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里,周瑜氣量狹小,史上真實的他長相俊美與人為善
談到三國時期的歷史事件和著名人物,很多人都能說得頭頭是道,但是,大部分內容都與《三國演義》這本著作有關,那真的是事實嗎?《三國演義》這本書的確在普及三國知識,但畢竟不是正統(tǒng)史書,很多故事情節(jié)的描寫都是為了迎合讀者,使得大家曲解了歷史事實。
在《三國演義》當中,周瑜是一個忍受不了失敗的人,只因為自己的計策被諸葛亮識破,便氣急敗壞吐血身亡,實在是可悲可嘆。那么,真實的周瑜又是什么性格的人呢?他真的會因為一時失利而氣急身亡嗎?

編輯
周瑜劇照
周瑜心胸寬廣,為東吳政權立下汗馬功勞
周瑜出身世家大族,家中很多長輩皆在朝為官,所以他從小便志向遠大忠君明理。周瑜幼年的時候與孫策結交,兩人之間的情分不只是普通朋友,更是生死之交。后來,孫策帶領一部分屬下脫離了袁術的陣營,周瑜立馬便前來投奔歸附,其信任程度可見一斑。
在平定江東的過程中,周瑜既是謀士也是武將,方方面面都能替孫策計劃周全,如果沒有他的全力輔佐,孫策不可能進程那么迅速。孫策早逝對于東吳政權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損失,但他臨終前曾說過"外事不決問周瑜",為孫權留下了一員大將。孫權繼位后,依舊對周瑜信任有加,君臣和諧才能成就霸業(yè)。

編輯
孫權劇照
"赤壁之戰(zhàn)"是三國歷史中最著名的一場戰(zhàn)役,孫劉聯(lián)軍大破曹軍,徹底打破了曹操謀奪天下的美夢。面對來勢洶洶的曹軍,周瑜在孫權背后分析利弊,所以才有了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攻打南郡時周瑜不幸被毒箭射中,所以便從戰(zhàn)場前線退了下來,只可惜天妒英才,他最終還是傷重未愈抱憾身亡。
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從來不是氣量狹小的人,否則不可能擁有赫赫功績。在東吳,周瑜的身份并不是普通的武將或者謀士,他早年與孫策交好,所以就連孫權都得敬他如兄長。程普是孫氏老臣,資歷老戰(zhàn)功多,經常自恃身份看不起周瑜,只不過周瑜從來不計較。隨著時間的推移,程普逐漸意識到周瑜的心胸寬廣與刻意退讓,這才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編輯
程普游戲中形象
在《三國演義》中,作者之所以將周瑜刻畫成的人,可能是為了凸顯諸葛亮的才華與胸懷。況且,羅貫中這個人向來"偏愛"蜀國,落筆時難免會帶有主觀情緒。
"曲有誤周郎顧",周瑜的才華相當優(yōu)秀
周瑜字公瑾,不管是"瑾"還是"瑜",在古言中都有美玉的意思。周瑜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當時的人們稱他為"周郎",足以體現(xiàn)他的美名。

編輯
游戲中周瑜形象
周瑜精通音律且長相俊美。關于周瑜有這樣一個典故:"周瑜在音律方面頗有造詣,哪怕是酒過三巡后,依舊能聽出彈奏中的錯誤之處。而且,每當有人彈錯的時候,周瑜便會回頭看去微微一笑。相傳,當時有很多女子為了得周郎回顧,會故意彈錯吸引他的注意。"由此可知,周瑜是當時非常有名的"明星人物"。
周瑜軍事才能優(yōu)秀。孫策去世后,周瑜一直跟隨在孫權的身邊加以輔佐,以幫助他順利站穩(wěn)腳跟。當曹操的軍隊攻來的時候,周瑜更是主張與劉備聯(lián)手,從而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周瑜的眼光長遠,無論是格局分析還是人才選用,他都能給孫權提供建議。最重要的一點,周瑜對孫權忠心耿耿,并沒有因為孫策的逝世而改變初衷。

編輯
孫策劇照
周瑜的婚姻幸福美滿。周瑜是遠近聞名的才子,而他的妻子小喬則是當時有名的美女,這二人的結合再完美不過。無論在事業(yè)還是愛情方面,周瑜的人生經歷都非常順遂,所以他絕對不可能變成心胸狹窄的人。面對人才的時候,周瑜待人謙虛不吝請教;面對敵人的時候,周瑜勇敢無畏豪邁自信。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他都是一個堪稱完美的人。

編輯
小喬劇照
總結:
周瑜的自信來源于自身實力,無論面對何種境遇皆穩(wěn)如泰山,這樣的人怎么會被諸葛亮氣死呢?換句話說,《三國演義》只是一本較為出名的小說而已,很多內容都帶有豐富的個人主觀色彩,不能憑區(qū)區(qū)幾行文字便斷定某個人的所有。
周瑜是實實在在的英雄人物。東吳起事后,他四處征戰(zhàn)立下汗馬功勞;孫策去世后,東吳政權風雨飄搖,他力排眾議尊孫權為主上,穩(wěn)定軍心與民心,這樣的人值得被后世銘記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