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炳添9.83刷新亞洲記錄,人類百米的極限速度究竟能達到多少呢
北京時間8月1號,我國選手蘇炳添在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中,跑出了9秒83的恐怖成績,小組第一強勢晉級決賽,讓全世界看到了黃種人也能夠有在田徑百米決賽的聚光燈閃耀的資格!

這一成績更是刷新了亞洲的最好成績,而歐洲最快的記錄是9.84秒,非洲9.85秒,只有北美洲的9.58秒力壓蘇炳添這一成績。
這不禁讓我們想到一個問題,人類的極限速度,究竟有多快呢?

根據(jù)斯坦福大學生物學家馬克丹尼的說法,在百米比賽中,人類能跑出的極限速度是 9.48 秒,比尤塞恩博爾特目前的世界紀錄還要快 0.10 秒。這是男子方面,而至今全世界還沒有女性能夠跑進10秒大關(guān)。
科學家一直在研究跑步者的步態(tài)周期。因為這可能是影響一個人速度的關(guān)鍵因素,也就是跑步時較短的地面接觸時間,較高的步頻,較長的擺動時間,較大的步幅角度和較長的步幅更有利于速度的提高。

由于進化論的緣故,動物在自身的進化過程中有不同的方向,人類主要是提高了智力和手的運用,而其他動物更加注重于本能方面的進化。所以人類的極限速度,肯定是十分有限的。
然而有些科學家卻認為,現(xiàn)代人由于醫(yī)療、環(huán)境、營養(yǎng)等方面都遠超古代人,所以比古代人跑得快顯而易見。但是卻未必能夠跑過比古代人更遠古的原始人,或許那個時期,人人都是博爾特。

這一結(jié)論是源自于科考發(fā)現(xiàn)2萬年前澳洲土人留下的一串腳印,這串腳印被保存在一個遠古的湖床中,清晰呈現(xiàn)六個人追逐獵物的情景。
根據(jù)對其中一個土著男性腳印的分析,這個被命名為T8的腳印顯示了該男子曾經(jīng)在柔軟、泥濘的湖泊邊緣跑步達到了每小時37公里的速度。

要知道博爾特跑出的最好成績,折算下來是每小時42公里,只比“T8”快了一點點。
也許這正是進化論的核心思想——適者生存,而非強者生存。奧運和體育精神,追逐的是更高、更快、更強,并非是一定追求人體體格的最強,而是激發(fā)人類對于身體的利用效率。

至于博爾特的記錄多久之后能夠被打破,人類百米極限速度到底在哪里,我們拭目以待,因為,時間會見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