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貓輪式裝甲車,來自南非的快樂,非洲南部一霸
上世紀70年代,南非認識到自身防務對輪式裝甲車輛的需求,與其他國家研發(fā)輪式裝甲車不同,南非主要是針對自身的特殊情況,該國的周邊沒有強力的軍事力量,發(fā)展重火力輪式車輛不僅成本低廉,而且適合當?shù)氐牡匦螚l件,足以應付周邊局勢。

大山貓輪式裝甲車就是這種思路下的產物,用以替代Eland-90(南非仿制的潘哈德-90)等型號裝甲車,在70年代中期,南非暫時裝備6輪的Ratel-90裝甲車,事實證明它確實擁有很好的機動能力,兼顧運兵和火力輸出雙重能力,但是它畢竟只是臨時措施,與南非理想中的重型戰(zhàn)斗裝甲車還有差距。
在70年代末,南非設計了3款8輪式裝甲車,火炮則是安裝了HV 77毫米炮(這是一種二戰(zhàn)英國QF 17磅炮的衍生型號,通過與海軍3英寸艦炮結合,發(fā)射75毫米口徑彈藥,為了避免搞混了所以重新給了這個名字),這幾款裝甲車主要是用于驗證相關理念和技術,真正具有實用價值的是80年代出現(xiàn)的另外三款裝甲車,它們得到了一些德國技術的支持。

在經過測試后,一種新的裝甲車在1987年問世,它整合了幾款實驗車的優(yōu)點,在1989年8月交付部隊,次年開始量產,這就是大山貓裝甲車。
大山貓裝甲車擁有比較“剛正”的外形,動力為一臺563馬力10缸水冷柴油機,對于一款輪式車輛來說可謂是動力澎湃,行走裝置采用8×8輪式,每個車輪都有獨立懸掛,以及中央胎壓控制系統(tǒng)等,前兩軸控制轉向。

車輛的裝甲防護重點強調車底防護,這是因為當時南非在許多行動中總是遭遇地雷,這種廉價的武器被周邊武裝大量使用。整車采用焊接鋼裝甲,底盤加強了對乘員的防護,提高在觸雷后的生存能力。車體正面具有較大的首上傾斜,可以抵御23毫米穿甲彈的攻擊,側面可以抵御12.7毫米穿甲彈的攻擊,炮塔尺寸較大,其造型乍一看還有點主戰(zhàn)坦克的樣子,不過防御力與車體差不多,并沒有明顯提升。

主武器為一門76毫米高射速炮,這是奧托76毫米艦炮的衍生型號,它的炮口初速度能達到1600米每秒,最大能擊穿311毫米鋼裝甲,對沒有復合裝甲的坦克而言具有很大的威脅;輔助武器為2挺MG4型7.62毫米機槍,另外在炮塔后部兩側共安裝有8具81毫米煙霧彈發(fā)射器。
1994年,大山貓將主炮換成了GT7型105毫米反坦克炮,使用北約標準彈藥,在靜止狀態(tài)下可以達到每分鐘6發(fā)的射速,不過相應的彈藥攜帶量也少了很多。它大量采用模塊化設計,因此可以根據情況換裝不同的火控等系統(tǒng)。

單就大山貓的基本性能來說,它與同類型8×8輪式戰(zhàn)車區(qū)別不大,但是在非洲南部地區(qū)則是絕對的高技術裝備,是合格的坦克獵手,并且在它的底盤基礎上也研發(fā)了不少衍生車輛。

大山貓裝甲車重28噸,車長7.1米,炮向前總長8.2米,車寬2.9米,高2.6米,最大公路速度120千米每小時,最大越野時速60千米每小時,最大行程1000千米,采用4人車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