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科普:前進型蒸汽機車
前進型蒸汽機車,我國第一種自己設(shè)計的干線貨運機車。1956年9月由大連機車車輛廠試制成功,各項技術(shù)指標(biāo)均達到蒸汽機車的先進水平。機車全長26.06米,構(gòu)造速度80km/h,模數(shù)牽引力324kn,軸式1—5—1。原稱和平型(代號HP),后定名為前進型,現(xiàn)用代號QJ。前進型機車先后由大連、長春、牡丹江、沈陽、唐山、大同等工廠小批量生產(chǎn)。1964年,大同機車車輛廠對其又進行了一系列改造,使機車的最大輪周功率達到2190千瓦,機車全長也增加到29.18米。1988年停產(chǎn),共制造4708臺。 機車上采用了一系列新技術(shù)、新結(jié)構(gòu)和新材料,如全電焊鍋爐、鑄鋼汽缸、密閉式司機室、混合式給水預(yù)熱裝置、加煤機、吹炱器、風(fēng)動搖爐器等,因而使該型機車達到了世界蒸汽機車的先進水平。具有輪周功率大、牽引性能好、省煤省水、司乘人員勞動條件好等特點。該車由大連機車車輛廠制造5臺后,交大同機車車輛廠投入批量生產(chǎn)。名字方面,最初定名為“和平型”,文革時改稱為“反帝型”,1971年改為“前進型”,至1988年編號為QJ-7207的機車出廠后正式停產(chǎn),前后共制造了4708輛。 這款機車采用2-10-2輪式,主要用于貨運列車上,單機行走最高速度為每小時80公里。大連、長春、牡丹江、沈陽、唐山等工廠都曾進行過小172批量生產(chǎn),后來成為大同機車廠的主要產(chǎn)品。 這些機車以往曾為我國多個鐵路局所使用,其后逐漸被內(nèi)燃及電力機車取代。至1990年代,部份從國鐵退役的前進型機車為內(nèi)蒙古集通鐵路公司所購入,服役至2005年12月7日全數(shù)退役。 前進型蒸汽機車是中國第一次自行設(shè)計制造的大功率干線貨運機車,代號QJ (曾稱和平型,代號HP;反帝型,代號FD)。1956年由大連廠設(shè)計并制造,1958年到1961年,大同、沈陽、長春、唐山、牡丹江等廠曾制造了42臺機車 (其中9臺為老六軸煤水車,其他為四軸煤水車)。前進型蒸汽機車的結(jié)構(gòu)特點是:⑴鍋爐為內(nèi)火箱無燃燒室的全電焊結(jié)構(gòu);⑵采用鑄鋼汽缸、分動式汽閥和工字型滑板十字頭,主要運動桿件均采用滾動軸承;⑶采用自動調(diào)整楔鐵裝置,安裝了粘著重量增加器;⑷煤水車底架及水柜采用全電焊結(jié)構(gòu),并裝有加煤機,設(shè)計有四軸滑動軸承和六軸滾動軸承的兩種煤水車。 1964年大同廠成為專業(yè)制造蒸汽機車的工廠,對該車的鍋爐部分進行了重新設(shè)計。增加了燃燒室,鍋爐中心高度降低 80mm,煙管長度縮短到5350mm,煙箱通風(fēng)裝置作了較大改善,性能也有所提高。經(jīng)過測試,當(dāng)計算供汽率為75kg/(m2·h)、速度為 70kmn/h時,最大輪周功率可達 2192kW,機車總效率達8.42%。為發(fā)揮鍋爐效率和改善乘務(wù)員勞動條件,采用了加煤機、推煤機和風(fēng)動搖爐器。用于寒冷地區(qū)的機車采用密封式司機室。 根據(jù)運用、檢修與制造的需要,對前進型機車進行了一系列的技術(shù)改造。1974年,從1852號機車開始,將主動軸輪座直徑從 275mm改為280mm,軸頸直徑由270mm 改為267mm。1975年,從2230號機車開始,將主動軸軸頸由267mm 改為265mm。1977年對煙腑主蒸汽管孔增焊了補強板。1978年對過熱管組增加了一道管卡,在過熱器出水管下部增設(shè)護板,翻爐蓖下拉桿加強閥十字頭圓銷圓根部加大,X10型注水器安裝座改為吊式;從2617號機車開始,各曲拐銷鋃入部直徑增大5mm;從2636號機車開始,第一節(jié)鍋肺左、右側(cè)后部共增加2組?75的洗爐堵;從2643號機車開始,連桿肘銷游動鋼套改為固定套,并改為稀油潤滑;從 2663號機車開始,滑臺橫梁球面心盤改活動式,導(dǎo)、從輪搖鞍足增加半圓墊;從 2682號機車開始,導(dǎo)輪均衡梁前部加強;從2713號機車開始,月牙板托架與橫梁增大法蘭及每側(cè)增加3個連接螺栓,彈簧鞍加大圓角。 1979年,從2843號機車開始,連桿銷直徑加大5mm;從2869號機車開始,十字頭圓內(nèi)孔直徑減少5mm;從2997號機車開始,煤水車軸箱增長;從2999號機車開始,煙箱大門厚度改為14mm,根據(jù)段方要求增加X10注水器下移方案;從3056號機車開始,汽缸與煙箱連接螺栓改為錐度鉸孔螺栓;從3057號機車開始,從輪軸箱托板栽絲改為螺栓結(jié)構(gòu);從3066號機車開始,司機室加固;從3072號機車開始,牽引桿銷增加給油盒;從3096號機車開始,煙箱加強,胴板厚度改為14mm。補板加寬,過熱箱長方孔處增加法蘭;從3012號機車開始,灰箱門拉桿提高;從3112號機車開始,二、四位曲拐銷鋼套改帶肩臺。 1980年,從3142號機車開始,從輪搖鞍座構(gòu)架孔加套,水柜加固,底板厚度改為 10mm。大隔板增加壓筋;從3278號機車開始,煤水車制動下拉桿加長,叉部改為三個孔;從3312號機車開始,一位托鐵圓角改為雙圓弧;從3400號機車開始,增加機車速度表。 1981年,從3472號機車開始,無火裝置改為可調(diào)的;從3538號機車開始,汽室套加長20mm;從3583號機車開始,前后緩沖鐵改為箱形;從6098號機車開始,調(diào)整閥手把插銷加鎖;從6144號機車開始,洗爐堵墊改用聚四氟乙烯;從6143號機車開始,搖桿油盒加高。 1982年,從6192號機車起,六軸煤水車轉(zhuǎn)向架上拉桿改為可調(diào)式;從6221號機車開始,導(dǎo)輪油盒加深;,從6229號機車開始,汽包補板和鍋腑、拉撐足與肺板改用螺栓連接,月牙板耳軸根部加強;從6231號機車開始,月牙板托架耳軸孔處用加強筋增強,汽閥尾桿導(dǎo)套改為壓緊結(jié)構(gòu);從6238號機車開始,搖爐杠座處爐撐加粗改為?26;從6239號機車開始,壓油機傳動桿銷螺紋加粗;從6243號機車開始,風(fēng)泵廢汽管接到左右汽缸排汽道里;從6289號機車開始,六軸煤水車水柜排泥堵改用?75洗爐堵;從6299號機車開始,偏心曲拐加筋,增強剛度。 1983年,從6404號機車開始,過熱箱窺視孔補強板加厚至16mm;從6469號機車開始,司機室改為南北方通用;從6498號機車開始,搖爐杠改卡頭式;從6501號機車開始,改裝FT4型推煤機;從6514號機車開始,主車架片均衡梁座處的加強筋加寬改?。粡?620號機車開始,改進撒砂風(fēng)管布置,達到均勻撒砂。 1984年,從6742號機車開坤,砂箱高度降低10mm,寬度減少5mm,擋煙板降低10mm。調(diào)整閥外皮降低10mm,寬度減少 5mm以防超限;從6620號機車開始,改為內(nèi)裝式速度表;從6750號機車開始,加裝自動停車裝置。 1986年,從7077號機車開始,三位連桿桿頭加強;從7104號機車開始,一、四位連桿桿頭加強。 1987年又進行了綜合性改造,其改造項目有: ⑴采用矩形7孔噴口與扁煙筒; ⑵采用直徑為38mm,加長l00mm的過熱管;⑶在61根小煙管前端配制變阻節(jié)流器; ⑷增設(shè)乏汽穩(wěn)壓室; 前進型蒸汽機車 ⑸煤水車采用滾動軸承六軸煤水車; ⑹粘著重量增加器改為自動控制。 改造后的機車能實現(xiàn)較大的供汽率,過熱蒸汽溫度有所提高,每千瓦小時的耗煙特性有所減少,機車總效率最大可達9.61%。 1976年,為適應(yīng)中蘇邊境車站使用,設(shè)計軌距為1524mm的寬軌型前進型機車。在原結(jié)構(gòu)的基礎(chǔ)上,機車的輪對輪載及軸箱襯面間距保持不變,將機車輪對加寬,煤水車軸加長,搖枕和基礎(chǔ)制動相應(yīng)加寬,側(cè)架外移,改用蘇式車鉤。為使調(diào)車作業(yè)方便以及冬季防寒和改善乘務(wù)人員工作條件,裝設(shè)前后踏板、后排障器、后風(fēng)喇叭、煤槽暖氣和防寒窗。 28臺前進型蒸汽機車在集通鐵路退役后,集通鐵路公司把5臺機車(編號6988、6998、7002、7040及7081)售予美國的鐵路發(fā)展公司(Railroa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用作行走郊游路線及動態(tài)保存。 6988號車及7081號車于2006年6月13日運抵美國,行走艾奧瓦州際鐵路(Iowa Interstate Railroad)。兩臺在IAIS服役初期仍帶著中國鐵路路徽,其后被換上IAIS的標(biāo)志。2014年兩車被IAIS捐贈給俄亥俄中央州蒸汽機車保存協(xié)會(Central States Steam Preservation Association)。2018年8月,6988號車在大修后,再度進行了動態(tài)展示。 7040號車于2007年12月24日運抵美國,被分配予理查德?科曼鐵路集團。在2013年由于引進此車的理查德?科曼鐵路集團經(jīng)營者理查德?科曼去世,機車轉(zhuǎn)為封存狀態(tài)。 6998號車及7002號車已于2007年12月初在錦州70機車大修廠被拆毀,原因不明。 6200號車曾保存在日本兵庫縣相生市相生中央公園,后被拆解。
前進型蒸汽機車
前進型蒸汽機車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