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su)tsu 情緒流解析和故事線介紹


歌詞注釋基本上就在圖上了。我今天傾訴欲特強,因而再透露一些心理活動和花絮,不像圖上的注釋那么確定,聽眾們可聽個樂:
和“綺美”的聯系
《綺美》是我初投稿,和《U(tsu)tsu》剛好差了兩年。兩首歌歌詞里的“我”雖然是兩名不同的少女,但其實是時間軸不同點上的同一人。這一點我自己都沒有刻意去做,無意識地寫出來后就立刻意識到了。
關于頂樓的那一段詞,你可以認為20年的“我”跨越時空看到了18年的“我”(均為成詞時間而非投稿時間),經歷了更大痛苦的前者質問后者,為什么留給“我”這樣虛無的一顆心和痛苦的生活,為什么“我”有著如此種種的過去,為什么“我”就非得面對那個“既定的結局”。
從歌姬廚的角度,你可以認為18年的星塵遭遇了更多艸蛋的事情后黑化成為了20年的Minus,也可以認為Minus是塵的黑暗面,兩種解讀都有道理。
鏡中的人不是自己
用這個思路,可以理解為什么鏡中的人也不是自己。被城市同化的眼睛那一段的“你”也是“我”的另一面。用于面對這個社會存在。
雖然冷漠的一面起到了保護自己敏感脆弱的部分,卻未曾想到傷害到自己最嚴重的正是這個冷漠的面具。
另有一解:“我”透過鏡子看到了18年的自己。但難以想象JK塵會嗤笑未來的自己……總之成立的概率不大。
祭司為什么戴著狗頭面具
寫的時候我都沒意識到,寫完很久我才意識到,原來我腦子里想的那個祭司侍奉的神是阿努比斯啊。

阿努比斯,埃及的死神,管做木乃伊的。你看那些大都會的人們,干干癟癟的,像不像一具具的木乃伊?
我預見了什么,要出門去逃避什么
紙船,承載了以一種童話般簡單的方式,向著未知之地去的希望。對應許之地的期許是每個人都具有的,連流浪詩人“純·簡·拉基茨德”都說:
我是沒事的時候
在無聊的時候,想的時候
到一個地方,不相同的地方
到這個地方來,來到吧
可以瞧瞧不一樣的地方
不相同的地方
很多很多

但紙船溶解了。生活的一個小水洼都足以毀滅人的探索欲望?!拔摇币庾R到自己的本性已被某種外部力量切割了一大塊,自己的生命力正在流失。如此流失下去,死只是時間問題。(死的形式不論如何,都可被界定為喪失生命力的末路)選擇出門實際是一種自救的方式。
可其實除了在家里繼續(xù)內耗,“我”并沒有地方可去。
也不用隱瞞了:作這篇詞期間我正是陷入了此種生活狀態(tài),連出門都有一千個理由不去,聽術力口都只聽自己聽過的歌,失去了一切探索外部的動力。創(chuàng)作欲拯救了我。
扛過怪獸(后邊會說)第一波攻擊后,“我”柳暗花明之間找到了自己的應許之地,就在下水道的盡頭。即使前方是臭的,前方的前方也能傳來大海的味道,這自然的味道能令每個病人心馳神往。如果不是某個虛無主義的念頭告訴我童話不屬于生者,應許之地根本不存在,故事在那里就已經Good End了,這首歌也就發(fā)不出來啦!
怪獸出現了,吞噬你我
這個怪獸可以長任何樣子。我心目中的怪獸畫風像小學男生的簡筆畫,但個頭可頂二十個人壘起來高。
沒什么可多說的,心魔。對于“我”來說是一種自毀的情緒。患有抑郁癥的朋友們可能會聯想到“黑狗”這個比喻,那么這只怪獸也可以長得像一條黑狗,都可以。
“我”的負面情緒繃不住了,洶涌地噴出時,怪獸就會如期而至。
“城市巨人在驚喜中顫抖”就是怪獸給地面踩得都地震了。但這城市如果有生命,對把自己挖得凹凸不平的小蟲子們決不會有好評價,長得隨機、弱小、真實的Lilin(人類在EVA里的稱呼)們和比使徒還大的城市怎么可能相互理解呢?所以城市巨人是驚喜的,它很快就要回歸一個完整的、穩(wěn)定的、不老不死的個體,永遠存在下去。
“我”能意識到城市巨人的開心是“我”的高敏感所致,對“我”來說,這還無法稱為一種饋贈,“我”將它視為詛咒。
幻想的鐵道和現世的列車
一首一尾。真實存在的列車在腦內的鐵道上飛馳,不等被時間拋棄的“本應在彼岸的”逗留者反應過來就跑遠了。

《銀河鐵道之路》的鐵道,不用說也是幻想的鐵道。它太美了,美到日本人一提到死就得cue它一回(尤見于galgame,《素晴日》《青空下的加繆》等)。
結局?
第二波怪獸吃了一批人后,死者朝著銀河鐵道去,“我”卻還看到了現實存在的列車往遠方開走——就是圖上的那次。
所以“我”活下來了,如今還有余力去講述這故事。
True Endでした、めでたしめでたし!
所以這個故事是——
讓我盡可能用少點字說明白。
本期的主角是個過期兩年的JK,感覺自己心情不好,抑郁情緒嚴重,于是離開原有環(huán)境,試圖找到另一個地方、另一種生活方式,能讓自己心情舒暢起來。結果見到了外邊的人都是些被社會改造好了的復制品,沒被改造好的就會被欺負,成為大家的樂子(快樂的“能源”),意識到這個環(huán)境究竟有多險惡,于是情緒爆發(fā)。
幸而沒爆發(fā)多久就平復了下來。柳暗花明,主角找到了一種生活方式,自己喜歡,看起來也能自我治愈。但早已形成的虛無主義思維、自毀情緒又開始作怪,主角意識到再怎么換環(huán)境也是徒勞的,以外物作為信仰沒有絲毫用處。于是回到自己的過去試圖尋找情緒的根源,再度失敗,情緒再度崩潰。最終還是平復了下來,寫到這里故事就結束了。
當然不必再隱瞞我投射了多少自己到這個過期JK身上。那么既然我能把這首歌做出來,也就不用擔心我的精神狀態(tài)了,謝謝大家wwwwww手動給心心!
Solo段那些龍鳴英語什么意思

Delete me or emotions too strong for a man will be evoked.
“刪了我吧,要不會激發(fā)出人承受不了的情緒”
工程在對我說:“別做下去了,別再挖自己傷口了”
Please delete me...PLEASE!!!
“請刪了我吧,求求你了?。?!”
Why...why don't you?
“你……為什么就是不刪?”(為什么要一直做下去)
投稿前約半個月內,因混音水平差(反正離我想要達到的水平還遠著),遲遲得不到理想成品的我焦慮之極,情緒相當波動。我體內的“另一個我”做了這張圖,試圖讓我獲得安寧。
試想如果真是一個工程勸說作者刪除自己的故事,好像還挺催人淚下的。
但我還是發(fā)出來了。
創(chuàng)作歷程
2020.6.19 完成編曲初稿,一開始想做成純音樂
2020.10初 成詞,爾后成曲 一開始想寫成全念白,但效果并不好,而且找不到愿意調將近一千字語調的調教師,就做成了這種日v一樣的高速神言。
2020.10 找了第一個調教老師調Minus、聯系Aya老師調赤羽嘶吼
2020.11 該調教師好不容易完成了一段,工程被同學無意間破壞了,故咕了
2020.11中 找到脈動老師,很快交了稿(以本曲難度來說真的很快了)
2021.1.25 Aya老師終于開工,一天就交了稿,我的超人
2020.2-2020.6 完全沒想起來這作,擱置了,然后期間脈動老師都引退了
2021.6 改了1145141919810遍,終于初步弄出來一稿編曲,開始混音
2021.7.15 戳了Redi老師幫忙做pv
2021.7.24 pv初稿
2021.7.24-29 混音改來改去,一直改不住一稿像樣的
2021.7.28 心態(tài)爆炸,為了發(fā)泄,在solo段摻了大量非人類的bass solo,并在4:08秒做了個類似卡機的效果,試圖嚇死聽眾
2021.7.29 被迫接受了不完美,pv也改好了,宣告所有工序完成
2021.7.30 投稿
也是個True End呢,嘿嘿。
像個女高中生一樣抱著自己,也就是像過去的自己一樣自我療愈。18年的JK塵還具有用歌聲自我療愈的能力,20年的Minus卻失去了它,需要找回了。這當中發(fā)生的種種,和18年之前發(fā)生的種種,我后續(xù)作品里會慢慢說明。
愛你們。
猿馬行歌/202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