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古代作品致敬的猜想
最近想到學院題材的《哈利波特》和《江南》到到底那個在先寫的,但是還是我國的文學水平源遠流長,對教育也很重視,古代的《梁祝》就有學院元素。最早的學院小說應該有沒異議。
由于手寫梁祝兩個字的時候,祝字差點不會寫了,寫這個字的時候想到了祝家莊,之后好像有個梁山泊三打祝家莊的故事,梁祝的故事主角是梁山伯與祝英臺,似乎、好像有點什么關系。
我特地查了下《梁?!饭适卤尘笆菛|晉,起源也是東晉,在唐朝已經(jīng)傳播到朝鮮。而《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士,而來很多人用史書證實,梁山好漢們的故事只是用一些散裝故事和歷史人物加工出來了。也許施老爺子也三打祝家莊這個構(gòu)思的時候也想到了梁祝這個故事。
天下文章同根同源,文人么總會看過各種文化作品,再不濟也聽過故事,文學作品中有些模仿元素是正常。到了現(xiàn)在的網(wǎng)文,特別是無限流,直接套用成熟的情節(jié)框架。似乎無限流好看,但是正式出版太難了,版權(quán)問題就搞不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