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人熟練地讓人心疼

01?
這標題是很多游戲主播視頻里,經常有人刷的彈幕。



為什么刷這句話?
因為在游戲視頻展現(xiàn)的高超技術,用主播的話說,是靠尸體堆出來的。
意思就是說,是靠大量的鉆研,琢磨,練習,無數(shù)次失敗鑄就的現(xiàn)在的熟練。
心疼,是因為這個過程,是一般人不會去嘗試的。
就算嘗試,也是試試就放棄了。
因為太難了,一遍遍失敗,很打擊積極性的。
?02?
比如有一集視頻,就40+分鐘,可熊哥直播的時候,花了8個小時才打過去。
是有了那8個小時的積累,才有后來40多分鐘的熟練。(當然還包含成年累月的眾多游戲經驗)
又比如有一期,是要過一個迷宮,因為地形復雜,主播畫了一夜(還是一頁)的A4紙地圖。
用搞科研的方式來玩游戲,這都不叫玩了,叫死磕。
所以才能呈現(xiàn)出如此棒的效果。
?03?
很多人可能會說,我如果以前努力就好了,我如果有時光機,能回到過去就好了。
可事實或許是,就算再給一次機會,也無法改變什么。
就算傳送回去,能有一些優(yōu)勢,但由于做事的方式還是現(xiàn)在的模式,很大可能又會回到現(xiàn)有的狀態(tài)。
而且一個人做事的性格,基本就是天注定的,就別說褚老能80多歲東山再起。
很多人覺得30歲就已經老了,沒有任何機會了。
這,就是所謂的命。
?04?
當然有人會說,為什么有的人以前是懶惰的性格,或者庸庸碌碌的,但后來卻大富大貴了?
我們拋開拼爹和貴人相助的情況,很多人在后天的成長中,他在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從根源轉變了自己。
這樣的他,可以說跟以前的他,不是同一個人了。
所以說留給每個人,都是有機會的。
就像我前面說的時光機的事,有人會反駁,問題不在反駁的論據有多么牛。
問題在于,目前還沒有時光穿梭到從前的技術。
就算有了這樣的技術,能不能保證結局更好?
這都說不定。
所以花更多精力來想現(xiàn)在應該怎么做,能改變現(xiàn)在和將來,才是重點。
?05?
巴菲特就在選擇接班人時,不看重他以前取得過什么成就,而是看中他的思考和行為方式。
這就是表面和根源的差別。
他就算取得過傲人的成績,可能只是趕上好時候,可能是他的公司給了很大的幫助,這都不能完全證明他的能力。
而他的思考和行為方式,巴菲特可以從這個本質上來考察一個人有沒有真正的能力。
所以這也說明了一個人思考和行為方式的重要性。
?06?
很多人試圖用一遍一遍做同樣的事情,來期待不同的結果。
別笑,這是普遍存在于我們之中的。
比如一個孩子不聽話時,父母一味地吵孩子,打孩子,妄圖讓孩子聽話。
有兩種結果。
要不就是孩子越來越不聽話,直到根本管不住,走向墮落,甚至犯罪。
要不就是把孩子打服了,表面聽話,但總有一天,是打不過孩子的,還是不會聽話。
這個問題的關鍵,肯定不在怎么打罵孩子上。
?07?
我們曾經都是孩子,比如初中時,我不想去上英語補習班,我媽打罵我。
我想給她解釋,她壓根不給我機會。
我為了不聽她的話,我說你不要把我逼急了,我會還手的。
她說,你還不得了了。
后來家里來親戚,才停止了這場我被動挨打的戰(zhàn)爭。
其實她只要問問我,為什么不想去,就會離解決問題更進一步。
原因很簡單,就因為我覺得跟我一起培訓的,都是些小學的屁孩。
老師為了顧及他們,都講些過于簡單的東西。
這既浪費我媽的錢,又浪費我的時間,為什么要去呢?
?08?
我曾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改變,后來慢慢意識到,大多數(shù)人幾乎不可能改變。
因為太難了,改起來本來就很難,更難的是,首先都意識不到哪里需要改變。
就算意識到了,也很難找到下手的地方。
其實在我看來,為了實現(xiàn)某個初衷,比如有良好的親子關系。
強硬地改變自己的性格,來換取跟孩子的更好相處,這本身就不現(xiàn)實。
現(xiàn)實的情況,往往是很具體的一件件小事。
比如在孩子不愿意去做某件事的時候,把先入為主拋開,聽聽孩子的想法。
在多番了解之后,至少會清楚一點情況。
就算最終可能不會有任何改變,但你和孩子的心,卻近了一步。
這就是不是重復,而是更深入。
孩子也會在每次和你的溝通中,習慣于思考,漸漸的,說不定他會意識到,哦,我不想去做某件事,我內心是怎么想的,我該怎么調整自己。
這樣就在逐漸往好的方向發(fā)展,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
如果盡可能把每件事,都心平氣和地做好,自然而然你和孩子都改變了。
這才是相對正確的行事邏輯。
?09?
所以很多時候,不是事情有多難,而是我們已經形成了慣性思維。
認為就得做么做,給孩子講硬道理,給客戶強行灌輸產品優(yōu)點,這都是該考慮,是不是有地方得有所改進的。
回到標題,看似熊哥是重復地做著事,其實完全不是。
他每一次試錯,都是在排除一種錯誤的可能。
每次都是一次加深,在排除千萬種錯誤后,正確的路就會十分明晰。
比如我一直不敢看熊哥的視頻,因為他做的是恐怖游戲。
而我昨天能夠看進去,是因為,我拋棄了執(zhí)念。
雖然鬼怪挑出來的時候,我也會嚇一跳,但僅僅就是嚇一跳,我感受到的更多是熊哥的幽默,他帶來的知識。

《紙人》(上圖來自金閃閃老里)
比如他講《紙人》游戲,把里面的對聯(lián),書籍,門神等中國元素的知識,講得特別詳細,我感覺是在上語文課。
鬼出來的時候,會讓課堂變得不枯燥,所以就會覺得鬼們不可怕了。
這就是我的轉變,跟想當然的邏輯是完全不一樣的,并不需要鼓起勇氣。
其實工作生活中的各種事,有可能也是同樣的道理。
你以為的,可能不是你以為的。
順便安利一下這位主播:@小熊flippy
=========
相關閱讀:
好人還是壞人,是個問題嗎?
說唱歌手拜訪高深道長的感悟
知道可怕的先入為主,有多么阻礙你的發(fā)展嗎?
========
友情提示:
喜馬拉雅搜索“不是最高檔”,
即可收聽離百年品牌只剩95年的脫口秀節(jié)目。
嬉笑怒罵、談天說地,既是消愁解悶兒,又是我們自身的成長。
等你。
=========
題圖作者:Robert Baker
圖片授權基于:unsplash.com版權協(xié)議
其他圖片來自網絡,所有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
如有疑問,與我聯(lián)系刪除相關內容
好幻想分享給我優(yōu)秀的讀者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