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里,四大感人情節(jié),當真讓人心酸到落淚
漢末三國是中國歷史上戰(zhàn)火紛飛的一段歷史,涌現(xiàn)出了無數(shù)英雄人物。這段歷史也因為《三國演義》而廣為流傳,《三國演義》書中描繪了一段段傳奇。讓我們讀來為之神往,可是《三國演義》中也有一些令人心酸的瞬間,讓人感嘆英雄末路,時光不在。

編輯
1、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關二哥威風八面,溫酒斬華雄,秒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正史中更是有“威震華夏”的評價,堪稱蜀漢第一將。
可惜關二哥傲氣太盛,最后敗走麥城,英雄末路。每讀到關羽走麥城總會心酸異常,英雄也不只有羽扇綸巾,銀鞍白馬的燦爛時光,他們也會有白發(fā),也會輸給歲月。

編輯
2、無一骨節(jié)矣!無一骨節(jié)矣!
相信看過新三國演義的讀者都會為荀彧這兩句臺詞所動容。荀彧對于曹操,就像諸葛亮對于劉備。荀彧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zhàn)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贊賞,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荀彧的死也成為了一個謎團,陳壽《三國志》中記載是“以憂薨”,裴注里提到空食盒事件以及殺皇后事件。那么荀彧到底是不是曹操殺的呢?曹操真的有必要殺掉一個追隨多年的功臣嗎?
3、臣等正欲死戰(zhàn),陛下何故先降?
鄧艾說姜維是一世之雄杰,鐘會說姜維中原名士無人可比,對手尚且如此評價,姜維實力可見不俗。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姜維防御邊關十余年,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互有勝負。后來姜維于劍閣守住鐘會大軍,卻被鄧艾偷渡陰平,劉禪投降后,鐘會在劍閣還是奈何不了姜維。劉禪遣使往姜維軍中,命姜維投降。
“魏兵爭欲報仇,共剖維腹,其膽大如雞卵。”蜀,亡的慘烈。

編輯
4、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沒有諸葛亮,劉備不可能成為一代君王。劉備死后,蜀漢大將逐漸凋零,夷陵之戰(zhàn)也領蜀國國力大損。諸葛亮面對劉備留下的殘局,一個人扛起蜀漢的夢想,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編輯
五丈原丞相歸天,他不負劉備,也不負劉禪。
“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這是諸葛亮決定出山時,對其弟諸葛均告別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