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劉之變:一個宦官引發(fā)的兵變,宋高宗差點丟掉皇位
1162年,宋高宗趙構主動退位,將皇位讓給了宋孝宗。然而,這并不是他第一次退位,在三十三年前,他曾經退位過,不過那次是被迫的,因為當時南宋爆發(fā)了兵變,這就是“苗劉之變”,也被稱為“明受之變”。這場兵變對宋高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加深了他對武將的猜忌,那么這場兵變是怎么引起的呢?

一、寵信宦官
其實這場兵變與一個宦官有著直接的關系,他們就是康履!北宋時期,康履就在康王府任職,“為康王府都監(jiān)、入內東頭供奉官”。宋金戰(zhàn)爭爆發(fā)后,康王趙構曾經出使金營,康履作為趙構的親信,一直跟隨在趙構的身邊。趙構出任河北兵馬大元帥后,這個宦官擔任“主管機宜文字”,是趙構身邊的最親近的人。
1127年,趙構在應天府即位。康履仗著自己是皇帝的藩邸舊臣,行事非常驕縱,作威作福,連劉光世這樣的大將都要曲意逢迎。雖然宋高宗下旨,不許內侍與武將交往,可是康履“終無所忌憚”,經常與其他宦官欺凌這些武將,“或踞坐洗足,立諸將于左右,聲喏甚至馬前”。宋高宗并沒有懲罰康履,還加封他為內侍省押班、金州觀察使。

二、激起兵變
1129年二月,金軍突襲揚州,宋高宗慌忙逃竄,倉促之間,百官都沒有跟上皇帝,趙構的身邊只有康履、藍珪等五六個宦官。自此,康履更加驕橫,“愈有輕外朝心”。在經過吳江時,康履及其黨羽“競以射鴨為樂”。抵達杭州后,康履等人前往錢塘江觀潮,“中官供帳,赫然遮道”,聲勢十分浩大。同時,王淵在宦官支持下,出任樞密使,他的口碑也很差。
統(tǒng)制苗傅對康履等人非常不滿,他咬牙切齒地說道:“此輩使天子至此,猶敢爾邪?”苗傅的幕僚王世修也對宦官非常不滿,就將苗傅的想法告訴了武功大夫劉正彥,劉正彥說道:“會當共除之?!?1129年3月,苗傅、劉正彥發(fā)動兵變,他們先率士兵殺死了王淵,接著“遣人圍康履家,分兵捕內官,凡無須者皆殺?!?/p>
三、苗劉之變
康履跑到了宋高宗的身邊,而苗傅、劉正彥也率兵殺入宮中,他們厲聲指責宋高宗:“中官在外者已誅,更乞康履、藍珪、曾擇等誅之,以謝三軍。”在大臣的勸諫下,宋高宗被迫交出康履??德耐胃咦诖蠛舻溃骸按蠹液为殮⒊迹俊敝?,康履被腰斬、梟首。可是,苗傅、劉正彥還不甘心,他們逼迫宋高宗退位。
不過,苗傅、劉正彥畢竟是武將,缺乏政治頭腦,導致各地將領紛紛前來勤王。苗、劉非常害怕,他們采納的朱勝非的建議,讓宋高宗復辟,這是這并不能保住他們的性命。面對勤王的軍隊,苗傅、劉正彥兩人率軍逃跑,最終擒獲,遭到凌遲。經過這場政變,宋高宗并沒有徹底反思自己的行為,反而加深了對武將的猜忌。
參考資料:1.《宋史》;2.《建炎以來系年要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