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2021年財報出爐,真的賺翻了?

?作為第一家公布財報的豪華品牌,有些亮點還是要著重加粗的。
先說一件小事情,今年2月初,奔馳首先祭出了改名大法。以前叫做“戴姆勒股份公司”,如今正式更名為“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
聽上去,好像都是我們熟悉的名字。所以,在意識里,也就覺得變化并不大。
緊接著,2月24日,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正式發(fā)布了更名后的第一份年報,我們不妨細細品讀一番(以下簡稱奔馳)。

?★ 銷量下滑5%,集團凈利潤增長484%
奔馳自己算了一筆賬。
先看2021年的銷量,奔馳乘用車和輕型商務車總銷量為233萬輛,同比下降5%。原因眾所周知,疫情及芯片短缺,波及了奔馳的全球銷量。
再看2021年的利潤,從披露的財報可知,集團凈利潤為234億歐元,同比增長484%。這究竟是怎樣的分量呢?2021年的集團凈利潤,超過了2018年-2020年共3年的利潤之和。
“賺翻了”這個詞,奔馳的2021年很受用。

?很多朋友估計想為奔馳算另外一筆賬,折合到每輛車,奔馳凈賺多少錢?
由于奔馳財報中含有卡車業(yè)務帶來的凈利潤,首先需要把這部分“擇”出來,此時得到的凈利潤是141.8億歐元,再與233萬輛的銷量之和“做除法”,得出一輛車的凈利潤約為6000歐元,約合人民幣43000元。
這在行業(yè)里,已經算“頂級玩家”的水平了。
★ 3個數(shù)字:高端車系、純電車型、整車業(yè)務調整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用了3個數(shù)字,為奔馳的2021年做了一番回顧。
1、奔馳的高端車系銷量增長30%;
2、奔馳乘用車和輕型商務車的純電車型銷量增長64%;
3、奔馳整車業(yè)務調整后息稅前利潤增長了105%。
既是“現(xiàn)象”,也是“原因”,可以解釋在銷量整體下滑的情況下,奔馳的凈利潤還能大幅上漲了。

?在奔馳眼中,哪些車型屬于高端車系呢?包括梅賽德斯-邁巴赫、梅賽德斯-AMG、G級、S級轎車、GLS和EQS。這些車在2021年創(chuàng)下了銷量記錄,也創(chuàng)造了非常豐厚的單車利潤。
所以,你理解了嗎?為什么所有的品牌都希望向上突破?高處的空氣確實更新鮮!
同時,奔馳電動化轉型已經在提速了,并且初見成效。
記得在2021年7月,奔馳曾官宣,其企業(yè)戰(zhàn)略從“電動為先”向“全面電動”轉型,目標在2022年為所有細分市場提供純電車型,在2025年純電動和插電混動車型銷量占比達到 50%。

?從2021年的“成績單”來看,電動化不負眾望,插電式混合動力和電動乘用車的交付量達到了227458輛,打破品牌記錄。其中,EQ系列達到了48936輛,同比增長154.8%。
很顯然,奔馳朝著電動化狂奔,而電動化確實支撐起了新的增長點。

?展望2022年,奔馳仍然會繼續(xù)堅持一些事情,持續(xù)調整一些事情。比如,電動化仍然是重點工作,卡車及客車業(yè)務已獨立上市,聚焦成本效率和供應鏈管理,芯片問題仍需要合理的解決方案,汽車軟件領域也需要未雨綢繆。
沒到終點,路還遙遠。
★ 中國市場:很重要、在轉型
毫無疑問,中國市場依然是梅賽德斯-奔馳的“決勝手”。
2021年財報顯示,奔馳乘用車全年在華銷量為73.47萬輛,同比下滑3%,商用車全年在華銷量為3.85萬輛,同比增長26%。在中國市場,奔馳乘用車/商用車合計共占全球銷量的1/3,平均售價達到了42.86萬元。
有一個更典型的例子,去年下半年,梅賽德斯-邁巴赫共有5個月在華銷量破1000臺!上文說到高端車系為奔馳貢獻大額利潤,邁巴赫在華熱銷,可見中國市場至關重要。

?我們和其他區(qū)域再做一番對比。2021年,奔馳在中國市場的營業(yè)收入為254億歐元,同比增長19%。在德國市場,奔馳的營業(yè)收入為244億歐元,同比下滑3%。
“中德角色”反轉,中國市場在奔馳眼中的地位,早已不言而喻。
2022年,奔馳仍會開足馬力。據(jù)悉,他們將在中國市場推出21款新車,包括8款純電及插電混動車型。其中,基于EVA平臺打造的純電轎車EQE將在中國上市;另有C級車、S級車等插電混動車型陸續(xù)上市。
★ 寫在最后
一百多年來,奔馳修筑了自己的品牌“護城河”。
品牌價值,撐起了高端售價、高額利潤,這是奔馳最核心的財富。
只是,行業(yè)的風向在變,縱使老練如奔馳,也在緊緊追趕最新的方向,因為有些事,勢在必行。
本文作者為踢車幫 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