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強兵:陜西國寶系列特展之秦跪射俑
2018年8月21日,陜西歷史博物館基本陳列,重新對外開放三個月之際,新的陜西國寶系列特展如約而至。按照時代的順序,繼淳化大鼎之后,秦跪射俑獲此殊榮,被請入陜西歷史博物館最顯眼的“國寶廳”——
?
特展以“帝國強兵”為主題,由陜西歷史博物館與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共同承辦,在偌大的展廳之中,只陳列了一件文物,出土于秦兵馬俑二號坑的跪射俑。如今,它受到眾人追捧,成為陜西歷史博物館游客,欣賞到的第一件珍貴文物。
?
展覽分為“稀世之俑”、“驍勇之兵”和“時空邂逅”三個部分,利用大量的輔助展板、多媒體演示、電子屏互動等手段,全方位地解讀秦代雕塑藝術、政治、軍事、文化等信息,讓觀眾們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秦俑之美。
?
在陜西的文博行業(yè),流傳著這樣的說法:“陜西最出名的文物,莫過于兵馬俑;兵馬俑之最,莫過于跪射俑?!背酥?,跪射俑的外形,酷似陜西版圖。因此,作為秦代文物的代表,陜西出土文物的精華,跪射俑是當之無愧的陜西國寶。?
所謂的“跪射俑”,其實并非只有一件,在秦兵馬俑二號坑東北的軍陣中,四周長廊出土60個站立射俑,陣心由160個跪射俑組成,立俑、跪俑交錯,起伏輪番射擊,大大提高了秦軍的戰(zhàn)斗效率。
?
整個陶俑的比例,跟真人大小相同,衣紋和鎧甲伴著體態(tài)的變化而曲轉。身穿戰(zhàn)袍,外披鎧甲,左腿曲蹲,右膝著地,雙手置于身體右側,作握弓弩待發(fā)射狀。跪射俑的塑造比一般的陶俑更加精細,對表情、神態(tài)、發(fā)髻、甲片、履底等細節(jié),刻畫得生動傳神。
?
1999年,這件跪射俑出土于秦兵馬俑二號坑,彩繪鮮艷,保存完整。陶俑頭頂左側,綰有一個發(fā)髻,纖細的發(fā)絲讓跪射俑的形象更加真實。除了頭發(fā)、胡須、瞳孔是黑色以外,這件陶俑的臉部被涂成綠色,這是為什么呢?
?
目前,有以下觀點,僅供大家參考:工匠們的惡作劇?萬馬軍中一儺人?涂綠臉嚇唬敵人?工匠可能是色盲?創(chuàng)意個性作品?特別的護身符?少數民族的象征?顏色發(fā)生變化?類似于現(xiàn)在野戰(zhàn)部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定論,各位朋友也可以發(fā)揮一下自己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