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案例:虎鯨如何獵殺抹香鯨

下圖:虎鯨的頭骨
虎鯨
Orcinus
orca
(Linnaeus,1758),別稱逆戟鯨、殺人鯨,海豚科體型最大的物種,地球上現(xiàn)存體型最大的巨食性動物。成年雄鯨一般體長6.7~8.0m,重4~8噸;成年雌鯨一般體長5.6~7.0m,重2.5~4噸。虎鯨也許是地球上最容易辯識的鯨類動物,體形粗壯,體表體色分明,背部、鰭狀肢和背鰭為黑色,尾鰭下面與整個腹部白色,延伸至整個下頜、喉部,背鰭后方有白色鞍斑,及身體中后部白色部分逐漸突出。作為唯二的巨食性鯨類之一,虎鯨擁有短而寬的頭骨、粗大且鋒利的圓錐形牙齒,特殊的牙齒排列使它具備了現(xiàn)生鯨類中少有的固定-剪切能力,可以咬住、撕裂大型獵物。 而本篇專欄的另外一個主角,抹香鯨
Physeter macrocephalus
(Linnaeus,1758),別稱巨頭鯨、巨型抹香鯨,是地球上現(xiàn)存體型最大的齒鯨亞目成員,抹香鯨科唯一的現(xiàn)存物種。成年雄鯨體長13.7~20.7m,體重30~80噸;成年雌鯨體長10.0~17.0m,體重10~45噸。抹香鯨辯識度較高,最鮮明的特征是巨大的、方形的頭部,占其體長的1/3。抹香鯨上頜的牙齒已退化,埋藏于齒齦內;下頜每側有超過22顆長度可達20厘米的橢圓錐形同型功能齒。上述特征以及抹香鯨的胃容物均表明,抹香鯨依靠獵食體型較小的頭足類和魚類為食。得益于龐大的體型和群居性,
成年的抹香鯨在海中沒有天敵
。
下圖:抹香鯨的頭骨
但是,地球上體型最大的海豚——“熊貓鯨”虎鯨卻在世世代代的摸索中,逐漸掌握了對付龐大而笨重的“深海攻城錘”抹香鯨的戰(zhàn)術,這讓兩者的沖突不斷升級。為了應對掠食者的侵襲,也為了更好的保護族群里的幼、弱成員,抹香鯨群也開發(fā)了一套防范掠食者的防御陣型,即我們常說的“瑪格麗特防御陣”。 下圖:瑪格麗特防御陣示意圖
“瑪格麗特防御陣”是抹香鯨獨有的防御隊形,在面對大型掠食性鯨類,如領航鯨和偽虎鯨的騷擾時,它們會將幼年抹香鯨圍在中間,群體里的成年抹香鯨圍成一個圈,頭部朝內,尾部朝外(有時相反)。此時,抹香鯨有力的寬大的尾鰭就成了擊打虎鯨的武器。而頭部朝外時,抹香鯨巨大的頭部和張開下頜示威的動作迫使虎鯨暫避其鋒。這樣的防御隊形對任何掠食者而言都十分棘手,因為成年抹香鯨猶如一道墻死死的護住了幼鯨的身體,無法突破。這個隊形不僅僅針對虎鯨,也用于冷不丁突然襲擊的領航鯨和偽虎鯨身上。 但很遺憾,這種陣仗足以嚇跑偽虎鯨和領航鯨,卻無法擋住世界上最富侵略性與挑戰(zhàn)性的掠食者,虎鯨。 瑪格麗特陣沒法彌補抹香鯨速度與靈活性上的巨大缺陷,正如前文所說,抹香鯨的頭部巨大、笨重,這讓它轉向較為困難,渾身蠻力無處使。相反的,虎鯨作為一種追擊型獵手,速度與靈活性在鯨類中也是數一數二的。毫無疑問,這是“天克”抹香鯨。速度與靈活性上的缺點,讓抹香鯨面對虎鯨時極為被動、無助。 虎鯨抓住了抹香鯨的致命缺點,并將其運用到實戰(zhàn)中。 事發(fā)時間1997年10月21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莫羅灣以西130公里的海上。凌晨七點零五分,駕駛臺的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并報告了一群虎鯨在他們的船前方,正在攻擊一群抹香鯨。盡管學者立刻開始觀察,但這次攻擊早已開始了抹香鯨已經排列成了瑪格麗特防御陣(見下圖)。水面上到處都是血和油。學者們目睹了接下來的四個小時里發(fā)生的一切。十一點時,一頭抹香鯨死亡了,虎鯨們把它拖到距離事發(fā)地點一公里外的地方進食,進食一直持續(xù)到13點。這之后,學者們試圖去尋找幸存的抹香鯨,但沒有找到。
襲擊者(虎鯨)的群體:在學者的觀察中,一群虎鯨從一至六只不等,分散在學者們的視野中,最遠的距離抹香鯨有三公里。學者們未目擊到本次事件中所有的虎鯨聚集在一起。最初他們認為可能有12頭虎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虎鯨的數量上升到了“可能多達35頭”。事后,南希?布萊克回顧了這起事件中所有拍攝到的虎鯨的照片,并且確定了17只不同的虎鯨個體,包括2只成年雄性、11只雌性或無法辯識性別、2只青年個體和2只仔鯨。在她最近記錄的加利福尼亞和墨西哥西部的268個虎鯨個體中沒有一個是與這些虎鯨中的一員匹配的。另外,這些虎鯨背鰭后面的鞍形白斑上有黑色的圓圈,這是雪茄達摩鯊(一種棲息在深海中的小型鯊魚,常在大型動物身上留下咬痕)的咬痕。在阿拉斯加到華盛頓周圍海域的所有被記錄的虎鯨個體中,也沒有虎鯨的鞍斑上出現(xiàn)這種情況。綜上,學者們認為這起目擊事件中的虎鯨群體是一個離岸較遠的、不為人知的種群。 抹香鯨的群體:學者們從觀察到的情況估計,瑪格麗特陣由9頭抹香鯨組成,可能全部為雌性,它們的長度為7~10米。最大的一頭抹香鯨,也是被殺死的那頭,學者們從它身上獲取到的皮膚樣本顯示這是頭雌鯨。在這些抹香鯨背部隆起上沒有發(fā)現(xiàn)成年雌性才有的外部寄生蟲和老繭,所以這些抹香鯨可能都是亞成年。學者們沒有發(fā)現(xiàn)幼年抹香鯨,幼年抹香鯨可能在學者們開始觀察前就已經被殺死了。 虎鯨的戰(zhàn)術令人驚嘆。首先,它們成群結隊的襲擊。在最初的一段時間里,由四或五只虎鯨組成的小隊從幾百米外向抹香鯨快速襲來,且經常在靠近時肩并肩的躍出水面。然后它們潛入水中,在瑪格麗特陣外浮出水面,迅速圍繞著抹香鯨游來游去。接著,它們利索的展開攻擊,在水面以下從側面直直的襲擊抹香鯨身體中部。每次襲擊過后,學者們都能觀察到血液涌上水面。在幾分鐘后,虎鯨迅速撤退并且分散開來,在10分鐘以同樣的方式襲擊。盡管這種戰(zhàn)術給了抹香鯨群休息和重新組成隊形的時間,但受傷的抹香鯨隨著時間流逝逐漸虛弱。在獵殺結束前的最后一小時,虎鯨的進攻更加猛烈。學者們觀察到12只或更多的虎鯨進攻,攻擊間隔縮短至1至2分鐘。 抹香鯨的皮膚似乎非常堅韌,因為學者觀察到虎鯨們很難切割下一塊肉來。在這起記錄中,虎鯨用了至少三種不同的攻擊方式:有時,虎鯨會咬一口抹香鯨,然后像鯊魚一樣猛烈擺動它的頭,這些虎鯨的背鰭在水面上劇烈晃動,足見力度之大;一種有點類似“死亡翻滾”,虎鯨一口咬住抹香鯨然后拼命沿著一個方向撕扯,在水下隱約可見其身體黑色和白色部分時隱時現(xiàn)(翻身?)。還有一種攻擊方式咬住抹香鯨不松口,然后拼命后退一般,仿佛在拖拽一件巨大的貨物。人們尚不清楚這種行為是為了切割抹香鯨的肉還是試圖把抹香鯨拽出瑪格麗特陣。 虎鯨似乎對破壞抹香鯨的瑪格麗特陣很感興趣(?),尤其是抹香鯨的抵抗力度逐漸減弱時。當瑪格麗特陣防御緊密時,虎鯨會隨意攻擊目標,但當一頭抹香鯨脫離群體時,在場的大部分甚至所有虎鯨會立刻從四面八方“圍毆”它,直到它回到群體中。 在這起襲擊事件中,只有成年的雌性虎鯨或尚無法辯識性別的較大個體虎鯨參與了襲擊,而成年雄性虎鯨則一直遠遠的看戲,直到幾乎結束才加入戰(zhàn)斗。在整個過程中,兩只年幼的虎鯨陪伴著兩只成年雌性虎鯨(可能是它們的母親)。當虎鯨撤退時,它們會靠近雌鯨;而雌鯨發(fā)起進攻時,它們會圍著瑪格麗特陣轉圈。在攻擊的最后一小時中,幼鯨也加入了戰(zhàn)斗,和它們的母親一起撕咬抹香鯨的身體。 抹香鯨也采取了不少防御策略,最主要的——瑪格麗特陣?;ⅥL有時能打亂抹香鯨的隊形,但抹香鯨會在虎鯨撤退后重新排列。在這次事件后期,學者們觀察到(僅一次),瑪格麗特陣被散開,變?yōu)槟ㄏ泠L們并排游動,這可能是為了保護受傷更嚴重的成員,也可能僅僅是因為互相排擠。 這次襲擊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就是抹香鯨的無助。學者們在這次事件中從未觀察到抹香鯨攻擊虎鯨,也從沒試過潛水逃跑。它們舉起尾巴只是無力的揮舞著,似乎只是條件反射本能的擊打,而不是真正打算阻攔單只虎鯨的進攻。 抹香鯨群體之間的互幫互助:當虎鯨將一頭抹香鯨拖出瑪格麗特陣時,抹香鯨群會不惜一切代價維護瑪格麗特陣的緊密性。在攻擊進行到2小時的時候,虎鯨從陣容里拖出了一只抹香鯨,這只抹香鯨立即受到4、5只虎鯨的攻擊,它被劇烈的撕咬和拉扯,鮮血染紅了海面。不到一分鐘,群體中一頭較大抹香鯨離開了隊伍,試圖與被撕扯抹香鯨平行游動。這導致它也遭受虎鯨的猛烈襲擊。被撕扯的抹香鯨跟隨者第二只抹香鯨慢慢游回了隊伍中。每次有抹香鯨因為被虎鯨干擾或是被虎鯨拖出隊列時,幾乎立刻有1或2只抹香鯨離開隊伍,從它的側翼繞過來,不顧虎鯨對它們的攻擊,執(zhí)意保護并引導離群的抹香鯨歸隊。 抹香鯨的受傷情況很糟糕,在這起事件接近尾聲時,大部分抹香鯨(或許不是全部)都受傷了。一只抹香鯨在學者們的船邊反復翻滾,它身上有一塊巨大的鯨脂(2m×1.5m)被撕開了,露出了下面的肉;另外一只抹香鯨的背鰭后方的駝峰狀隆起以下的皮膚被整個撕開,露出了似乎是肋骨的部位;一只抹香鯨的腸道被拖了出來,覆蓋在它的體表,一直被拖到背鰭上;還有一只抹香鯨的下頜快要被撞的稀碎了。學者們推測,至少有三四只抹香鯨死于虎鯨造成的傷口,甚至可能這群抹香鯨都死于虎鯨襲擊帶來的傷害。 虎鯨殘暴的殺戮和進食:在下午13:00左右,虎鯨成功將兩只抹香鯨從瑪格麗特陣中分離了出來。其中一只抹香鯨翻了個身,似乎快死了。此時,一頭成年雄性虎鯨沖了過來,一口咬住了它,猛烈的左右搖晃著它的頭部,就像大白鯊撕咬獵物一樣抽動。接著,它松開抹香鯨,到水面上旋轉,并且向空中噴射巨大的水柱,似乎是宣誓自己巨大的力量。雌性虎鯨在這次目擊中沒有這種表現(xiàn)。另外一只抹香鯨離開隊伍試圖引導這只垂死的抹香鯨,但它也立刻遭到多只虎鯨的圍攻。在混亂中,一只抹香鯨被殺死了,但不清楚是第一只狀態(tài)不佳的抹香鯨還是第二只救同伴心切的抹香鯨。總而言之,巨大的雄虎鯨拖著一頭死抹香鯨離開了。幾分鐘后,一群大約四五只虎鯨拖著抹香鯨尸體向后方游泳。抹香鯨的尸體在水中即不上浮也不下沉。學者們觀測到虎鯨群在水下同一個地方持續(xù)旋轉聚集和潛水,這顯然是在進食抹香鯨。幾大塊皮膚和鯨脂浮上水面,學者們得到了其中一塊約0.5平方米、20千克重的。另一塊浮在水面上的鯨脂是由一對虎鯨母子撕下來的,成年雌虎鯨在浮上水面時把它叼在嘴里,等它潛水后再次露頭時,這塊鯨脂已經不見了。 不可否認的是,盡管虎鯨獵殺地球上最大齒鯨的戰(zhàn)術,用的是愛好者們耳熟能詳、飽受詬病的“放血”,但這種方法還是很奏效的。由于篇幅問題,更多虎鯨和抹香鯨的互動我沒有展示,會在虎鯨專欄后續(xù)中補充。這是本人虎鯨篇專欄第一篇,不足之處懇請指正。 覺得喜歡請點贊和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