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純科技:長年“失血”客戶訂單進度滯后 濕法設備產能未達標

Photo by Markus Winkler on Unsplash
近日,上海至純潔凈系統(tǒng)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至純科技”)的董事會秘書柴心明以電話會議的方式接待56家機構的調研。其中博時基金、富國基金、鵬華基金等16家基金管理公司;廣發(fā)證券、中信證券、國元證券等10家證券公司;華泰資產、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3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陸續(xù)“入場”。而近六個月來,至純科技的最高點出現(xiàn)在7月10日,股價為63.5元/股,截至12月17日,至純科技的收盤價為39.18元/股。
2020年三季度,至純科技實現(xiàn)的營業(yè)收入為7.6億元,同比增長24.15%;實現(xiàn)的凈利潤為0.83億元,同比10.76%。其業(yè)績增長背后,至純科技或存諸多問題待解。不僅長年處于“失血”狀態(tài)、毛利率下滑,至純科技下游客戶受疫情影響,其訂單全年進度有所滯后。以此同時,至純科技沒有實現(xiàn)年產48臺濕法設備的目標,目前離預定規(guī)劃還有一段距離。
?
一、56家機構調研現(xiàn)16家基金公司,毛利率下滑長年處于“失血”狀態(tài)
近日,至純科技的董事會秘書柴心明以電話會議的方式接待56家機構的調研。其中,博時基金、富國基金、鵬華基金等16家基金管理公司對其進行調研;廣發(fā)證券、中信證券、國元證券等10家證券公司對其進行調研;華泰資產、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3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對其進行調研。
機構調研當日,即12月14日,至純科技的收盤價為39.31元/股,12月15日收盤價為37.86元/股,12月16日收盤價為38.45元/股。截至12月17日,至純科技的收盤價為39.18元/股。
而近六個月來,至純科技的最高點出現(xiàn)在7月10日,股價為63.5元/股,隨后股價呈震蕩走低的趨勢。
回顧其歷史,至純科技成立于2000年11月13日,隨后于2017年1月13日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其主營業(yè)務主要包括高純工藝系統(tǒng)的設計、制造和安裝調試;半導體濕法清洗設備研發(fā)、生產和銷售。
觀其營業(yè)收入構成情況。據東方財富Choice數(shù)據,2016-2018年,至純科技的營業(yè)收入均來自高純工藝系統(tǒng),高純工藝系統(tǒng)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63億元、3.69億元、6.74億元。
到了2019年,至純科技的營業(yè)收入主要來源于高純工藝集成系統(tǒng)、光傳感及光器件、半導體設備,銷售收入分別為6.37億元、2.65億元、0.82億元,占當期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4.57%、26.82%、8.28%。
從銷售區(qū)域來看,至純科技的營業(yè)收入主要來源于華東地區(qū)。
2017-2019年,至純科技來源于華東地區(qū)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68億元、6.15億元、5.93億元,占營業(yè)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2.63%、91.18%、60.15%。
觀其業(yè)績,2015-2019年,至純科技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2.08億元、2.63億元、3.69億元、6.74億元、9.86億元,2016-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26.89%、40.18%、82.64%、46.34%。
同期,至純科技實現(xiàn)的凈利潤分別為0.18億元、0.45億元、0.49億元、0.32億元、1.1億元,2016-2019年分別同比增長156%、8.79%、-34.19%、239.88%。
到了2020年三季度,至純科技實現(xiàn)的營業(yè)收入為7.6億元,同比增長24.15%;實現(xiàn)的凈利潤為0.83億元,同比10.76%。
值得注意的是,至純科技連續(xù)四年處于“失血”狀態(tài)。
2015-2019年,至純科技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09.8萬元,-1,841.85萬元、-6,820.48萬元、-5,282.97萬元、-11,094.34萬元。
與此同時,至純科技毛利率呈下滑趨勢。
同期,至純科技的銷售毛利率分別為39.73%、37.73%、39.02%、28.19%、34.35%。
2015-2019年,至純科技扣非后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6.57%、12.74%、10.83%、6.82%、8.29%。
?
二、濕法設備產能未達標,下游客戶訂單全年進度滯后
從至純科技機構調研的內容可知,目前,國內還沒有14nm及以下的應用場景,而國內主流客戶基本都是12寸28nm。能做到14nm僅中芯國際,該條線設備以外購為主,至純科技并未對14nm制程設備做研發(fā),第二條線才會考慮國產設備以降低成本。
此外,關于其訂單情況,往年11、12月為項目收尾、客戶付尾款的階段,而至純科技下游客戶受疫情影響,現(xiàn)在還在開標,全年進度有所滯后。與此同時,至純科技濕法設備的產能未達到產48臺的目標,目前離預定規(guī)劃還有一段距離。
1、請介紹一下公司的濕法設備業(yè)務濕法設備應用于芯片制造的多個工序,包括刷洗、濕法刻蝕、濕法清洗、去膠等,分類包括8寸12寸、槽式單片、普通工藝和特殊工藝等,可以做到上百種工藝設備。
公司于今年上半年交付華虹集團ICRD的單片式設備屬于減薄的特殊工藝,目前完成認證的還有高溫硫酸工藝,填補了國內空白;公司還有其他型號的設備與工藝技術正在認證,具體情況將以認證結果為準。目前從跑片的數(shù)據來看,公司設備不輸于國外同類產品。制程方面,公司28-65nm的設備都可以做,也有14nm的技術儲備,公司采用精準研發(fā)模式,與下游客戶深入溝通確認后,才會投入研發(fā)。但目前國內還沒有14nm及以下的應用場景,因此未做研發(fā)。國內主流客戶基本都是12寸28nm。能做到14nm只有中芯國際,該條線設備以外購為主,第二條線才會考慮國產設備以降低成本。
2、公司濕法設備業(yè)務近期的發(fā)展情況如何目前槽式和單片式情況都很好。公司的槽式裝備供不應求,單片式設備(個位數(shù))處在認證過程中。展望明年,單片式認證符合預期,一旦認證通過可以期待放量。
下半年的訂單呈現(xiàn)出井噴狀態(tài),公司的濕法設備、高純工藝系統(tǒng)以及波匯波匯科技的訂單情況都不錯。往年11、12月都屬于項目收尾、客戶付尾款的階段,但是今年客戶現(xiàn)在還在開標,主要原因是下游客戶受疫情影響,全年進度有所滯后,為了完成全年目標,上半年拖延的資本開支會在四季度補上。
3、公司晶圓再生項目進展如何合肥項目內部裝修已進入尾聲,經客戶或第三方現(xiàn)場驗證后就可以流片,流片時間預計會在明年第一季度。項目首期產能計劃為7萬片月產,年產84萬片。合肥項目的產能已基本已被下游客戶預定。業(yè)務定價將分不同制程、不同客戶而有所差異。
相對于境外競爭對手,公司具有成本優(yōu)勢。具體價格還要看前期運營情況、客戶接受度等因素而定,要體現(xiàn)國產的性價比優(yōu)勢晶圓再生屬于現(xiàn)金流業(yè)務,每個晶圓廠都會保留5%-10%再生晶圓能力,另外90%-95%外包。目前國內沒有晶圓再生相應業(yè)務,都是送到日本臺灣進行晶圓再生,來回物流成本接近30%。
公司開展晶圓再生業(yè)務,除了CMP設備和良測設備則需要引進,公司原有高純工藝系統(tǒng)和濕法清洗設備可以直接應用于晶圓再生生產線。項目建成后,將是國內第一條14nm的12寸晶圓再生產線。預計可為當?shù)乜蛻艄?jié)省30%的物流成本。
4、公司目前濕法設備的產能情況若無疫情影響,今年會滿足達產48臺的目標。但是疫情受到影響,目前離預定規(guī)劃還有一段距離。槽式產能仍在趕進;單片有幾臺在客戶處做認證,一旦認證成功就會轉為訂單,因此單片訂單放量需要等到認證通過后。
5、下游需求旺盛的來源下游訂單增加主要受到疫情耽擱導致的招標延后,下游產能飽滿引致的新增需求二者疊加影響。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槽式(主要供應8寸)需求突起。今年雖有疫情,但是下游需求仍然很旺盛,并未因此減少訂單,下半年訂單反而報復性反彈。
6、外部封鎖是否會促使下游客戶轉向國產設備?
下游客戶沒有因為封鎖而延緩國產化進程。從公司獲得的政府補貼和參與的政府項目可以得到參考。
7、公司明年需求的展望從長期來看,公司濕法設備的目標是實現(xiàn)5年200臺裝機量,今年第三年,目前目標沒有改變,我們對此相當有信心。在這200臺的裝機量中,槽式和單片式的比例需要看客戶的具體需求。國內每年裝機需求15-25億美金,向上空間較大,主要看公司能力和產能能否匹配。從明后年的數(shù)量上看,還是槽式裝備占多數(shù),但是價值量上來看,單片式可能會后來居上?,F(xiàn)在濕法設備團隊有將近200人,較去年翻了一倍。后面會在晶圓再生業(yè)務持續(xù)招人,合肥再生晶圓項目一期需要200人左右,實行倒班制。
8、高純工藝系統(tǒng)的營收中,半導體領域所占的比例有多少目前不完全統(tǒng)計,半導體占比超過60%,高于去年水平。高純工藝方面,公司會首先維護三星、海力士、臺積電、中芯、華虹、長城、長鑫、士蘭微等國內外半導體頭部客戶。在有余力的情況下,公司會服務一些回款比較好的光伏和平板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