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nèi)小縣城買菜用外匯?靠小商品貿(mào)易,青田縣成功躋身百強縣!
在大山里用歐元買菜是什么體驗?

浙江一個小縣城,50多萬的人口中,有著一半的華僑,分布在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早在13年前,青田縣里外匯交易就達到約80億美元,合人民幣510億元,被譽為“中國外匯第一縣”。
要知道,13年前,北京房價也只有二萬多元一平米,一個縣靠外匯能攬到超500個億,可見有多厲害。
不過,這里30年前長這樣…………

一個大山里的貧困縣,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么多的華僑?
青田,這個名字會讓人想到“青青田野”,應(yīng)該是個景色秀麗的地方。然而青田雖有個“田”字,耕地卻只占全縣的5%,再除去5%的小河,剩下的都是山地,典型的“九分山半分水半分田”。在這種地理環(huán)境下,人們想要生存,只有走出去。
住在大山里的青田人,唯一不缺的就是礦石資源,于是聰明的青田人就把目光投向了不遠處的溫州。

青田縣位于浙江東南部山區(qū)甌江中下游,東接溫州、永嘉,南連瑞安、文成,西臨麗水、景寧,一條甌江自西向東穿縣城而過,使青田人可以坐船直達商業(yè)氣息濃厚的溫州。
帶著巧奪天工的青田石雕,沿甌江而下到達溫州,再由溫州轉(zhuǎn)往寧波、上海、天津等地,在各地開了大大小小的店鋪。
經(jīng)過多年的貿(mào)易往來,開闊了視野,來自外界的各種信息,也激活了他們的經(jīng)商思維。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中國門戶打開,洋人可以進來,我們?yōu)槭裁床荒艹鋈ィ?/p>
于是,青田人帶著沉甸甸的青田石雕,想盡辦法飄洋過海。

1889年,青田石雕首次登上國際舞臺,參展"巴黎賽會",1904年,參加美國"圣路易博覽會",開始在海外市場嶄露頭角。
之后,除了青田石,青田周邊城市的特色產(chǎn)品,如杭州絲綢、龍井茶葉以及溫州臺布等,也漸漸由青田人販賣到海外。

這些小商品貿(mào)易為青田人拖家?guī)Э谠M猓A得了第一桶金,也開啟了青田人最開始的出口創(chuàng)匯之路。
憑借拼命三郎的"青田創(chuàng)業(yè)精神",青田人將花花綠綠的外幣源源不斷地匯入青田這座小縣城。2016年青田縣人均存款超10萬元,成為全國人均存款最高的縣,外匯金額達4億美元,名副其實的外匯第一縣,2018年,青田縣人均GDP突破了1萬美元,從貧困縣躋身全國百強縣。

兩百年前,青田人從山區(qū)走出國門,讓青田擺脫了貧窮,兩百年后,一個一半江南一半歐洲的國際范小城,讓青田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