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焦渴癥
資料來源:百度健康
徐一峰,醫(yī)典專家團,主任醫(yī)師,精神科
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三甲
全國醫(yī)院綜合排名第90名,精神醫(yī)學全國排名第2名
各類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癥|神經衰弱|抑郁癥|睡眠障礙的診治
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精神科醫(yī)師分會會長,上海市醫(yī)學會常務理事,精神醫(yī)學??品謺u主任委員
概述:
患者渴望充滿愛意的撫摸和擁抱
與患者早年的成長、和父母的關系密切相關
患者容易產生不安全感,變得自卑、怯懦
一旦確診,應進行系統(tǒng)的心理治療
皮膚饑渴癥是一種由于長期缺乏撫愛而引起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強烈渴望與他人有皮膚接觸,還可能會有心靈孤獨、不愿與他人分享、缺乏安全感、自卑、怯懦等表現(xiàn)。這是上個世紀中葉才被引入心理學領域的概念,在不伴隨其他異常表現(xiàn)、不影響社會生活的情況下,本問題通常無需進行特殊的治療。
為什么會得皮膚饑渴癥?
在胎兒發(fā)育過程中,皮膚的發(fā)育早于眼睛、耳朵、味覺和嗅覺,孩子在出生前就已經具備十幾種感覺,而觸覺類的發(fā)育最為多樣化,包括觸覺、痛覺、冷覺等。
在胎兒還呆在子宮內的時間里,全身皮膚都一直處于子宮和羊水的包裹中,而出生后這些皮膚感受到的“安全感”和“壓力”都全部消失了,因此每個人出生后都會有一種失去感和無法適應的感覺,而這就是皮膚饑渴癥的核心來源。這時每個人無論身體和心理上,都需要大量的擁抱和撫摸,但大部分人很難察覺到自己內心對這個不起眼的動作的期待。
醫(yī)學研究指出,寶寶出生后100天如果能與父母保持大量的皮膚接觸,則會讓寶寶的安全感更加穩(wěn)固。部分人因為個人成長經歷,這種期待未得到滿足,包括幼年及童年時期心理創(chuàng)傷、曾遭受背叛、家庭生活不和諧等,因此可能在成年后依舊存在皮膚饑渴的癥狀。
皮膚饑渴癥大多發(fā)生在什么年齡?
一般來講,嬰幼兒對親密接觸有渴求的心理是正常的現(xiàn)象,很多嬰兒離不開人,總喜歡家長抱,這都是發(fā)育過程中正常的心理變化。但是有些人在成年之后還會對身體親密接觸有一種異常強烈的渴求,這就屬于心理問題,如果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應及時到醫(yī)院精神心理科進行疏導和治療。因此我們其實可以認為,一般發(fā)生在青少年或成年的年齡段。
皮膚饑渴癥真的存在嗎?
皮膚饑渴癥的概念類似于高興病、心快癥等,強調著某種群體性反應的特征,是由社會文化構建出來的問題。
目前醫(yī)學臨床中尚無專業(yè)的文獻對該問題進行定義和研究。
通常認為皮膚饑渴癥是一種心理問題,是因嬰幼兒時期缺乏與父母的親密接觸,而導致成年后對大量撫摸和擁抱的渴求。
皮膚饑渴癥與患者早年的成長,和父母的關系密切相關。
一般而言,童年時遺留的心理創(chuàng)傷
、成長中遭遇背叛、家庭生活中父母的暴力行為、自身長期感覺寂寞孤獨、生理需求受到壓抑等,都會誘發(fā)皮膚饑渴癥的形成。
皮膚饑渴癥的病因有哪些?
幼年及童年時期心理創(chuàng)傷、曾遭受背叛、家庭生活不和諧、長期被孤獨寂寞的情緒困擾、長期壓抑生理需求等,都可能誘發(fā)皮膚饑渴癥。
皮膚饑渴癥是一種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在獨處和情緒波動的時候,出現(xiàn)極其渴望能夠和別人肌膚相親等想法。
皮膚饑渴癥早期有哪些癥狀?
渴望與他人進行身體接觸以滿足情感需要。
皮膚饑渴癥有哪些典型癥狀?
皮膚饑渴癥的患者在獨處和情緒波動的時候,容易感到空虛、不安和躁動,產生渴望被擁抱、撫摸、身體接觸的欲望。
此時可能出現(xiàn)無法控制的哭泣、狂躁等情緒。但在與他人進行身體接觸后,則會感受到一種滿足,如久旱遇甘霖。因而在情緒交替之間,逐漸變得對肌膚相親產生一種饑渴式的“成癮”,
皮膚饑渴癥可能有哪些伴隨癥狀?
可能伴隨失望、焦慮、壓力大、睡眠質量差等癥狀。
在患皮膚饑渴癥的人群中,有些可能喜歡和他人發(fā)生肢體沖突,青少年時期比較愛打架;有的進入婚姻和戀愛關系和可能表現(xiàn)得冷漠、孤僻,缺乏和伴侶的互動。
日常生活中如果對身體接觸的渴望或是其伴隨衍生的心理問題影響到患者個人及他人日常生活,則應及時到精神心理科治療。
皮膚饑渴癥去哪個科室就診?
精神心理科
醫(yī)生如何診斷皮膚饑渴癥?
無確切診斷依據,主要根據癥狀和病史判斷,表現(xiàn)為脫離嬰幼兒期后,依舊對與他人身體接觸有一種強烈的渴望。
該病尚無確切的治療方法,在不伴隨其他異常表現(xiàn)、不影響社會生活的情況下,通常無需進行特殊的治療,通過適當?shù)慕佑|滿足自身需求即可?;颊叩募议L、朋友、愛人等應注意給予患者足夠的關心和支持。
皮膚饑渴癥急性期如何治療?
癥狀發(fā)作時,可給予患者一定身體上的親密接觸,如擁抱、愛撫等。
皮膚饑渴癥有哪些一般治療措施?
對嬰幼兒,父母應經常擁抱和撫摸,同時用溫柔的眼神注視,用輕柔的聲音安撫寶寶,讓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感受到足夠的關注、溫暖和愛意。
對成人,應先幫助其對皮膚饑渴癥建立正確的認知,使其了解這種饑渴只是來自對安全感和親密依戀關系的渴望。根據心理學的觀點,只有意識到的情結才能處理。同時幫助患者接納自己的饑渴癥狀,然后逐漸修復,讓其在條件允許的時間和場合沒有任何顧慮地體會和享受擁抱及肌膚接觸所帶來的安全感和舒適感。
家長在孩子嬰幼兒時期就應該給予寶寶足夠的愛撫和擁抱,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給予其足夠的安全感。
對于已經有明顯癥狀的患者,皮膚饑渴癥通常不會對機體產生嚴重損害,患者通過正常的皮膚接觸后癥狀可以得到緩解,基本恢復正常生活,預后較好。
皮膚饑渴癥能治愈嗎?
皮膚饑渴癥的產生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治療也需要很長時間慢慢改變。
事實上,如果不影響社會功能和正常的生活,皮膚饑渴癥也沒有必要追求徹底的“根除”。
皮膚饑渴癥嚴重嗎?
皮膚饑渴癥可能讓患者變得冷漠和害羞,甚至變得自卑、怯懦、欺軟怕硬。
長大以后可能內心會陷入孤獨,不會用正常的方式表達愛意,不會和他人友好的發(fā)生身體接觸,分享生命中快樂和悲傷的時刻。
研究發(fā)現(xiàn),每一個年幼的孩子都會有渴望親密接觸的時期。及時、合理的滿足寶寶這種需求,給予寶寶足夠的愛和安全感,可以有效預防成年后患皮膚饑渴癥的問題。
皮膚饑渴癥如何家庭護理?
家人應注意給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理解,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皮膚饑渴癥患者日常生活管理要注意什么?
飲食
保證營養(yǎng)攝入均衡,食物種類多樣,新鮮衛(wèi)生。建議清淡少鹽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適量補充魚、禽、蛋和瘦肉。
運動
每天適量運動,如跑步、健走等有氧運動,有助于調節(jié)心情。
生活方式
早睡早期,規(guī)律作息。戒煙戒酒。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多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情緒心理
盡量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梢远嗦犚魳返仁婢徯那?。
皮膚饑渴癥有哪些特殊注意事項?
皮膚饑渴癥部分患者可能會伴隨有一些心理問題,例如可能會容易嫉妒,尤其見到其他母子或戀人之間有親密肢體動作后,嫉妒心理會比較明顯。
皮膚饑渴癥怎么預防?
注意給予寶寶足夠的親密接觸,如愛撫和擁抱。
0~3歲的嬰幼兒必須要有父母擁抱,因為充滿愛意的愛撫、擁抱、按摩是對嬰兒健康最有益、最自然的一種保健方法,是孩子非常重要的一種生命體驗。
日常可以通過拍拍孩子肩膀、擁抱、親吻臉頰等表達對孩子的鼓勵與肯定,使其從中獲得溫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