yù)也?!毖﹀鲒s緊撇清關(guān)系,“臣雖在其幕中,然初不與聞”,“凡密奏,皆飛自書耳”。

宋高宗也看出了岳飛很不高興,最后囑咐薛弼,“卿自以意開喻之”。說完這件事后,薛弼對張戒說:“鵬為大將,而越職及此,取死宜哉!”這件事讓宋高宗耿耿于懷,首先岳飛身為手握重兵的武將,卻公然干預(yù)朝政,這是犯了政治的大忌。其次,宋高宗遲遲不立太子,是因為他還想生兒子,岳飛這樣說,讓趙構(gòu)很難堪。
根據(jù)其他史料記載,召見結(jié)束后的第二天,宋高宗立即把宰相趙鼎找來。趙鼎隨即召見薛弼,說道:“大將總兵在外,豈可干預(yù)朝廷大事!”應(yīng)該說這件事,岳飛雖然是出于公心,但卻觸怒了宋高宗,觸犯了宋朝的祖宗家法。遠有陳橋兵變,近有“苗劉之變”,在宋高宗看來,積極干預(yù)朝政的岳飛是個“定時炸彈”。
參考資料:1.《宋史》;2.《默記》;3.《忠正德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