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類航母已攻克3種,電磁彈射版本還是先造6艘最好?。ㄉ希?/h1>

航母是最近100年來在水面上最強大的綜合性武器系統(tǒng)。而到了2戰(zhàn)以后,隨著主力艦載機的普遍噴氣化和武器導彈化的升級。導致現(xiàn)代航母實際整個體系越來越龐大也越來越復雜。簡單的來說,短距離垂直起降的航母,滑躍起飛的航母,蒸汽彈射起飛的航母和電磁彈射起飛的航母完全可以算4種不同的航母體系。而各國海軍根據(jù)自身技術能力和經(jīng)濟實力的不同,在這4種航母體系中,有意或者無意地做出了最有利于自身情況的選擇。比如過去只有美國和法國的航母是采用蒸汽彈射體系的。后來超級大國想升級到電磁彈射體系,但到目前一直都不順利。這說明即使超級大國想從蒸汽彈射時代跨越性地進入電磁彈射時代都沒有那么容易。法國方面也完全靠超級大國的現(xiàn)成蒸汽彈射技術。而其他國家,大部分連彈射航母都不敢奢望,

老老實實地走STOVL這種半拉子航母的技術路線。如果說整條路線獨立走通過的,也只有英國海軍。而隨著海鷂的全部退役,連英國海軍都必須依靠超級大國的F35B才能實現(xiàn)自家航母夢了。從這一點來說,絕大部分還有航母夢的國家,必須受到超級大國的限制和控制,才能實現(xiàn)自家的航母夢。而在整個蘇聯(lián)時代,即使蘇方曾經(jīng)研發(fā)過蒸汽彈射器,也從來沒有真正彈射過任何一架飛機,哪怕是在陸地模擬彈射器上。因此蘇方的蒸汽彈射體系的航母從來就沒走通過。最終只能在滑躍起飛模式上實現(xiàn)了水平并不高的實踐。而這種模式也被南亞某海軍整體引進,屬于航母和艦載機都是俄式的,以只能維持低水平的象征性存在。新興大國的航母,一開始走上了滑躍起飛和攔阻降落的模式。有相當?shù)呐既恍?,但是主要通過自身的研發(fā)和摸索,

已經(jīng)在技術和實踐上超過了蘇俄取得過的最高水平。畢竟已經(jīng)實際裝備了2艘6萬噸級的滑躍航母,實際裝備30架以上的重型艦載機,這是當年在蘇聯(lián)鼎盛時期都沒有實現(xiàn)的狀況。而僅僅到了第3艘,就要實現(xiàn)輕松上艦電磁彈射重型艦載機,這恐怕在實踐上連超級大國都要超越。畢竟超級大國到現(xiàn)在不論在陸地上還是福特級上都從來沒有實際電磁彈射30噸級艦載機的記錄。可以說已經(jīng)開始一步到位在全球率先實踐電磁彈射航母實用化的時代。這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成就。畢竟全球4種航母模式,新興大國只用了15年就獨立走通了3種。而這3種還都是大型航母的模式。蒸汽彈射模式其實也走通了,只不過有了更好的電磁彈射技術,蒸汽作為儲備而已。而最強的電磁彈射和電磁攔阻技術,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全球真正走通的也僅此一家。

在徹底攻克了電磁彈射和電磁攔阻的技術之后,具體用什么發(fā)動機作為電磁航母的主機,反倒成了一個非常次要的問題。對電磁彈射器和電磁攔阻來說,不論是核動力蒸汽發(fā)電,燃油鍋爐蒸汽發(fā)電,燃氣輪機發(fā)電甚至是柴油機發(fā)電都沒有什么本質(zhì)性區(qū)別,只要有電就行。因此全柴動力的075未來都有可能改裝上電磁彈射器。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