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了,是上火?還是痔瘡?結果真這么簡單嗎?
上廁所排便便,本應是一件很輕松,很愜意的事情。
但是!
當便后發(fā)現(xiàn)便池里有血或擦拭的衛(wèi)生紙上沾上不明血跡的時候,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大多數(shù)的人會不當回事:是上火嗎?還是痔瘡?
便血僅僅是上火或者痔瘡?太天真了!
其實,便血不是單獨存在的,一種常見的癥狀,其出現(xiàn)往往預示著肛腸疾病的出現(xiàn),若不及時治療,會給患者帶來更多的痛苦。

疾病的不同,便血就會不一樣?
肛門疾?。?/p>
①血色鮮紅,無疼痛,多見于內(nèi)痔,常因大便干燥,排便時糞便劃破痔核而出血,伴有痔核脫。
②肛裂的便血,多伴有肛門疼痛,同時還伴有便后周期性疼痛癥狀。

直腸疾?。?/p>
①直腸息肉:癥狀是便血,呈間歇性,色鮮紅,一般量不多,這種病常見于兒童。
②直腸癌:癥狀是早期便血為鮮紅或暗紅,量不多,晚期還有惡臭粘液。同時還有大便次數(shù)增多,便細,伴有里急后重或排便不盡感。

結腸疾?。?/p>
①結腸息肉:間斷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帶血,多為鮮紅色。
②結腸癌:明顯可見大便次數(shù)增多,癌腫破潰時,可使糞塊外面染有鮮血或粘液或者膿血便。
③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與細菌性痢疾:二者都可見便血,且多與粘液或膿液同時排出,伴有腹痛。

辨別便血顏色甄別病癥?

(PS:便血的顏色取決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及速度。)
上消化道出血及小腸出血多為暗紅色或黑便。但若出血速度較快、出血量多、腸蠕動增快時,血便可呈暗紅色或鮮紅色。
結腸與直腸出血時,由于血液停留于腸內(nèi)時間較短,往往排出鮮紅色或較鮮紅色血便。
小貼士: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便血,特別是持續(xù)超過半年的便血必須要到醫(yī)院就診。因為即使是痔瘡,長期出血也會導致貧血,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面色蒼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癥狀,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不容小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