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武丁中興
上一回我們說道商朝建立后不斷遭遇天災(zāi)和人禍。商朝君主們?yōu)榱硕惚懿粩噙w都,但是自盤庚遷都到殷后,就未再遷都。盤庚之后三代,也就是武丁,迎來了又一位有能力的君主,那就是武丁。他帶領(lǐng)商朝走向新的頂盛時期,史稱“武丁中興”。啊勝說歷史第十一回:武丁中興。馬上開講。
武丁是商朝后期功業(yè)最盛的君主。武丁少年時期,其父親曾讓他在民間,和平民一起參加勞動,知曉民間疾苦。武丁繼位后,勤于政事,注意節(jié)儉,很好的治理國家。和湯一樣,武丁也很喜歡人才。他早在民間就聽說有一位名叫甘盤的賢人,就親自去拜訪,求教治國之道。他把甘盤請到朝中,任命為宰相。
還有一位賢人名叫傅說,他是罪犯奴隸出身。武丁又去把他請來朝中任職。
武丁任用甘盤、傅說等人,在鞏固統(tǒng)治的基礎(chǔ)上,也利用發(fā)展起來的經(jīng)濟力量和軍事力量,征討周圍不聽話的諸侯。
武丁用兵的重點是西北方的舌方、土方和鬼方。
舌方非常猖獗,屢次進犯商朝邊界。武丁多次率兵親征,所用的兵力達到三五千人。
商朝有一個屬國:沚國。當時,舌方在沚的西面,而土方在沚的東面。沚遭到兩個諸侯國的入侵,于是向商朝求救。于是武丁決定再次親征。為了對付土方,武丁用兵最多的一次達到五千多人。可見土方的實力也不在舌方之下。而鬼方居住北面,也是屢次進犯商邊界,武丁本來也想親征,不過有舌方和土方在,武丁只好令將領(lǐng)率兵征討,還調(diào)動了周圍屬國的軍隊,花了三年多的時間才平定,可見鬼方實力也不弱。
羌方在商朝的西北面,是商朝的敵人。羌人善于養(yǎng)馬,培養(yǎng)的一支騎兵,對商朝構(gòu)成巨大威脅。武丁為了平定羌方,運用了非常多的兵力,甚至超過了土方、舌方等。據(jù)史料記載,武丁對羌方用兵最多的一次達到一萬三千多人,可謂是浩浩蕩蕩。這些國家中,羌方的俘虜最為悲慘,被用作殉葬或者祭祀的祭品。
盡管武丁武功了得,卻非常迷信和殘酷,喜歡用活人祭祀。羌方的俘虜就是個例子。武丁在位五十六年,死時八十多歲。
武丁年老的時候,其妻生了一個兒子,叫祖甲。因為是老來得子,因此對祖甲非常疼愛,想立他為太子。但此時的太子是祖庚,如果該立祖甲為太子,勢必以后會掀起腥風血雨,因此祖甲偷偷地離開王都,來到民間,與平民們一起生活。
武丁此時已經(jīng)年老,無力顧及祖甲出走,所以不管了。
武丁死后,太子祖庚繼位。因為有武丁打下的統(tǒng)治基礎(chǔ),祖庚坐享其成,但是好景不長。祖庚只在位十年就病死了。
祖庚死后,祖甲繼位。在武丁時,有權(quán)有勢的王室貴族被分配到商朝四周,共同守衛(wèi)商朝,因此也減少了王室內(nèi)部的爭斗。
因為之前祖甲在民間生活了一段時間,懂得了民間疾苦。雖然武丁時期用了大量武力征討敵國,穩(wěn)定了商朝局勢,但戰(zhàn)爭也給使得許多人民家破人亡。因此祖甲在位時,不再加重人民的負擔,使他們能夠安定地生產(chǎn)生活。祖甲并沒有對外發(fā)動大的戰(zhàn)爭。
就是這種和平的時期,使得奴隸主對人民的盤剝也開始加速。他們過分地榨取屬國的貢物,引起了屬國和人民的反抗。
祖甲下令修行先祖商湯制定的刑法——《湯刑》,想借助祖宗的威力,用嚴刑來限制那些不肖子孫。但這樣一來,反倒使得那些貴族對祖甲離心離德,故意刁難他,當朝不朝,應(yīng)貢不貢,大有各自為政的勢頭,于是商朝的統(tǒng)治又被削弱了。
商朝后期,內(nèi)部矛盾日益加重,雖然后代君主有所緩解,但依舊沒能妥善解決。只要出現(xiàn)一個像夏桀那樣暴虐無道的君主,那么亡國是頃刻之間。而商朝的亡國之君大家都非常熟悉,那就是商紂王。商紂王的暴虐想必大家都知道,這也是周武王討伐他的原因,但是商紂王的暴虐跟夏桀的暴虐有何不同?又或是和夏桀一模一樣呢?敬請期待啊勝說歷史第十二回:紂王暴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