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問題》四十八、關于土洋并舉、大中小并舉
【本文轉載自——? 僅供學習參考】
四十八、關于土洋并舉、大中小并舉
? 547頁說到在基本建設中,反對分散建設資金,如果說大建設單位,同時搞得很多,因而都不能按期竣工,這當然是要反對的。如果因而反對建設中的中小型企業(yè),那就不對。我國新的工業(yè)基地主要是在1958年大量發(fā)展中小型企業(y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根據初步安排,今后八年中鋼鐵工業(yè)要完成29個大型、近一百個中型、幾百個小型鋼鐵基地的建設。中小型對鋼鐵工業(yè)的發(fā)展已經起了很大的作用。拿1959年來說,全年生產的生鐵,是二千多萬噸,其中一半是由中小型生產的。今后中小型對鋼鐵工業(yè)的發(fā)展還是要起很大作用。許多小的會變成中的,許多中的會變成大的,落后的變成先進的,土的變成洋的,這是客觀發(fā)展的規(guī)律。
? 我們是要采用先進的技術,但不能因此而否定落后的技術在一定時期的必然不可避免性,從有歷史以來,在革命戰(zhàn)爭中總是拿差武器的人打敗拿好武器的人。內戰(zhàn)的時候,抗日戰(zhàn)爭的時候,解放戰(zhàn)爭的時候,我們沒有全國的政權,沒有近代化的兵工廠,如果一定要有了最新武器才能打仗,那就等于自己解除了武裝。
? 我們要實現(xiàn)像教科書上所說的全盤機械化(428頁),看來第二個十年還不行,恐怕要在第三個十年中間。在今后一個時期內因為機械不夠,半機械化和改良工具,還是我們要提倡的,現(xiàn)在我們還不一般地提倡自動化。機械化要講,但是不要講得過火,機械化、自動化講得過火了,會使人看不起半機械化和土法生產。過去就曾經有過這樣的偏向。大家都片面地追求新技術、新機器,追求大規(guī)模、高標準,看不起土的,看不起中小的,提出土洋并舉、大中小并舉以后,這個偏向才克服。
? 在農業(yè)上我們現(xiàn)在不提化學化,一是因為多少年內還不可能生產很多的化肥,已有的一點化肥,但只能集中使用于經濟作物。二是因為提了這個,大家眼睛都看著它,就不注意養(yǎng)豬。無機肥料也要有,但是如果只靠它而不同有機肥料結合起來使用,會使土壤硬化。
? 教科書中說,在一切部門中采用最新技術,但這是不容易做到的,總是要有一個逐步發(fā)展過程,而且在采用了某種新機器的同時,總是有許多舊機器。教科書中說到,一方面新建企業(yè),并對現(xiàn)有工廠進行設備更新,同時充分合理地使用現(xiàn)有的機器和機械(427頁)。這樣的說法就對了,將來永遠會是如此。
? 至于大的洋的方面,我們也一定要自力更生地搞,1958年提出破除迷信,自己動手的口號,事實證明自己來搞還是可以做到的。過去落后的資本主義國家,蘇聯(lián)也靠采用先進技術而趕上資本主義國家,我們也一定這樣做,也一定能夠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