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菌菇玫克微朵:癌癥患者白細胞低?6招最全升白方法學起來!
白細胞下降是大部分癌癥患者都會面臨的問題。常常有人會問:白細胞降低怎么辦?想要升白攻略!
安排!這份超全的升白攻略,包含西醫(yī)、中西以及食譜,應有盡有!腫瘤患者趕快收藏轉(zhuǎn)發(fā)!
??01??
升白針
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升白針,它通過“催熟”白細胞來使機體的白細胞增多,但不斷的進行“催熟”會使白細胞過度“疲勞”,所以升白針長期使用,升白的效果會下降,甚至升不上來。
常用的升白針有非格司亭、新瑞白和津優(yōu)力。
目前常用的升白針分為:
長效升白針:即聚乙二醇化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一個化療周期打一次。
短效升白針:即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需要每天一針,直至中性粒細胞數(shù)值恢復到正常范圍。
化療后不是每位肺癌患者都要打升白針。一般適用于:
化療后出現(xiàn)白細胞低,且合并有膿毒癥、肺炎、真菌感染、嚴重的粒細胞缺乏、預計發(fā)熱持續(xù)的時間比較長(7天以上)、低血壓、臟器功能不全等的患者。
部分前面化療后出現(xiàn)嚴重副作用的患者,有時候醫(yī)生會建議化療前打個預防性升白針。
5大副作用
骨痛:常發(fā)生在腰骶部等部位。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xiàn)關(guān)節(jié)肌肉酸痛,一般輕至中度癥狀在停藥后可自行好轉(zhuǎn)。
反饋參考:
①骨頭疼,周身酸軟,下蹲干到頸椎到腰骶椎有牽拉感疼痛,一般4-5天就好了。
②反應厲害,要吃止痛藥,第一次還發(fā)燒,一般4-5天就好了。
過敏反應:一般包括皮膚、呼吸系統(tǒng)或心血管系統(tǒng)的過敏反應等,無需常規(guī)抗過敏治療。
脾臟破裂:如果出現(xiàn)腹痛(尤其是左上腹)、惡心、嘔吐、逐漸惡化的貧血等異常癥狀,要及時告知醫(yī)生。

02??
西醫(yī)升白口服藥物
1.利可君
為半胱氨酸衍生物,被腸道吸收后能增強骨髓造血功能。
適應癥:用于預防、治療白細胞減少及血小板減少癥。
用法用量:一次20mg,一日3次,或遵醫(yī)囑。
2.維生素B4
為核酸前體,應考慮是否有促進腫瘤進展的可能性,權(quán)衡利弊后使用。
適應癥:用于預防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尤其是放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
用法用量:每次10-20mg,每日3次。
慎用人群:孕婦,哺乳期婦女。
3.鯊肝醇
為動物體內(nèi)固有物質(zhì),在骨髓造血組織中含量較多,可能是體內(nèi)造血因子之一,有促進白細胞增生及抗放射線的作用。
適應癥:用于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癥。
用法用量:一日50-150mg,分3次服用,4-6周為一療程。
不良反應:治療劑量偶見口干、腸鳴亢進,劑量過大可引起腹瀉。
注意事項:用藥期間應經(jīng)常檢查外周血常規(guī)。
??03??
中醫(yī)升白口服藥物
1.地榆升白片
活性成分為地榆皂甙,它能促進小鼠造血干/祖細胞的增殖和分化, 從而升高外周血白細胞。
適應癥:白細胞減少癥。
用法用量:一次2-4片,一日3次。
2.生血寶合劑
適應癥:用于放化療所致的白細胞減少。
用法用量:一次15mL,一日3次,用時搖勻。
3.生白合劑
適應癥:放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屬脾腎陽虛、氣血不足證候者。
用法用量:一次40mL,一日3次,或遵醫(yī)囑。
不良反應:輕度胃腕不適。
禁忌人群:陰虛火旺及有出血傾向者,孕婦。

??04??
中醫(yī)升白之四大藥方
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屬于中醫(yī)學“虛勞”的范疇,其病機為脾腎虧損,氣血不足。中醫(yī)認為,腎藏精,主骨髓,能夠化血生髓,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1]。因此,中醫(yī)治療上主張采用健脾補腎以及補血養(yǎng)陰來促進骨髓造血。
清熱解毒方
黨參、黃芪、黃精各15g,當歸、白術(shù)各9g,白芍、熟地、麥冬、生地各12g,雞血藤,沙參,白花蛇草各30g,西洋參3g。水煎服,每日1劑。
研究表明此方治療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的有效率為 84.14%,適于放療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2]。
補氣補血方
鮮刺五加15~30g,每日1劑,煎2次分服。
此方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均取得較好效果,適用于腫瘤患者經(jīng)放療、化療后氣血兩虛,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者[3]。
補腎生血方
雞血藤、虎杖各30g,黨參、黃芪、葛根各5g,當歸9g,每日1劑,煎2次分服。
此方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的總有效率為 71.9%,具有提升白細胞和血小板的作用[4]。
生血養(yǎng)榮方
生黃芪、黨參、白術(shù)、柏子仁、狗脊、當歸各15g,山藥30g,茯苓、遠志、枸杞子各12g,酸棗仁、菟絲子各25g,丹參18g。水煎服,每日1劑。
采用此方治療癌癥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的總有效率為 88%,可增加白細胞,提升機體免疫功能[5]。
??05??
中醫(yī)升白之其他方法
1.針灸療法
針灸是在中醫(yī)經(jīng)絡(luò)學理論指導下,通過刺法和灸法對穴位進行刺激,從而調(diào)節(jié)機體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研究表明,針灸可以提高升白針的療效,并延緩升白針停用后白細胞降低,可以作為白細胞減少癥的又一治療方法[6]。
常用穴位:大椎、腎俞、足三里、血海、脾俞,針刺或以艾條熏灸至皮膚潮紅為度。每天一次,十天為一個療程。
提醒:沒有針灸經(jīng)驗的人不可擅自嘗試,最好尋找經(jīng)驗豐富的正規(guī)中醫(yī)進行診療。
2.穴位敷貼
穴位敷貼是指在一定的穴位敷貼藥物,通過藥物與穴位的共同作用以達到治療疾病的方法。研究人員將有無使用穴位敷貼治療白細胞減少癥進行分組對比,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兩者具有顯著的差異,穴位敷貼對白細胞減少癥的有效率達90%[7]。
常用穴位:大椎、腎俞、足三里、血海、 脾俞、神闕;中藥選用具有溫脾胃、補腎陽、益氣養(yǎng)血、芳香走竄之性的合歡皮、黃芪、當歸、知母、丹參、甘松、五味子、桂枝、人參、附子、冰片等,使中藥藥效與經(jīng)穴療效相得益彰。

??06??
升白食療
1.五紅湯
五紅湯是由來已久的補氣養(yǎng)血抗癌菜,可減輕化療導致的骨髓抑制。
做法:
①將枸杞20粒、紅棗5粒、紅豆20粒、紅皮花生米20粒、紅糖適量放入陶罐,放適當?shù)乃蠹由w,然后把陶罐放到有水的鍋里蒸煮20分鐘。
②溫時飲用,早晚各一杯。
2.黃芪牛骨湯
黃芪有補中益氣治虛的作用,牛髓能補腎益髓,兩者結(jié)合則更佳。
做法:
①將500g牛骨冷水入鍋,水開后撈出;
②將牛骨、適量黃芪、黨參、當歸、姜片以及沒過牛骨的冷水一起放入砂鍋后,大火煮開;
③水開后轉(zhuǎn)小火,放適量鹽和一勺料酒,慢燉兩個小時后放蔥,出鍋時撒入香菜即可。
3.泥鰍湯
泥鰍味道鮮美,營養(yǎng)價值豐富,含蛋白質(zhì)較高而脂肪較低,是化療圈里網(wǎng)傳可以很好的升白的食物。
做法:
①鍋里放油,熱后放幾片姜,然后將洗凈的泥鰍倒入鍋中干炸;
②幾分鐘后放入料酒或白醋翻動,再倒入準備好的熱水,蓋上鍋蓋煮沸十分鐘;
③再倒入切好的老黃瓜繼續(xù)煮,直至湯呈現(xiàn)米湯色,魚肉醇爛,再加鹽就可以了。
提示:每位患者身體狀況和病情不同,因此以上所有提到的藥物及用法用量等僅供參考,用藥時請遵循藥物說明書以及醫(yī)囑。
參考來源
[1]張蓉蓉.史亦謙教授治療白細胞減少癥用藥規(guī)律探析[J].河南中醫(yī),2012,32( 3):286-287.
[2]何燕清,陸桂喜.中藥解毒方治療化療引起白細胞減少癥 38 例[J].中國藥業(yè),2004,13(6):71.
[3]黑龍江省祖國醫(yī)藥研究所.刺五加國內(nèi)外研究的概況[J]. 中成藥研究,1980,(6):10-14.
[4]周淑意,王晉源,段雪清,等.五加沖劑治療白細胞減少癥43 例臨床藥效觀察[J].西安醫(yī)科大學學報,1989,10(2):177.
[5]高玉明.生血養(yǎng)榮丸治療癌癥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 50例[J].陜西中醫(yī), 2000,21(11):484.
[6]Han YF,Gong Z,Huang LQ,et al.Clinical study on acupuncture for leukopenia induced by chemotherapy[J].Zhongguo Zhen Jiu,2010,30(10):802-805.
[7]陳強松,陳奕,張雪,蘇淵金,王彬,毛德蓮,鄒營,龐傳平,吳國友. 中藥穴位敷貼防治惡性腫瘤化療不良反應的研究進展[J]. 中醫(yī)臨床研究,2016,8(21):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