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瓦》:為女兒婚事操碎心的中國式父母,都讓張愛玲寫透了

很多人在讀完張愛玲的短篇小說《琉璃瓦》的時候,都諷刺主人公姚先生過于勢利,靠女兒上位,巴結(jié)親家。
可在我讀來,我卻覺得,書中的這位父親,實在不容易,他就是妥妥的中國式父母的縮影。為女兒的婚事操碎心,而女兒們卻不能理解,反而將父女的關(guān)系,逼到一個無法調(diào)和的地步。
讀來,深覺得為人父母不易。
《琉璃瓦》也是張愛玲小說里,難得的風(fēng)格輕快、詼諧的篇章。甚至讀出難得的父愛和溫情。要知道,在張愛玲的小說里,父親這個角色,是復(fù)雜、冷峻,甚至是暴力的。在這里,我們暫且不談。
《琉璃瓦》講訴的是姚先生為了女兒們能嫁個好人家,過上幸福富足的生活,而奔走操勞,女兒們卻一個賽一個的倔強,不受控制的故事。

大女兒靜靜:高嫁富二代,婚姻一地雞毛
姚先生的妻子姚太太很能生養(yǎng),生了七個女兒,并且一個賽一個的美。大女兒靜靜已經(jīng)到了婚嫁的年齡,姚先生很是操心,就把靜靜嫁給自己的老板的獨子,富二代熊啟奎。
靜靜上過大學(xué),很是看不上這個沒文化的土豪,但終究拗不過父親的擔(dān)保:“以后你有半點不順心,你找我好了!”
靜靜在與啟奎約會幾次后,雖不是嫁給愛情,但終究還是勉強嫁了?;楹笠策^了一段甜蜜的恩愛日子。姚先生看到小夫妻倆情投意合,很自豪很欣慰。
可是,這樣的好日子沒過多久,啟奎酒后說漏了嘴,告訴靜靜,你的父親是因為升職加薪才把你嫁給我,外面的人都說他攀高枝呢。
這些話徹底刺激了為人清高的靜靜:“我家里雖然倒運,暫時還用不著我賣身葬父呢!你往后瞧罷!”
果然,靜靜為了表示自己人格高尚,立自己高嫁豪門,并不是看中婆家的財富,也不是為了父親的前途人設(shè),單方面與娘家保持距離,故意疏遠(yuǎn)父母。
就連媽媽來看望她,她都避而不見。更過分的是,公公主動給親家升職加薪,都被她極力攔阻了下來。
姚先生知道消息后,氣得不打一處來,這真是養(yǎng)了一個白眼狼女兒?。?/p>
姚先生不僅升職加薪無望,所在的部門業(yè)務(wù)也停了,反而還被降了職。姚先生賭氣索性辭職回家!
靜靜以為這樣就消停了,自己就能安享幸福的婚姻了么?錯了!她還是太嫩,太單純。很快,丈夫啟奎就出軌了,整天不回家。婆家全家上下齊了心地擠兌欺負(fù)靜靜。
靜靜回娘家訴苦,要求爸爸兌現(xiàn)當(dāng)初的承諾,將來不順心就找他做主。
可是,靜靜沒成想,自己的做法,讓父親有多寒心,多受氣。
姚太太冷笑道:“原來你這個時候就記起娘家來了!我只道雀兒揀旺處飛,爬上高枝兒,就把我們撇下了。你但凡待你父親有一二分好處,這會子別說他還沒死,就是死了,停在棺材板上,只怕他也會一骨碌坐了起來,挺身出去替你調(diào)停!”
姚太太的話罵得是正理,雖然這段婚姻不是靜靜真心想嫁,但既然選擇嫁了,那就好好經(jīng)營婚姻,千不該萬不該,偏偏和娘家撇清關(guān)系,不懂得做父母的良苦用心。
女人要永遠(yuǎn)記得,娘家永遠(yuǎn)都是你最堅實可靠的后盾。

二女兒曲曲:低嫁窮屌絲,妥妥的賠錢貨
在經(jīng)過大女兒靜靜的婚鬧之后,姚先生對女兒的婚姻就看淡了,知道二女兒曲曲也是個不受控制的主,索性讓她自由追求愛情。
原本以為,將她培養(yǎng)成才,舉薦進了單位,在那個人才濟濟的圈子里混,怎么說也能找個乘龍快婿吧。
偏偏人算不如天算,姚先生失算了。曲曲偏偏相中了一個窮屌絲三等職員王俊業(yè)。
王俊業(yè)窮到什么程度呢?一分錢積蓄也沒有,一大家子母親哥嫂合租在幾間屋子里,曲曲和他結(jié)婚都沒地方住。
姚先生很看不上王俊業(yè),偏偏這個人勢利,愿做小伏低,逆來順受。
姚先生看不慣曲曲天天和他廝混,以免帶壞了下面幾個妹妹,索性同意他們結(jié)婚,眼不看心不煩。
都說父母為女兒婚事操碎心,哪有不希望女兒幸福的。
姚先生嘴上不同意他們的婚事,但為了女兒的幸福,還是為曲曲租了婚房,買了新家具,置辦了嫁妝,甚至還貼補他們小家庭的日常開支。
父親做到這個程度上,我個人認(rèn)為無可挑剔,已經(jīng)盡到一個做父親的責(zé)任了。
人人都說女兒是家累,是賠錢貨,大概對于姚先生來說,說的就是曲曲這樣的女兒吧。
現(xiàn)在有父親支撐著,她還活在戀愛的甜蜜中,不知道婚姻柴米油鹽,沒錢的苦。哪一天父親兩眼一閉,她就知道嫁個沒錢又沒用的男人,婚姻有多糟糕,甚至比大姐靜靜還苦逼,好歹大姐吃穿不愁。

三女兒心心:顏值控,為愛遠(yuǎn)嫁,反抗起來不輸姐姐們
刀子嘴豆腐心,大約就是姚先生這樣的人。在經(jīng)過兩個不聽話的女兒這么一鬧,姚先生原本不想管女兒婚事,現(xiàn)在眼看三女兒心心也長大成人,也到了適婚年齡了。
再加上心心溫順柔和,不像兩個姐姐那么有主見。姚先生想,心心是個好控制的孩子,一定能聽自己的安排,嫁個如意郎君。于是,就忙著和杭州富商的兒子陳良棟相親。
可誰曾想,平時溫順悶聲不吭的心心,竟然沒有相中陳良棟,反倒看上了隔壁座的北京青年程惠蓀。一個跟心心一樣,喜歡看話劇電影的文藝青年。
這可把姚先生徹底氣惱了,怒罵他妻子,道:
“你要是把她嫁給程惠蓀!以后你再給我添女兒,養(yǎng)一個淹死一個!還是鄉(xiāng)下人的辦法頂徹底!”
為什么姚先生這么反對程惠蓀,非要心心嫁給陳良棟呢?
他還是出于經(jīng)濟方面考慮,讓女兒少吃點婚姻的苦。而心心偏追求的是愛情,浪漫,嫌棄陳良棟太丑。
“那個人,椰子似的圓滾滾的頭。頭發(fā)朝后梳,前面就是臉,頭發(fā)朝前梳,后面就是臉----簡直沒有分別!”
另一層,姚先生不同意心心的選擇,也是因為程惠蓀在北京,距離上海太遠(yuǎn),心心將來就是遠(yuǎn)嫁。
遠(yuǎn)嫁的女人,有幾個是幸福的?那是一個單向奔赴的豪賭,勢單力薄。在婆家受了欺負(fù),都沒人傾訴,沒法及時回娘家找父母撐腰。
大女兒靜靜這么有主見、會頂嘴、能說會道,在婆家都受欺負(fù),何況這個性子這么柔順,平時就是個“木頭人”的女兒,那還不知道得吃多少苦?
姚先生的這些良苦用心,可惜心心不懂,反抗起父親來,威力一點都不輸姐姐們。
世上最遠(yuǎn)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父母為你好,而你卻不懂得。父與女的關(guān)系,永遠(yuǎn)是一條鴻溝,無法抹平。
后來姚先生發(fā)現(xiàn)妻子陪著心心和程惠蓀看了幾次電影,又請他來家里吃了幾次飯,姚先生索性不管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想管也管不了。

姚先生:操碎心,女兒們還不理解,活不長了
姚先生,就像我們中國式父母的縮影,總是為了兒女們操碎心,想要替他們鋪路,替他們擇偶,看中的永遠(yuǎn)是實惠,而不是浪漫。
而女兒們想的,永遠(yuǎn)是:父母為什么這么庸俗,一點都不懂愛情的重要。沒有愛情的婚姻,就是耍流氓。
然而,父母作為婚姻的過來人,深深知道,婚姻只有愛情不夠,沒有錢婚姻就是一地雞毛。
父母永遠(yuǎn)在等兒女們說謝謝,兒女們永遠(yuǎn)在等父母說:對不起。
姚先生為女兒們的婚事操碎了心,可孩子們卻一個個不理解他,尤其是二女兒曲曲,還數(shù)落父親:
“爸爸,你就少管我的事吧!別又讓人家議論你用女兒巴結(jié)別人,又落一個話柄子!”
然而,在這么多女兒的婚事里,姚先生最不滿意的,還是曲曲的婚姻,拿她的事來教育心心,反對她下嫁,遠(yuǎn)嫁,別只看臉。
“你別以為你長得五官端正些,就有權(quán)利挑剔人家面長面短!你大姊枉為生得整齊,若不是我替她從中張羅,指不定嫁到什么人家!你二姊就是個榜樣!”
姚先生罵歸罵,但也不是不懂變通的父母,只是他知道,為人父母,操碎心又能怎么樣?替女兒把關(guān)婚事又能怎么樣?女大不中留,終究還是拗不過女兒們的倔強。
說養(yǎng)一個淹死一個,也不過是一句氣話。畢竟,妻子的肚子里又大起來了,看樣子,又是個女兒。親戚們打趣道:
“來得好!姚先生明年五十大慶,正好湊一個八仙上壽!”
而姚先生,卻深感自己活不到五十歲了。因為,這七個女兒,已經(jīng)夠氣死他了。
-end-
我是@深情解讀,全職媽媽逆襲創(chuàng)業(yè),寫作五年,長期關(guān)注女性成長,手把手帶你實現(xiàn)寫作變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