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為何會讓電子學生證取代手機進入校園?微幼科技
為方便家長與學生溝通、做作業(yè)和查資料,家長會讓孩子攜帶手機進入校園。家長的初衷是為了方便溝通,但許多學生拿手機進入校園后并不是為了學習,而是玩游戲、發(fā)信息、聽歌、看視頻和電子書等,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盡管學校和家長要求學生在校期間不能玩娛樂游戲,但學生依然我行我素。

盡管教育部和有關部門加強網(wǎng)絡管理,同時部分學校規(guī)定學生不能攜帶手機進入校園,但仍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有些學生私自攜帶手機進入校園后,在晚上睡覺時躲在被窩里面玩手機,不僅影響學生的休息時間,還會影響學生的視力以及學習成績等。
為此,教育部辦公廳于年初發(fā)布《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規(guī)定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學生確有將手機帶入校園需求的,須經(jīng)學生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進校后應將手機交由學校統(tǒng)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
同時,為了方便家校溝通,教育部公安廳發(fā)布的通知中規(guī)定,可以探索使用具備通話功能的電子學生證。那么,同樣是具備通話功能的手機和電子學生證,為何教育部會讓電子學生證取代手機進入校園呢?
原因很簡單,微幼科技研發(fā)的墨水屏電子學生證沒有任何娛樂功能。學生只是作為一個被動的接受使用者,即學生只有使用的權限,沒有上傳、下載的權利。也就是說,學生拿到的電子學生證內置什么功能,他們就只能使用什么功能,不能下載游戲、電子書或看視頻等。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孩子在使用電子學生證時沉迷于游戲而無法自拔。
那么,電子學生證只具備通話功能嗎?答案是否。學生攜帶墨水屏電子學生證進入校園除了方便家校溝通外,還包含安全問題。即微幼科技的墨水屏電子學生證擁有北斗和GPS定位功能,SOS一鍵呼救、安全圍欄、運動軌跡查詢、電子閱讀、校園借閱卡、校園出入考勤卡、飯卡、日歷、查詢課程表和信息等功能。

當孩子遇到危險時,可以通過撥打親情號碼或是長按3秒SOS按鈕,向家長進行求救。家長可以通過手機應用查看孩子的定位信息,以及運動軌跡,從而快速找到孩子的位置,避免發(fā)生意外事件。

家長還可以設置安全圍欄,劃定危險區(qū)域和安全區(qū)域的范圍。例如將學校劃定為安全范圍,如果孩子在上課時間走出校園,那么家長會收到一條信息?;蛘呒议L將池塘等地設置為危險區(qū)域,當孩子走進危險區(qū)域時,家長可以收到信息。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避免孩子逃課,或是走進危險區(qū)域。
另外,微幼科技墨水屏電子學生證的一大特色是擁有3.7寸觸摸墨水屏。此墨水屏的閱讀視覺體驗與紙質閱讀的體驗感一樣,可以避免學生看學生證時近視。而電子學生證里面的電子書內容為學校上傳的教材課本,名人名著或是歷史等。也就是說,這些電子書的內容全部與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有關。
此墨水屏電子學生證擁有140小時超長待機時間,可以查詢通知公告、日歷、課程表、短信、發(fā)送語音信息、支付寶支付消費等功能。這些功能都是圍繞學生在校所需的基本需求而增加的,因此說電子學生證既可以滿足學生、家長、學校和教育部的需求,同時又可以避免孩子沉迷于電子設備。這也是為何教育部會讓學生攜帶電子學生證取代手機進入校園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