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股價被腰斬,上市就破發(fā)的朱江明急什么?
1
虧損在新能源界從來不是新聞,畢竟除了比亞迪外,中國其他新能源車企都在虧,特斯拉成立后也虧了15年。觀察一家新能源公司,關鍵看有沒有未來。
新能源車企未來的支撐點有兩個:技術和品牌。德國車有技術有品牌,長期占據(jù)高端市場,吃最豐厚的利潤。
日本車有技術,品牌相對弱點,牢牢掌控中端市場,全球銷量冠軍。美國車技術沒優(yōu)勢,吃品牌的老本,尚有一席之地。由此可見,技術和品牌決定了一家車企的上限。
浙江的新能源之星“零跑”,在技術和品牌上都處于劣勢狀態(tài)。零跑在港股上市后的表現(xiàn)說明投資人已預見到了這兩點。
IPO階段,承銷商給零跑定的價格為48港元-62港元,結果銷售情況很不理想,僅完成了預售目標的16%,所以上市當天,發(fā)行價被迫定在了最低價48港元。
上市即破發(fā),單日跌幅達33%,十天后,股價直接腰斬,在24港元上下徘徊。
雖然,今年新能源車企蔚來、小鵬、 理想在股市表現(xiàn)都不好,但像零跑這樣,破發(fā)+腰斬的情況,仍很罕見。
有自媒體評論說“零跑,跑不遠”“零跑上市,但沒有上岸”“零跑畫餅比造車認真”等,清一色看空零跑。
有一位股評人調侃說:買零跑的人都在賭低開高走,希望零跑能搞出點花活。點出了零跑有成為“妖股”的潛力。
仔細觀察零跑的品牌和技術,不難得出這個結論。
論品牌,零跑存在感很弱。蔚來依靠服務支撐品牌,換來了好口碑和高端定位,但越來越吃力,拖累了盈利能力。
零跑的品牌建設很弱,車主提起“零跑”聯(lián)想不起任何標簽,還會外加問一句:“這是什么車?”不像車主提起比亞迪會想起“DMI”“性價比”。
論技術,在招股書中,官方稱“除了內飾和芯片外,零跑在所有板塊都采取了大量自研”并配了一張圖,自研覆蓋了智能算法、傳感器、電池、電機、車身、地盤等。
如此龐雜的自研體系,今年Q1季度卻只投入了2.4億元的費用,很難期望零跑能在某項技術上取得突破。
零跑的自研更像是一場秀,臺子搭得很大,調門起得很高,但內容空洞,僅僅為了迎合市場對國產新能源技術能力的期待。
2019年-2021年,零跑總共投入了14億研發(fā)費用,同期蔚來投入了113億,小鵬78億,理想54億。
2
眾所周知,今年不是一個新能源車企上市的好年份。遠有特斯拉,股價暴跌16%,創(chuàng)下30個月來最低價;近有“蔚小理”,股價跌幅在17%-74%。
前輩們的日子尚且難過,零跑為何要急急忙忙,趕在今年上市?
因為現(xiàn)金流連續(xù)三年為負,再不上市融資,零跑無法維持。
新能源是一條燒錢的賽道,大家都在捏著鼻子,賠本賺吆喝,等待規(guī)模效應促使利潤早日轉正。
蔚小理和零跑一樣,已連續(xù)虧損數(shù)年,但投入不斷加大,原因就是他們有從股票市場融來的錢。
零跑不是小米,朱江明不是雷軍,手里沒有千億存款,眼瞅著口袋見底,再不上市堅持不下去了。所以,零跑寧愿承擔低估值、被看空的風險也要推動上市。
由此可見,朱江明對零跑的劣勢非常清楚:家底太薄,必須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融錢,即使被市場唱衰也在所不惜。
譬如飲鴆止渴,上市后零跑如果在短期內拿不出漂亮的業(yè)績,股價有螺旋下跌的風險。港股是個自由度很大的市場,上市相對容易,干崩也容易,大量幾分錢的僵尸股比比皆是。
上市僅是零跑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給到企業(yè)的壓力更大。零跑的產品能否打動市場?是承壓的關鍵。
截至今年,零跑一共推出了四款車型:轎車S01、微型車T03、SUV的C11和轎跑C01。
2019年上市的第一款車型S01便遭遇滑鐵盧,定位15萬-30萬的中高端市場,定價15萬,銷量僅1000多輛,不及計劃中的十分之一,銷售額不高于1.5億。
按照蔚來李斌的說法“研發(fā)一款新車投入至少100億”,零跑的首秀賠了個底朝天。
朱江明很快調整了策略,進入低端微型車市場,推出了8萬元的T03,從車型上看和3萬元的五菱宏光Mini差不多,顏值又比不過同級的歐拉,全車亮點難尋,好在價格足夠便宜,賣了小8萬輛。
作為一款有一定用戶基數(shù)的車型,在網上T03被車主吐槽會有莫名其妙的異響??梢娫谄焚|細節(jié)上,零跑仍不成熟,國產車的小毛病很常見。
3
為了沖刺上市,零跑加推了轎跑C01,招股書上說預定量超過10萬輛。
其實是玩了文字游戲,別的車企預購要預付金,零跑不要預付,直接點有意向購買即可,往大了吹可以有1000萬人預定。真實銷量,要等上市了才知道。
不過,通過S01和C11兩款前車之鑒推斷,C01大賣的可能性很低。
零跑似乎陷入了一種困局:有銷量的低端車支撐不起毛利,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研發(fā)、市場、銷售,距離中高端的距離越來越遠,正陷入低端和不賺錢的困局。
未來零跑很可能為了活下去,不得不推出更多低端車型,賠本賺吆喝,維系低迷的股價。
這段時間特斯拉股價的暴跌,也給國內新能源車企敲響了警鐘。經過兩年的資本炒作,新能源題材的價值似乎已被榨干,特斯拉的股價被抬到了與它產值不相符的地位。
特斯拉股價突破1000美元高位時,馬斯克自己承認:超過了當前價值,但符合未來預期。
現(xiàn)在資本潮水退去,特斯拉重回了正常價位,帶著國內新能源股價集體走弱,調整到真實的價值上。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新能源股價會根據(jù)企業(yè)真實經營情況變化,拼硬實力的時候到了,題材炒作走不遠。
一位福特的車輛工程師表示:“全世界成功的車企就那么幾家,大家都能叫出名字。但現(xiàn)在國內出現(xiàn)了這么多新能源車企,本質上他們都在玩一場‘大逃殺’的游戲,從經驗推斷,最后能活下來的新能源巨頭不超過3家。”
零跑猶如一位氣喘吁吁的參賽者,前段體能已經見底,上市后的中段是最后一搏,突破了臨界點,才有參加決賽的資格。
作者:江左佑安
參考資料:
《零跑,跑不遠》Eastland
《零跑汽車,起個大早,趕個晚集?》超源力
《零跑上市了,但沒上岸》盒飯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