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舉探店】香港飲茶圖鑒補全,不止三點幾嚟

雖然飲茶是一個刻在DNA里的習慣,但是真正的盤點應該還是起源于新興食家所收錄的那份十年前舊報紙,在其基礎上更進一步有了屬于我的榜單。

老廣人、香港人,飲茶的習慣都是常駐的。無論是早上十點難以抉擇吃哪頓飯時,亦或是下午三點突如其來的疲憊感,再有近日網(wǎng)上盛傳的飲茶哥一聲吶喊的渲染……喂!朋友!三點幾嚟,飲茶先吶!
飲茶又何止三點幾呢?點心店,老茶樓,還有傳聞中一直賠本做點心吸引客人的酒店,不同時段確確實實有著不同的最優(yōu)解。
在十年前流傳著這樣一個盤點,是來自于各個領域的飲茶之選。事實上真的要去找地方飲茶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終歸還是得全面。我心中有著上上之選,但卻不是總窩在一個地方,于是就有了這次的盤點。
上上之選,摯愛龍景軒
龍景軒的榮光太多了,多到我專門出了視頻,并與大班樓進行對比。龍景軒的點心雖然只能反映出其卓越的冰山一角,但其“最佳單品”確實是一抓一大把。平心而論,整個香港大多數(shù)酒店茶點都大同小異,米其林指南上的熟面孔點心單的重復率私以為高達80%。雖有時各有千秋,可龍景軒確實是最佳單品率最高的一家,其龍頭老大的地位也是名副其實。
500左右的人均標準,對于米其林三星來說已經(jīng)很便宜了,畢竟這里是吃個烤雞串也能吃六七百的香港。
最佳單品在我的眼中是無可超越的菠蘿松子叉燒包,將鮮紅的叉燒粒與松子穿插著包入菠蘿包里,松子的香氣、菠蘿的芬芳以及叉燒的顆粒感,其他店雖然也有長得差不多的包子,可沒有這細微差距的松子,也就缺失了“升華”。

候選的最佳單品有鮑魚雞粒酥和菜苗龍蝦餃,亦或是最近剛吃到的蝦籽星斑餃之類。調味的穩(wěn)健無人能及,鮑魚雞粒酥雖然其貌不揚,看著不如天龍軒霸氣,但味道上更值得細品,各有千秋了。
人均500在酒樓類別中是相差不遠的,摘得米其林星的富臨飯店、唐閣、天龍軒、嘉麟樓大家都是這個標準,每道菜的差價也不會超過30塊錢,那為何不去口碑最高的龍景軒?欸,還真有理由,那就是位子難定,要提前一個月左右。直接闖入也不是不行,就是要賭了,如若最終等不到,中環(huán)還有利苑和陸羽茶室作為備選。另外就是點心所占比重有限,沒有“粗鄙”的鳳爪之流,缺了趣味性。似乎還是正餐更為有意義。

玩蝦最專業(yè)的富豪食堂福臨門
大劉的舊愛福臨門,前主廚梁燊龍?zhí)鄣搅思西霕牵笥秩チ讼愀窭锢?,加上與家全七福的豪門恩怨……有些輝煌不再的感覺。甚至前段時間因為疫情原因差點難以經(jīng)營,不過這也是我為數(shù)不多愿意時常光顧的一家,只因專精于“蝦”的特點。
福臨門其實與鏞記給我的感覺是比較像的,雖然個人沒有情懷濾鏡,但是就憑借一兩道特別出眾的菜品,大大提升了我對其余物什的容忍。在這里有著全香港最好吃的油條蝦腸粉,最薄的皮,中間是酥脆的油條,而蝦肉Q彈的似乎可以在齒間蹦跳。與之一脈相承的蝦餃一樣如此,說實話,蝦餃在以前不了解時只注重過下限,覺得好像都味道不錯的樣子,就像蓮香樓我感覺已經(jīng)可以說除了情懷一無是處了,蝦餃的味道倒還過關。但吃完福臨門的蝦餃之后,就覺得再無誰人可比了。筍丁與如同活著的蝦肉在唇齒之間共振,這是絕對的最佳單品了。另外福臨門的炒飯也是一絕,只是不是點心而已,那只用“最強”二字一筆帶過了,此外,如果人多的話一定要試一下乳豬,毫無腥臊!

顏值為王天龍軒
起初,我是被天龍軒的鮑魚酥吸引的,碩大的鮑魚穌令人震撼。不過平心而論,真正讓我感到賞心悅目的,是哪怕從廁所往外看都賞心悅目的海景。
在我看來天龍軒就是為“美”而買單,菜品水準可以,但價格甚至壓龍景軒一頭,為海景特意指出其優(yōu)秀之處,也是難以自制了。比較有趣的菜品有三文魚籽蟹腿鳳餃與羽衣甘藍官燕粿,就是簡簡單單的好看又好吃,雖說確實沒什么震撼的點。色香味意形,雖然天龍軒不是萬事盡善盡美,卻都美。

阿一鮑魚身負著沉重的傳說

“我不后悔來瞻仰傳說,但我確實不太滿意?!?/span>
這是我對這家傳奇飯店的評價。比較不太舒服的便是將茶位費收得太過精明,30的腰果,30的茶水,以及30的醬料。當然了,豆豉醬確實很出色,但這種做法給人的不適也是直觀的。
長話短說,魚子醬帶子燒賣還不錯,但菠蘿叉燒包里真的有菠蘿反而就有點格格不入了,可能這是因為糖水菠蘿太甜了吧。
其中一道創(chuàng)新菜品鹵水燉牛尾倒是讓人驚喜,法式燉牛尾在中餐的技法中重生,還是很有魅力的。(但是新同樂的牛尾也不在富臨之下)
富臨的飲茶探店我沒有錄制視頻,但是有晚餐的。如果還沒看過的話可以跳轉鏈接。

嘉麟樓我還是吃少了,一直想著二刷卻始終沒有動身。如今的我從九龍搬到了港島,去嘉麟樓的機會就更少一些了。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嘉麟樓的月餅才是一絕吧哈哈。蘿卜酥不錯。
中餐少林,香港的利苑,以及新加坡的“南少林”御寶軒
利苑是什么水平?中餐少林!
將高標準化帶到各地,無論上海、深圳、北京,都可以吃到地地道道的高水準粵菜,務實為先。
不過不同店的細微差距是有的,最佳個人感覺還是觀塘。
十五年的老店卻不會有破敗感,典雅倒是滿分。點心上利苑我最中意的是叉燒包,顆粒飽滿卻完美融為一體,舒服。其次便是花椒清香滿分的鳳爪,一樣難逢對手??傮w味道比利苑好的店價格都高了兩檔,且沒有好吃的鳳爪,所以利苑還是有一戰(zhàn)之力的。再加上店鋪多,吃起來不困難也算優(yōu)點。
那么御寶軒呢?御寶軒有著不遜色利苑的叉燒包,還有乳豬糯米飯這一特色,與利苑各方面重疊,平分秋色!

情懷老茶樓,只有好吃不可替代才是真情懷
陸羽茶室的情懷是滿分的,老一輩香港人熱衷的地方。而且陸羽茶室有著時間差的優(yōu)勢。在早上7點到中午11點大部分餐廳不營業(yè)的時刻,在下午三點后前文的這些巨頭們備戰(zhàn)晚餐收工的時候,陸羽茶室是唯一的選擇。
下午能喝到的白肺湯,早上能吃到的豬潤燒賣,這種“老紳士”氣質的茶樓,最出彩的竟然是內(nèi)臟,也是一種反差美了。
情懷是陸羽茶室的面子,內(nèi)臟食品是硬實力的里子,如果不好吃,誰愿意為情懷買單?不過比較尷尬的就是陸羽茶室價格不低,如果跟利苑二者選一,我也只有在3點后或是11點半前選擇陸羽茶室吧……

平價之王新興食家
平價茶點首選是新興食家,環(huán)境糟糕人多嘈雜,但是耐不住那絕美的金錢肚,以及所有都是手工現(xiàn)包的點心。在如今廣州被速凍、中央廚房統(tǒng)治的時代,也只有順德能有這樣風格的早茶了吧。
香港最值得珍視的美食就在于“兩極”,高端和平價到了極限之后,都有人愿意買單。新興食家的咖喱金錢肚是毋庸置疑的尖貨了。
人均70,無敵。

這一期有可愛的小姐姐!
地氣接牢,大榮華
大榮華的水準,相當于是可以坐下好好吃飯的新興食家。
別的不說,腸粉皮薄,蝦餃除了豐富性略遜福臨門,那精髓的生命力拿捏到位,可以說是無限接近福臨門的水準,價格只占三分之一,夠吸引人了嗎?
另外,一個椰香饅頭,真是將本應該平平無奇的饅頭做得不普通,也算是讓人眼前一亮了。
大榮華屬于是各項水準都不錯,價格也不錯,雖然沒有感受到真的“登峰造極”的菜品,卻也難能可貴了。有時候安全也是一種亮點吧。

以下是公眾號中沒有記錄的補全篇:
去不了龍景軒的最優(yōu)替代品,卻不止能替代龍景軒
因為一次偶然沒有訂到龍景軒的位子,我便來到了營致會館。而營致會館擁有著和龍景軒差距不大的菜品水準,口味清淡適度,又有一道絕美蝦球。無論是點心還是正餐,都能給我一種龍景軒的感覺,加上訂座容易,絕對是當之無愧滄海遺珠!

創(chuàng)新與傳統(tǒng)他全都要——新同樂
新同樂在2011年拿過一次,僅有一次的米其林三星,其后則是雷打不動的兩星。就如同他們那泛黃的象牙筷子一樣,似乎沒有誰還記得新同樂曾經(jīng)如此輝煌,主流娛樂也認為它水準不過如此而已。然而我?guī)状卧煸L,卻覺得它做到了兩個極致,一個是創(chuàng)新與傳統(tǒng)的極致,一個是豐儉由人的極致。非常推薦百花乳豬件,重構的是脆皮百花雞。

最后提一嘴家全七福
我沒有吃完全家全七福的水準,但是我斷言家全七福的點心不如福臨門。一人食的家全七福見不得全貌,但我還是很推崇那道古法雞子戈炸,作為零嘴屬實不錯。沒能吃乳豬、翅鮑,家全七福當然沒有吃完整。但從點心與炒飯來看家全七福確實遠不如福臨門。而且我比較疑惑的一點是注重鉆研技法反對店鋪擴張的七爺最終怎么在世界各地開了這么多家全七福呢?還有一些引戰(zhàn)的話就不說了,畢竟不能直接對還沒吃過的菜品直接開炮……我接受合理質疑,不過我探店記錄的是當下這家店給我的體驗,也許之后會改觀,所以也很少把話說太死,唐閣除外!

結語

作為第二版飲茶指南,這次補錄了營致會館、新同樂、家全七福,以及之前沒有錄視頻的陸羽茶室和新興食家。希望能給在香港與想來香港的人一個找到適合自己的飲茶餐廳的機會。
初版收錄于個人公眾號濯志齋中,喜歡的朋友還請點個關注,并且多多支持我做得其他視頻,讓我們一起為了餐飲百花齊放更好的明天做一片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