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勝跡」河西都會大景區(qū),能否讓涼州(武威)再次偉大?

武威大馬文化傳媒?NO.0073 - 西北勝跡
公元629年(唐太宗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貞觀三年),洛陽籍高僧玄奘開始了一路西行的求佛之旅。玄奘途徑?jīng)鲋葜畷r,曾在福壽寺(今武威市涼州區(qū)古城鎮(zhèn)西南15千米處)駐錫。在看到?jīng)鲋莸姆比A鼎盛之后,玄奘心中大受震撼,他在隨身攜帶的日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涼州為河西都會,襟帶西蕃,蔥右諸國,商旅往來,無有停絕?!埃ā段渫鹗?涼州卷?碑石?重修福壽寺碑記》《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2023年5月19日,第13個“中國旅游日”?;I備已久的武威河西都會,終于拉開帷幕。武威,古西北首府,西北第一大都市,中古時期與洛陽、長安并駕齊驅(qū)的國際性大都市,再一次吸引了大眾的眼球。

武威古稱涼州,是歷朝歷代的西北中心。西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劉徹派霍去病遠征河西,擊破匈奴休屠國都休屠城,奪走了匈奴人的圣物“祭天金人”。同年,漢武帝劉徹在河西走廊正式設(shè)置了“武威”、“酒泉”兩郡。十年后的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又從上述兩郡中析出了“張掖”、“敦煌”二郡,并稱為“河西四郡”。
武威郡作為河西四郡之首,在歷史上留下很多濃墨重彩。漢武帝得天馬而詩興大發(fā),留下千古名篇《天馬歌》。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俺徐`威兮降外國,涉流沙兮四夷服”馬作為古代戰(zhàn)事中必備的軍需品,自然受到漢武帝的重視。
乾為馬,為西北位。涼州騎兵,為世所重。如果說兩漢時期的馬匹,是國力盛世的見證。那唐朝的盛世,莫過于唐朝詩人的豪邁大氣。唐詩《涼州詞》作為唐詩中耳熟能詳?shù)拇碜?,同樣也是涼州文化的重要印記?/p>
河西都會大景區(qū),能否讓涼州再次偉大?您看好河西都會嗎?









編輯后記:
涼州城就是武威城,涼州即特指武威郡,武威古稱雍州、涼州、雄州、雍涼、蓋藏、姑臧、翅城、赤烏、龍城、神鳥、西涼、屠各、獨孤、休著各、酋涂、浮圖、休屠、大涼、西州、武定、武興、涼城、蓮花城(狼山城)、七級城、不夜城、蓋鳥城、陰山城、臥龍城、鳳鳥城、展翅城、雍涼之都、天府之國、文武之都、雍城、俠都、涼都?!逗鬂h書·光武帝記》注釋:“武威郡,故城在今涼州姑臧縣西北,故涼城是也”。
姑臧,先設(shè)雍州,后改涼州,之后又改雍州,后又改名為涼州,因此稱武威是“雍涼之都”。涼州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很早。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月氏、烏孫等北方民族聚族而居。周為雍州之地,春秋以前為西戎占據(jù),秦為月氏駐牧地。武威郡西漢時始置,隸屬涼州刺史部,治所姑臧(今武威市涼州區(qū))。西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劉徹為顯示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在原匈奴休屠國領(lǐng)地置武威郡,武威由此得名。后歷代王朝都曾把武威設(shè)置為西北的文化、軍事、政治中心。
涼州(武威)是古代中原與西域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中心,并一度成為我國北方的佛教中心。著名的涼州詞(涼州曲)(涼州令)、西涼樂、西涼伎都曾在這里形成和發(fā)展,對保存我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傳播西域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歷史上,武威曾是涼州刺史部、雍州牧、雍州刺史、雍涼都督府、涼州牧、涼州刺史、涼州大中正、北魏涼州鎮(zhèn)、北魏姑臧鎮(zhèn)、河西節(jié)度、涼州總管府、涼州都督府、西涼府、甘肅提督、涼州總兵、涼州鎮(zhèn)守使、涼州府、甘肅巡撫、甘涼道、甘肅總兵、正一品涼州將軍府的政府駐地。
涼州(武威),匈奴時期休屠國國都;西漢宣帝時期的涼州州治;新朝王莽雍州州治;東漢桓帝時期的涼州州治;東漢獻帝雍州州治;曹魏時期涼州州治;北魏時期的涼州鎮(zhèn)(北魏前中期三大鎮(zhèn),涼州、長安、統(tǒng)萬城)。新朝末期的竇融政權(quán);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前涼、后涼、南涼、北涼;隋末時期的大涼;唐末時期的渾末(慕容氏)、溫末(論氏)、六谷吐蕃(折氏);粟特回紇Hor國;西夏時期的齊國、夏神宗都曾在此建都。后歷代中央集權(quán)制王朝都曾在武威設(shè)郡置府,統(tǒng)領(lǐng)西北地區(qū),統(tǒng)轄西域和藏地:西漢時期,為涼州刺史府;竇融時期,河西五郡大將軍府;新朝時期,雍州刺史府;東漢時期的涼州刺史府;曹魏時期的雍涼中都督府、征西大將軍府;北魏中期的北魏三鎮(zhèn)之首的涼州鎮(zhèn),涼州鎮(zhèn)都大將、涼州大中正所在;西魏時期的涼州總管府,北周時期的涼州總管府,北周末期的涼州大總管府;唐周時期,涼州大都督府、河西道特區(qū)的河西節(jié)度府;西夏時期的西經(jīng)略司所在;西夏都城;元朝時期的西涼王(闊端)府;明朝時期,涼州衛(wèi)府;清朝時期,正一品涼州將軍府;涼州府所在。
按照歷史地理學(xué)來看:中古時期的武威郡包括今天的黃河西岸所有地區(qū),具體分別為:白銀市景泰縣、白銀市平川區(qū)、白銀市靖遠縣、白銀市會寧縣部分、蘭州新區(qū)、寧夏中衛(wèi)市、吳忠市部分、蘭州市皋蘭縣、蘭州市永登縣、武威市全境、金昌市全境、青海省互助縣部分、青海省門源縣、青海東部諸縣,內(nèi)蒙古阿拉右旗、內(nèi)蒙古阿拉左旗、內(nèi)蒙古烏海部分。因武威地處黃河以西,故也被眾多史料典籍稱之為河西之地、河右之地。
武威是雍涼文化的發(fā)源地,因此武威又被譽為“雍涼之都”。武威地勢平坦,有著河右之地最大的堆積平原,自古就是控制三大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西域的中心城市,漢代時期涼州就有著“國家番衛(wèi),天下要沖”的稱號。東晉時期,北有姑臧,南有建康,姑臧是華夏兩大中心之一。北魏時期,姑臧是北魏的兩大經(jīng)濟中心之一。隋唐時期,涼州是唐朝三大經(jīng)濟中心之一?!稕鲋蒹穑ㄓ褐蒹穑分姓f:“每在季王,常失厥緒。上帝不寧,命漢作涼。”
*聲明:本文為武威大馬文化的原創(chuàng)文章。本文所用圖片視頻皆由武威大馬文化實景拍攝/制作。*本文如有錯誤遺漏,還請各位方家批評指正。武威大馬文化,立足涼州、瞭望全國、縱覽國際,將為您提供審慎科學(xué)的涼州文化IP咨詢。我們期望通過宣傳推廣,梳理唐詩《涼州詞》背后的文化脈絡(luò),建立一個以武威為核心的「涼州學(xué)」學(xué)術(shù)體系。*「西北勝跡」「西北勝族」「五涼文化」「奇聞趣事」「西北地理」「西北美食」「武威大馬文化說三國」「西北歷史」系列文章,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