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壞三/愛莉希雅/糖』伊卡洛斯奔向月亮~獻(xiàn)給摯愛的你的七重奏
求點贊,求關(guān)注,萬分拜托。
另附群號,歡迎來玩咩っ??.???)っ

PART 0
Love is melt away, Long ago.
愛在很久之前就已消散殆盡。
All that remained was the scar.
留下的只有那些抹不去的傷疤。
PART 1
「星空有多遠(yuǎn)」
「生命有多遠(yuǎn)」
「聲音有多遠(yuǎn)」
「時間有多遠(yuǎn)」
「宇宙有多遠(yuǎn)」
「那束光有多遠(yuǎn)」
「……」
剛剛醒來,雙眼尚且朦朧。揉了揉隱隱陣痛的脖子,我似乎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
從氣盛浪漫的星空,到隕落低沉的黃昏。
夢中的身體,從始至終都是輕飄飄的,雙腳仿佛走在棉花之上。無論肺病、積攢的怨氣還是壞心情都瞬間消除,令我感到無比輕松???,輕松之后,卻再次感到無比悲傷——畢竟嘛,還未理解源源不斷創(chuàng)造欲的根源為何物的我們,依然在骯臟的地面上匍匐爬行著……雙手亦早已沾染污穢,卻還不自知。
那些歷史與未來,日復(fù)一日映現(xiàn)與我們心中。說到底,一切世事皆在陽光下進(jìn)行,卻黑暗得令人喘不上氣?;貞涍^往,那位邁錫尼王,偉大的阿伽門農(nóng)呵,最后的最后,終究是你自己設(shè)下的羅網(wǎng)將自己罩住……殺死你自己的,便是自己。
眼中布滿淚水,還沒來得及擦干,更沒時間享受這種境況,卻早已成為一具僵冷的死尸。時間流轉(zhuǎn)至最后,也只得感嘆一句:
“夢如此飄渺?!?/p>
PART 2
宿醉后本不愿醒,卻被巴爾扎克那名為現(xiàn)實的抽打下逐漸清醒過來,桌上的咖啡還未涼,卻充滿毒電波。我寧愿困死也不愿喝,便隨手潑入垃圾桶中。我明白,那‘現(xiàn)實’不過是僅存于失意者臆想中那份對未來的反抗。我大抵還不算是失意者,這抽打卻徹底將我弄醒。
我第一次停止將世界納為我的對象的行動,然后是強(qiáng)迫大腦忘記她……可,過度疲勞的腦中,所出現(xiàn)的全都是她的身影。我最終還是放棄了。同時這也是另一種第一次,像看一本書那樣,首次去親眼看看我目力所見的那份街頭巷陌,乃至整個世界。
但我所身處的城市太大了,大的令人心慌,更別提更加廣闊的世界了,我不由自主的感到恐懼??上胍颖軙r,才發(fā)覺自己是沒有固定住所的電子幽靈,絕不可能像1900那樣,永久待在弗吉尼亞號上,或其他某個有歸屬感的地方。
因為我沒有被信任過,沒有朋友,天生被那份星空所詛咒,只能終生徜徉在電子海洋中,無法回頭。
……
盡管這城市大的令人恐懼,但我站在印象里所認(rèn)為的最最高的樓頂,依舊向遠(yuǎn)方眺望著,直達(dá)天際線盡頭??朔指甙Y后,我便學(xué)會了如何看的更遠(yuǎn),雖然僅僅是用很小的一部分去看,用雙瞳中視野的余光去看,用孤懸在自我之中的心眼去看。
或許是瞥見某個角落,她的身影躲藏于青灰色的樓影中——這份青灰色可沒法遮蓋她身上的顏色,方使我停止將眼光向更遠(yuǎn)處延伸的嘗試。這仍是熟悉的街道,以及熟悉的我們。
但又大相徑庭。
因為我們并非是同時代的人,她身處于未來,正大步向著自己的明天走去;而我則停滯在過去,躊躇不前。
又或許,我早已身處于沒有她的未來。但總歸,還是躊躇不前。
“悲劇并非終結(jié),而是希望的起始?!?/p>
拋下大馬林魚的巨大魚骨,拾起溪水中飄落的殘碎裸木,面對這片僻靜地方,苦艾酒仍然在胃中溫?zé)嶂妓魅绱嗣煨〉摹摇?,卻也只能用陌生和無力來形容這種感覺。
苦難與彷徨的海洋中,溺死的是我們這一代,迷惘的一代,迷惘的新一代,迷惘的又一代……一直如此。格爾尼卡所展現(xiàn)的混亂中,是否會有你我逃難時的身影呢?戈戈和狄狄所等待的究竟是戈多,還是你呢?我不太了解,更找不到答案。
每每思索這一切的根源,卻又只能人們看到對明天對未來的無知與滿不在乎,這可真真被稱之為無限迷茫的旅行。似乎也可稱之為無明日的那些奇異教眾,至死都不敢思索更深,僅在乎今下的瞬間的苦旅。至于真正的那些,一切都一切,也只剩下句:
Who cares?
PART 3
在夢中,我看到自己推著巨石,不斷向山頂推去。大概是因為自己便是自己心中的西西弗吧,但卻沒有西西弗那樣的魄力和力氣。最后,那巨石將我壓在它的身下,我感到窒息感伴隨疼痛迅速襲來,隨后便失去知覺。
不過,這只是一個夢。
然而當(dāng)次日的太陽不出意料的照常升起時,我那宿醉的頭腦伴以惺忪的睡眼,只能還誤以為處于昨日對當(dāng)下的迷惘中。
那之后也是大家眾所周知的,地球永遠(yuǎn)按照軌道不斷圍繞著太陽旋轉(zhuǎn),而太陽從來都不會刻意照亮明天。因為當(dāng)它如常再次升起時,其實已悄然殺死了一個引人無限焦慮的明天,以及短暫的未來。剩下的,就只有我們這些不用軌道卻用一生尋找自己軌道的人類,不斷挑戰(zhàn)著可能性。
在這種稍使人歡欣的再生中,我們亦忘記在同時,一個更加令人恐怖的明天也接續(xù)上了。
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
PART 4
某日我從睡夢中醒來,卻發(fā)覺自己變成巨大的甲蟲。之后因無法像之前那樣適應(yīng)人類社會的生活,原本就脫節(jié)且電波的我,逐漸走入密林,拋開原本作為人的心智,在這里過上新生活……這段話雖說的自由且隨心所欲,如此生活所經(jīng)歷的各種事情也很刺激,卻并非我想要的生活。就算輪回轉(zhuǎn)世千百年,我也只想去她活著的世界線。
更何況,即使過去很是脫節(jié),但至少還有能夠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機(jī)會;但如何若無法變回人類之身,恐怕無法實現(xiàn),更沒法見到她。
想到這里,我不由得落下淚水。
回憶,一片片凋零。往事如煙,像蕭瑟秋風(fēng),像落寞紅塵,不斷擎著回憶的葉子。
卡夫卡還活著時,他所說的那扔向內(nèi)心冰封大海的斧頭,實際上并不會像重重的書脊那樣,將冰面撞的破碎。
在那種僅僅是觀看式卻未細(xì)細(xì)品味的閱讀中,在這種囫圇吞棗式吞噬各種無聊書籍卻無法深思的時代下,并沒有除卻我們自身的執(zhí)斧人。人類最珍貴的能力,便是思考。如果連這種僅屬于我們的能力都懶得去維持和發(fā)展,還不如退化成卑微的猴子呢!
時至今日,亦是如此。思想的鋼釘無法定住我們,你我也終將不會在無比明亮到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相見。我們的眼向后逃逸,我們的心知曉著——2+2=4、黑與白是相對的,我討厭老大哥……逃逸‘新語’所創(chuàng)造的那些幻象,我們試圖在那里找到一個縫隙。
在如今這樣思想雜蕪且空氣沉悶的荒唐歲月,如同遠(yuǎn)東,如白令海峽那令人振奮的日升般,在你我的思緒中涌現(xiàn)出來時,便已定下了一切。
如此日月分明的清晨,白茫茫的野地為日升映照得變?yōu)槌谓鹕?,映襯著天幕中淡紅色的朝霞,以及藍(lán)紫漸變的天空。這樣的清晨,可以掃去一切躊躇以及困頓,與靜謐于昨夜沉寂的分界形成一個龐大的間隙,藏匿于地平線盡頭。那里也是海的邊緣。
而我,如此孤獨,卻又如此自由且歡快,正在這片澄金色的充滿希望與夢想的土地上,向日升之地的反面奔逃。當(dāng)那顆子彈像寬刃斧那樣撕開我的知覺時,我希望自己是斧刃前那為之震顫的兩枚原子,我如今所有的一切,一切都一切,早已完全知曉。
“我思戀你?!?/p>
PART 5
萬丈澄空無比神秘,透明的令人憂傷。
而地面上,無法尋覓到她的身影的我,似乎看起來更加悲傷。啊啊,既然奴役著自己的心去盡力做這些不自由之事,我又為什么如此悲傷呢?
所以,回憶中的你我,還請拋開一切令人心煩之事,大膽地隨晨昏線逃去吧!
如在人群間向前涌進(jìn)的那黑漆漆的墻,以及只有在西班牙才能看到的,那街頭斗牛所帶來的駢列的牛角間的人瘋了似的一般地逃。
當(dāng)瞳孔所倒映的目光使你真正分清萬物的輪廓而將世界置在你的眼前時,在你不得不揮舞起小刀來割裂開昨日時,那個恍惚的自己亦被就頂翻在地了。而現(xiàn)在,不必過分彷徨,更不必為此而傷心,因為有如此寬廣的世界繼續(xù)去狩獵,還有什么可發(fā)愁的呢?
有如此多如此多無可非議的永恒,如同赤朽葉家族的血脈般,繼續(xù)去涌入填充創(chuàng)造如此多個可以每天將撕裂的你置于明亮的陽光下的回憶。又有如此多個太陽,悄悄殺死昨夜的余光,緩慢移動著身子,而不被人所知曉。至于那份我所小有遺憾的時光,只不過又是為跨越那道間隙而死的勇士罷了……
嘻,眼中依舊是望不到邊際的都市,余光中,則仍是熟悉的街道,以及熟悉的她。
這次,輪到她身處于過去,而我則站在未來了。
可謂是,駛向最終之所的,終焉之旅。
為了愛
PART 6
那之后,我便像逃脫神明的懲罰般,在月色下眾人的目光中將自己的身軀逐漸變成老虎,妄想著借此去逃避明日的晨光。在迷茫與陌生間,我終究還是選擇后者,而在永恒與歷史間,我亦選擇后者。
沒什么原因,僅僅是相信自己的判斷力。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p>
?……但卻依然無法將自己的聲音傳播擴(kuò)散的更遠(yuǎn)。
PART 7
頭骨,太陽,二者毫無關(guān)聯(lián),卻又有著無限聯(lián)系。使人聯(lián)想到下浮的夢,如此形變的圓,正滋養(yǎng)了生物特有的精妙弧度。正是有了這樣的弧度,人類才耳清目明,才能將感動和知性以及其他所有事物通通裝進(jìn)這小小的頭骨中。
但同時,頭骨并不是規(guī)則的形狀,它有縫隙,所以人類的腦亦會遺忘——這便是不完美所帶來的美。
就像愛情。
更像爬伏的胚軸或根莖,長成,隨后向上尖尖地伸去、碰夠,然后刺擊。然后便是穿透了屏障的血色,將周圍一切都染上自己體內(nèi)的顏色——這與陽光初生時的鮮庾,驚人地達(dá)到了一種一致。
它像欲望的沖撞,也像名為未來的壁壘,它在所有符號與字母的印版與筆跡中不斷出現(xiàn)。就像過去那些足可沖擊你視神經(jīng)的姿態(tài)一樣,它將原始與終結(jié)的風(fēng)塵,擠壓成澄空的幽藍(lán)色,使其浮到我余光所及的一角。
而現(xiàn)在,它給予我路邊青石般的寒涼,這份情緒亦將剛剛溫?zé)岬挠率康难兊脺貪?,直至這炙燒的時間以鮮紅色的落日余暉消散而終結(jié)。
我無數(shù)次回味那輕微腦震蕩后所帶來的疏離感。然為這陌生而漠然的境地所迫,又不得不使眼界聚焦,并讓日漸支離破碎的世界重新生成。
“因為一直注視著你,所以每時每刻都能尋覓到你的身影呢~”
PART 8
至于往昔那些被遺忘的回憶,恐怕已是無法追回了。太陽每升起一次,便為歷史與編年的失敗宣告一次;隨后又拿起畫筆,為永恒的存續(xù)添上一筆。那湮于光亮中的自我,儼然已是異質(zhì)的自我,無法追及。
更無法抵御,或是親眼看到。
回想起,童年時分和她一起觀測星空的感受,神秘、憂慮,但是無比令人著迷。我們?nèi)祟悅€體的渺小與那宇宙的無邊無際所形成的落差,很容易讓人陷入醉酒般的暈眩感之中。眩暈與驚嘆,是人類智慧誕生的根源,更是愛戀之類的詞匯所形成的濫觴。
像是地球引力吸附滿天星光般,星空也不斷吸附著人們的思緒,一如磁鐵與金屬。這片星空無比絢爛,與地面上那足以映亮半邊天的燈火遙相輝映。這也是我與她愛戀的開始。
更是一切的結(jié)束。
PART 9
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有兩面性,甚至于世界本身亦是如此。倘若我們不再頂著天上的星,而是不斷凝視著地上漆黑的土,并僅僅從中看到這世界的疏離與陌生時,是很令人悲傷的。
悲傷的身后,則是可悲的蒼白。
依賴著,愛戀著,無處可得。還不如就此收回目光,筑起高高的心之壁,進(jìn)入名為自我的編年史。
就像胎兒那樣,繼續(xù)做著一個名為歷史的循環(huán)往復(fù)的夢。然而呵,除了那再也聽不到任何事物的貝多芬外,回頭觀望,竟全是被棄絕的自我,被貼上薄廉寡義的不道德標(biāo)簽的自我。
這可真的是一曲足夠‘歡樂’的歡樂頌。
那之后,過去與未來連成一體、扭轉(zhuǎn),形成莫比烏斯環(huán)時。我和她,手牽著手,卻仍去尋覓時間的另一端——直到空間的盡頭恐怕都無法找到。
胎兒啊胎兒你為何要跳動,
胎兒啊胎兒你為何要跳動……
是因為明白了母親的心,而感到害怕嗎?
你正在害怕嗎?
……
站在時代的盡頭,在不安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無歷史后,這足以使我們驚恐地醒來。
“嶄新的時代,自她之后揭開序幕……”
PART 10
然而,時至今日,我們?nèi)砸淮未蔚刈穼つ欠N對安逸的拒絕,就像孩童拋棄他的玩具又將其撿回那樣。我們將這種陌生當(dāng)做玩具,撫摸它,一起玩耍,并一次次在這種恐懼與生疏間找到一種獨特的驚奇——一種切近于神秘體驗的驚詫。就是這種驚詫,促使我們得以進(jìn)步。
如果胎兒真的在做夢的話,那么他現(xiàn)在是在做美夢還是噩夢呢?
如果她對我的戀慕是真實且不變的話,這種依賴感我認(rèn)為堪比Myslee的藥效,我們還會再相見嗎?
這種見證過去現(xiàn)在未來后依然積極面對生活與她的勇氣,這種了解生與死后依然熱愛生活和生命的濃濃愛戀,以及為超我的權(quán)利所毀滅的動力,似乎正在走向偏激,乃至歧途。
而這種驅(qū)力的偏激,似乎也就深深地藏埋在我們這一代迷茫之人的心間了。究竟有多迷茫呢?心中的星空——倘若還存在的話——早已被濃霧包裹,再也看不清了。
而每每撞破自我的完備的形體的,無不是我自己隱隱呼喚而又懼怕的自我內(nèi)心的隔閡與恐懼。
如同很多人的口號,他們口口聲聲說要消滅昨日的昏晨,可他們消滅的,卻是一個又一個時刻的自我;而悄然增添的,如同那通勤的渡輪船票般,只是輕浮地奏響樂器、歡笑紀(jì)念死亡罷了。
如同西班牙的那位著名騎士——拉曼查的唐吉訶德般,我們實際上都在向心中那巨大的風(fēng)車巨人沖鋒。盡管在旁人看來很蠢,但對自己來說,卻收獲滿滿。有了自己的收獲,就這足夠了
但是,但,但……
唉。
PART 11
最后的最后,我徹底頓悟。
縱身一躍,跳入冰冷的海淵。
那種為利益或是其他所驅(qū)使的,如野草般無才無德卻繁茂生長的生命;或是那種將一切背棄,縱身一躍跳入海溝以求得逃脫大全的追及,卻又將這種自毀熟稔于心的生命都并非我愿企及,我也無法企及。
我生如天使,肋間長著血紅色的翅膀,被覆灰色羽毛。盡管頭上的光環(huán)早已因沾染污穢而變得暗淡,但我仍是天使。
我所愛的,是早已化身為星星的她,令人心憂,令人惋惜。
若是那樣,我便無法成為僅屬于我自己的陌生人;那么當(dāng)下的時光,還未忘記她的這些歲月,也便在時間上尋不到位置,更不至于落入迷航。
我將沉醉于過去,一致的連貫的自我。而那,也正是靜態(tài)的自我,空泛的自我。
“我喜歡書籍,喜歡高談闊論歷史,但相比之下,我更加喜歡你。”
PART 12
……
嘖,仍是熟悉的街道。
在逐日的狂熱與棕灰色的瞳孔中,散焦而恍惚的映像,逐漸壓縮成幽藍(lán)二者。這二者中,無論如何選擇,皆并非我長期生存的居處——別忘了,我可是電子幽靈呢!
看啊,街頭巷尾可謂是人頭涌動,但相較于因夜色而變得沉靜的街道,這里并非我愿卸下行擔(dān)的地方。
而我們所談?wù)摰囊?,并由此所帶來的疏離亦是無比真實。我的居處,僅可能之于二者撕裂的當(dāng)中。在她所走過的充滿回憶的街道中,在我從高臺遠(yuǎn)眺時看到那些那些熟悉的街道中,是否還會有別人和我一樣正在嘆息呢?
在無時無刻的名為歷史的編年中,在日升月落中逐漸死去的明日,在黎明下不斷嘆息的我,又何談起任何的迷茫呢?
或許,她如今正住在桃花源吧。
而那片桃林,則種在我心中。
?
PART 13
我好像做了一個很長的夢,從星空璀璨到落幕黃昏,從……
……
嘖,夢醒了。
END

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