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西來:陜西國寶系列特展之西漢鎏金銅馬
2019年1月1日,在新年來臨之際,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陜西國寶系列特展”再次更新,繼西周淳化大鼎和秦跪射俑之后,西漢鎏金銅馬被請入“國寶廳”。祝愿所有的參觀者:新年“一馬當先”——
?
展覽以“天馬西來”為主題,在偌大的展廳之中,只陳列著一件文物。但是,通過一件西漢鎏金銅馬,不僅展示了大漢帝國的時代精神,而且見證了絲綢之路的開拓歷史,足以震撼每一名參觀者。?
雖然此馬金光閃閃,但是它并不是金馬,通體銅鑄,表面鎏金。1981年5月1日,考古工作者在漢武帝茂陵東側(cè),對一號陪葬墓南側(cè)的叢葬坑進行發(fā)掘時,出土了這件鎏金銅馬和大量珍貴的文物。后來,它一直收藏在茂陵博物館,成為那里的“鎮(zhèn)館之寶”。
此馬為站立狀,昂首挺胸,體態(tài)雄健,高62厘米,長76厘米,重26千克。馬身光滑,寥寥數(shù)道,勾勒出“天馬”般的氣勢,被認為是鑒別良馬的標準模型。
?
1、馬頭上的角,有什么含義?
古時候,挑選良馬被稱為“相馬”,一般都從馬頭開始觀察。這件鎏金銅馬的頭部造型非常生動,鼻梁平直,目光如炬,鼻孔圓大,嘴巴微微張開。在兩耳之間,有一個圓錐形的角,與“大宛馬”的傳說吻合。?
據(jù)《通典》引用《扶南異物志》中的記載:“大宛馬有肉角數(shù)寸,或解人語及知音舞,與節(jié)鼓相應者?!庇纱丝梢?,鎏金銅馬的圓錐形的角,或許象征大宛馬的“肉角”,為世間所罕見的良種馬?
?
2、屁股上的洞,誰造成的呢?
在馬屁股的右側(cè),有一個明顯的洞,它是誰造成的呢?相傳,農(nóng)民在耕地的時候,鋤頭砸到馬的屁股,發(fā)現(xiàn)了這座叢葬坑,然后才請來考古工作者。但是,我怎么感覺不對勁呢?
根據(jù)《文物》雜志1982年第9期《陜西茂陵一號無名冢一號從葬坑的發(fā)掘》中的記載:這座編號為“一號坑”的叢葬坑,全長4.15米,深3.2米。農(nóng)民耕地的時候,鋤頭能碰到3米以下的鎏金銅馬嗎?馬屁股上的缺口,怎么感覺像是“洛陽鏟”打的洞?
?
3、鎏金銅馬的主人是誰?
除了鎏金銅馬之外,這座叢葬坑里有230多件器物,包括著名的鎏金銀竹節(jié)銅薰爐,還有提鏈爐、溫手爐、燈、鍾、甗、甑、盆、匜、鼎、溫酒器、斗、銚、臼、虎鎮(zhèn)等銅器。在很多器物的表面,可以看到“陽信家”的銘文,表明了這些器物的主人。
根據(jù)考古工作者的推測,“陽信家”代表著“陽信公主”,這座一號無名??赡苁顷栃殴髦?。其實,陽信公主就是著名的平陽公主,她不僅是漢武帝劉徹的姐姐,還是大將軍衛(wèi)青的妻子。因此,這件鎏金銅馬很可能是漢武帝賞賜給平陽公主之物。
?
在展廳的后方,通過大量文字、圖片和視頻短片,展現(xiàn)了西漢時期興盛的養(yǎng)馬業(yè)和馬文化,包括“天之驕子——大漢天子的天馬情結”“天生騏驥——鑄造成型的天馬法式”和“天馬行空——藝術升華的天馬崇拜”三部分,讓游客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鎏金銅馬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只展出三個月,大家抓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