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的音效差,怎么辦?
還記得80、90年代的電視機么?外形厚重笨拙。在當時,電視機算是家里的貴重電器了。隨著電視行業(yè)的發(fā)展,超薄、超高清、全面屏、智慧屏、人工智能等已經(jīng)成為主流概念。隨著電視機所占空間越來越少,視覺體驗越來越好。那么電視機的聲音呢?從聲學角度來看,聲音表現(xiàn)和音響的體積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而電視機受限于空間體積,所以聲音表現(xiàn)就直接被犧牲掉了。

好的觀影體驗,一方面是來源于電視畫質(zhì)的提升,另一方面,音質(zhì)表現(xiàn)也不可或缺,尤其目前音樂類的綜藝節(jié)目層出不窮,如《中國好聲音》、《我們的歌》、《中國說唱巔峰對決》等,深受觀眾喜愛。用電視機觀看的時候,總感覺差點意思,因為電視機的喇叭配置,大多數(shù)是采用 2×8W 、2*12W等,因為總功率低,所以聲音小、缺乏細節(jié)、效果單一。當觀看電影大片的時候,尤其明顯。你會發(fā)現(xiàn)電視機傳遞出來的聲音綿軟無力,沖擊感不夠,很不過癮。這其實就是電視機的機身過于纖薄、內(nèi)部體積空間不大、音腔過?。ǜ摺⒅?、低頻不能進行很好的分頻)、低頻表現(xiàn)力不夠的原因。

為了改善觀看體驗,彌補電視機的聲音短板,一些電視廠家也紛紛推出了回音壁(也稱做電視音響、Soundbar)。如小米、創(chuàng)維、飛利浦、索尼、三星、海信等。而老牌音響廠家,如杰科、山水、JBL、漫步者等,早已在回音壁市場布局,搶占了一席之地。
那回音壁的音效究竟好在哪里呢?我們以杰科的一款回音壁小嘿霸(HA860)為代表來分析下。
首先是揚聲器。小嘿霸屬于“寬聲場”。長度860cm的機身上,超長導向管有效增加箱體體積,分布了4個2英寸高保真全頻喇叭,對稱磁路設計,額定功率為30W,拉滿后的峰值功率可以達到60W,這就讓聲音形成了滿滿的包圍感。而電視機自帶的揚聲器,大多置于電視機后面,因為發(fā)聲位置有局限性,屬于”遠聲場”,當我們聽到電視機傳出來的聲音,就像是聲音從電視中擠壓出來一樣,還會被客廳環(huán)境中的墻壁、家具反彈,聲音就顯得生硬毛糙,不夠通澈。

其次是聲學上的軟件算法。電視廠家會基于芯片,通過算法優(yōu)化喇叭單元的的聲學表現(xiàn),比如索尼的高端旗艦電視,就采用XR認知芯片,通過算法分析信號中聲音的位置,使聲音和畫面動作精確匹配。杰科作為音頻領(lǐng)域的資深國民品牌,也擁有自己獨特的聲學算法,通過軟件數(shù)據(jù)校準和金耳成員的人工打磨,為用戶帶來包圍感和沉浸感十足的好聲音。
最后是性價比。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電視機自帶的音響都是渣音,高端電視的音響效果還是可圈可點的,但是價格上動輒八九千,乃至一兩萬。而回音壁通常只需要幾百元,好一些要千把元,但就算是幾百塊錢的回音壁,效果也比市面上大多數(shù)電視自帶的聲音效果要好。
當電視聲音不足以滿足聽感要求的時候,比如看音樂綜藝、看電影大片、甚至是孩子上網(wǎng)課,都可以考慮借助回音壁來提升聽感效果。至于回音壁的品牌選擇,大家根據(jù)自身對品牌的喜好度選擇就好了。(圖片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