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有機顏料的化學結構、物理結構與性能的關系
有機顏料在應用時,是以細微粒子狀態(tài)分布于被著色介質(zhì)中。因此,顏料粒子的形狀、大小、晶型和表面狀態(tài)等物理構造和介質(zhì)的不同都會影響入射光的反射、吸收和散射的比例,從而造成顏料表現(xiàn)出不同色光和性能。不同化學結構的顏料,其色光、牢度等性能都不相同,另外,即使化學結構相同,不同的物理構造也能造成最終顏色性能的差異。
在顏料分子中,如果存在氫鍵,能夠使得顏料具有更好的堅牢度。例如,耐曬黃G、永固紅FGR等都能形成分子內(nèi)氫鍵結構,因此具有較好的耐光堅牢度。而增大顏料的分子量也能改善各項性能,例如在耐熱、耐溶劑、耐遷移等性能上相對分子量為600"--800的聯(lián)苯胺黃比相對分子量小于400的耐曬黃,要好得多。
另外,在顏料分子結構中引入各種基團,亦可改善其性能。諸如,分子結構中引入酰胺基、磺酰胺、氯或者其他鹵素、磺酸或者羧酸基、硝基團等,都可以提高其耐光牢度和耐溶劑性、耐熱性等性能。而在物理結構上,顏料粒徑大小、形狀是十分重要的參數(shù)。顏料粒徑越小,其比表面積就越大,吸收光能就越多,加上水蒸氣、空氣中的其他氧化和還原物質(zhì)的破華作用也越厲害,使顏料很快褪色或變色,耐光、耐候性更差。顏料粒徑大小也能直接影響著色制品的質(zhì)量,比如伸長率、沖擊強度等。顏料粒徑大小和形狀不同,在分布介質(zhì)中,對光的吸收與反射條件也不同,因而能影響顏料在介質(zhì)中呈現(xiàn)的色光。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