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明追憶解析】一篇關于愛與毀滅的故事【從創(chuàng)作者視角來看晶筆下的故事究竟驚艷在哪

——【歡迎各位來到COSMIC PRODUCTION ! 】
【慈愛!友愛!博愛!慈愛!友愛!博愛!】
【——沒錯!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物,就是愛! 】

這一天,cospro副所長七種茨先生一反常態(tài),高聲喊起錯位感滿滿的口號,由此拉開了玲明追憶故事的序幕。
感謝點進這篇略有奇怪的、本人視角下的玲明追憶解析文案。相信各位咪們活動都已經肝完了,劇情也已經讀過了,各種解析估計也看了不少。在這里我們不談十條家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也不談晶某人大型吃書現(xiàn)場。相較而言,我更想從其他的角度切入,講一些不太一樣的東西。當然其中大多數(shù)都是個人的見解,如有疏漏,還希望大家可以溫和地指出,理性討論哦~
※一點前言預警:
本篇文案包含有玲明追憶劇情的大量劇透與過度解析?。?!請務必在閱讀過原篇并有一定自己的理解之后再觀看。
解析完全是就劇情本身進行討論,無任何CP傾向。心里有鬼的人看別人也有鬼,如果你覺得我的用詞就是在惡意炒CP,那你說的全都對。
本人是蜂堿推,解析方向與措辭可能會不自覺偏向蜂堿,如果很介意這一點可以退出。
可能會存在部分無惡意的調侃,不是角色黑!當然也不歡迎角色黑。正因為角色刻畫上存在灰度,所以角色才會立體鮮活。正如那一句很有名的句子:沒有什么是完美的,萬物都有罅隙,那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
其中可能會出現(xiàn)與普世價值觀截然不同的觀點,也歡迎大家一起提出各種各樣的看法觀點,理性探討分析哦。最重要的是,像燐音哥所說的那樣: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

?§ 愛和信仰會使人瘋狂

標題來源是在COMP的演唱會舞臺上,HiMERU(后將現(xiàn)露都簡稱為露)對于偶像的闡述。為什么選用這句話做標題暫且先按下不表,在此之前讓我們先分析一下發(fā)生在玲明舞臺之上的背景、也就是所謂的大趨勢究竟是什么。
?·?大趨勢為何
根據(jù)在地下墓穴,巽、要和純的對話可知,(由于某些人的某些原因)此時的偶像產業(yè)已然是日薄西山,但由于消息的滯后性,許多人依然受到先前時代的影響紛紛擠入偶像行業(yè),整個業(yè)內都是一幅僧多粥少——人員多但是工作少的形勢。偶像這一職業(yè)變得供大于求,正因如此,玲明學園的這些新人偶像們即便在畢業(yè)后僥幸出道,也有很大概率面臨找不到工作,甚至難以養(yǎng)活自己的局面。每個人都對前路抱有焦慮和不安,就連特待生也是如此。這也解釋了為什么一部分特待生會通過欺負非特待生來排解情緒。

雖然就像純所說無論如何欺壓別人就是不對的,但是這一點也說明了特待生與非特待生的矛盾不只源于玲明內劃分的階級制度,還源于巨大的環(huán)境壓力。也可以由此推斷出最開始玲明設立特待生制度大概也是為了應對這個業(yè)界的【寒冬時代】。

就像是夢之咲等其他偶像養(yǎng)成學校也開始開設起普通科以此來緩解經濟壓力一樣,玲明并沒有夢之咲那樣高昂的學費,所以只把有限的工作資源分給有一定能力、能掙回錢的學生,也就是特待生,這或許就是玲明的經營對策。雖然如此無疑對非特待生是一種不公,但顯然這種做法非常的有效。根據(jù)純在入學前所說,在業(yè)界玲明的風評也遠遠好于夢之咲。

至于說為什么行業(yè)如此不景氣但這些偶像學校卻依舊要繼續(xù)開設營業(yè),這一點或許可以從1.5主線中略窺一二。之后我也會出關于1.5主線的相關解析,在那篇文案里會繼續(xù)詳談。
于是話說回來???/span>的來說,特待生與非特待生之間矛盾的源頭可以劃分為兩條:1、玲明不平等的階級制度;2、僧多粥少的大環(huán)境壓力。然而大環(huán)境很難憑個人的力量去改變,所以巽把革命的側重點放在了第一條:改變玲明不平等的階級制度上。這或許是因為巽是在特殊的家庭里受到特殊的教育長大的,教義讓他認為人們應該平等的接受上帝的愛,因此他希望至少在玲明學園建立起人人公平、平等的環(huán)境。但從客觀的角度來看,玲明的制度也是為了順應業(yè)界寒冬的環(huán)境壓力而誕生的,其源頭依舊在于大環(huán)境。
如果不改變環(huán)境無論做什么都是于事無補。所以就像日和與凪砂所說,越是在時代幕末時期越會誕生革新的思潮。實際上,玲明和夢之咲的革新都是在這樣的大趨勢下揭竿而起的。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在兩方的革新中都誕生了可以超越個體能力的群體組織,無論是【組合】、【宗教結社】還是跟隨學生會引導的學生大眾。只不過英智的做法更絕情一些,直到最后也沒有向被變革的【個體】伸出手,讓奇人從始至終都淪為革命的犧牲品,這或許也是英智變革成功的原因之一。(準確來說英智的革命也并非完全成功的,以至于后來才會暗中輔佐奇跡團Trickstar與小杏等人的革命。)
在此處說明一下,我寫解析的目的不是為了抨擊誰對誰錯,如果讀過ES的劇情就會明白這里根本不存在絕對正確的人也不存在絕對正確的觀點?,F(xiàn)實并不是勇者把惡龍殺死就會達成美好結局的電子游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動機和立場,每個人也都有視若珍寶的事物和理想。這一點不論是誰都一樣。
稍微有一點扯遠了。在地下墓穴的對話中,巽闡明自己也明白這場特待生與非特待生對立的源頭來自于工作匱乏的大環(huán)境,不是任何人的錯,是環(huán)境的錯,是命運的錯。

或許是顧及到這一點、又或許是希望貫徹對每一個人公平、平等的理念,即便在最后的時候巽也沒有選擇拋棄掉【特待生】,而是希望一起組成組合,一起改變這個處于寒冬的業(yè)界,可恰恰是這一點成為了不幸的肇因。
互相傾軋的仇恨,這才是導致玲明革新失敗的直接原因。因為正如純所說:讓人火大的從來不是不知道在何處的神明,而是身邊活生生的人類。哪怕環(huán)境不幸不是任何人的錯,但是人與人之間的傷害是切身實地、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的。

如果強迫別人去原諒傷害過自己的人,無論是誰都感到難接受吧。所以說巽的理想主義不僅僅是構筑了空想的烏托邦,還有過分理想化了人心,忽視了人們之間真實存在著的,互相仇視互相怨恨的情感。
那如果說特待生與非特待生之間之所以會敵視,之所以會互相傷害,都是因為玲明制度的原因,假如萬惡的階級制度不存在的話,革命就能成功嗎?先不論巽革命的目就是希望消除不合理的特待生制度,但實際上就算制度消失了,差別也不會消失,這一點同樣可以參考夢之咲革命,也可以參考當時日和的非常形象的解釋:公平和平等不可能共存,因為人和人本身就是不同的。

就算巽通過犧牲自己,唯獨讓自己承受所有的不公平與不平等。以將拼上性命努力完成工作獲得的酬勞,平均分配給除自己以外的所有人的方式,使公平與平等在小范圍短時間內達成了,但他也并不是無所不能神明,作為人類總會有其局限性。(這一點在之后會詳細說明。)

巽心目中的藍圖過于理想化了(既是理想化了人心,也是理想化了達到的目標)以至于根本無法實現(xiàn),這才是整場革新失敗的根本原因。而茨的從旁插手以及露和要的加入,只不過是加速了必然失敗的過程。
既然無論如何都是以失敗告終,那么玲明追憶慘劇的鍋究竟要由誰來背?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分析這篇故事里的三位主人公,露,巽,要,他們各自的動機都是什么。畢竟如果想要理解一個人的行為就應該先理解他希望從中得到什么。以下我們逐一分析。
?·?三人的動機
露在小的時候因為對父親再婚的行為生氣而離開了家,拋棄掉原先的姓名、面容和身份獨自一人跑去了國外。在這里其實我有一些猜測。因為討厭和父親一樣的姓氏而隱姓埋名,這一點到還算是容易理解。不過甚至連臉都要換掉,做到如此絕情的地步或許是因為露的容貌和父親很相像吧。純第一次遇到十條前輩時就有感嘆過,這個人明明在眼前卻毫無存在感,就像是幽靈一樣。這里正好對應了露第一章的個人劇情。而且純也有把要和十條前輩弄混過,認為十條前輩是要的親戚(雖然確實是),或許說明了十條一家本身就有很容易識別的遺傳特征。


當然這只是劇情中的邏輯線索??赡軓膭?chuàng)作者的角度上講,為露這位注定無法以自己的身份示人的角色加上名字著實是過于殘忍了。
?
不論原因如何,露這位角色在被設計之初就被剝奪了名字,這一點很重要。就像是父母為小孩子起的名字中包含了美好的期待一樣,創(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作角色的時候也會想把最初的意象體現(xiàn)在名字上。雖然不是每一位創(chuàng)作者都會這樣做,但很明顯ES這部作品是這樣的。比如在TrickStar中各位的名字里有星星一樣,這樣的意象在各位小偶像的名字里或多或少都有體現(xiàn),如果去查查資料的話能發(fā)現(xiàn)很多。
當然露沒有名字并不代表沒有意象,或者說沒有名字本身就是一種意象,它象征著沒有【自我】。抱歉我本人閱歷尚淺找不到更合適的詞,這里的【沒有自我】更像是一種多種概念的泛化與融合,而非人本身的存在消失。大致可以理解成既沒有故鄉(xiāng)也沒有歸宿(切斷了和家庭的聯(lián)系),沒有信念(不相信要所說的【神】),沒有想做到的事,也沒有與其他人的情感鏈接。不得不說,在成為HiMERU之前露一直在過著這般【沒有自我】的人生。

大概因為露很聰明也很有能力,又或許因為【沒有自我】便沒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所以一個人也能毫不在意地活下去。而自從遇到要、與要產生情感聯(lián)系(找回家人),到希望代替要成為偶像(找到信念、找到想做的事情),繼而繼承了HiMERU(得到HiMERU這個名字)的過程在某種意義上也是露重拾自我的過程。

(以上部分是在說明露在沒有成為HiMERU前那段【沒有名字】時期,作者為露賦予的意象。至于說露他其實是有自己的意象的,這一點會放到之后要寫的蜂堿意象分析里說。)
此處說的稍微有點多,總之回歸正題。對于露來說,要無疑是重要的。只是長期一個人的生活讓露在與人相處、尤其是與親近的人相處這方面顯得十分笨拙。實際上在當時露并沒有看見要真正想要什么,甚至還因為不耐煩掛了要的電話。(其實這一點很重要,后面會講。)

但是露確實是希望能幫助到要的,無論是幫助要恢復了特待生身份,還是指示要將多余的工作分發(fā)下去,使要成為了特待生群體中的代表,這些無疑都多虧了露以自己的方法在背后出謀劃策。所以露的動機是一目了然的。他想要拯救落入谷底的要,以輔佐【HiMERU】成為優(yōu)秀的偶像。這里的優(yōu)秀對于露來說指的是獲得足夠高的成就,或者在校內立足一定的名譽與地位。
?
相較而言,剩下二人的動機就要稍微復雜一些,但也不是令人費解亦或完全無法認同的。巽因為特殊家庭出身的緣故,自年幼起其便害怕遭受宗教迫害。雖然這一段聽起來似乎非常的魔幻,但故事的杜撰多少是有跡可循的,在日本歷史上真實存在著一段宗教改革時期,至于發(fā)生了什么,在這里就不作詳談了。好奇的話可以去查一查相關資料。(但對于網絡上的訊息請具有一定的自主分辨能力,關鍵是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

總而言之,這或許解釋了巽為什么是一副明顯的利他性格,不僅是因為從小到大受到宗教教義的影響,更有可能是由于害怕會遭到無理由的迫害,所以才壓抑住性格中的攻擊性,不停地向外界展露出良善無害的一面。這種說法聽起來好像無關痛癢,然而巽的壓抑其實已經到了讓人覺得恐怖的地步?;仡欃愕乃袆∏?,別說向人發(fā)怒,就連對別人表達不滿的次數(shù)都屈指可數(shù)。然而被壓抑的情感不會消失,反而會進入人的潛意識里,最終以更加別扭的方式表達出來。就比如眾所周知的車神?!居烷T不踩到底是無法上天堂的×】,巽在駕駛方面非常粗魯。在情人節(jié)的劇情中,真宵和巽搭檔一組時,被強行拖著東奔西走后評價巽:不只是開車時會失控,做其他的事情也很瘋狂。而隨后露的評價是:巽不自覺的就會把人變得瘋狂,甚至使人毀滅。


在這里不得不說明一下巽作為一介凡人而存在的局限性了。因為是一介凡人,所以并不可能毫無利己之心的平等地愛著世人。巽是因為教義而平等地愛著世人的,但他很不擅長體察他人內心細微的情感。無論是革命時期沒有體察到特待生與非特待生之間的仇視與怨恨,還是為理想一意孤行時沒有體察到信徒對于他的困惑與不解。亦或是情人節(jié)時自以為是地全然不顧身邊伙伴的感受拉著對方連軸轉,這些或許皆是來自于他過于笨拙的【愛】以及一直被壓抑在內心的【利己】。

這么說多少就能理解為什么巽總給人一種若隱若現(xiàn)、說不出的不安穩(wěn)感,或許就連當時發(fā)起如此偏激的革命都是巽將自己潛意識中的攻擊性無意識具象化的表現(xiàn)。
?
那么回到革命期間。由于年幼的見聞對巽的影響之深,所以巽才希望成為偶像,希望得到一個被人們愛、被人們認可的立場。

那么可以說巽的動機就是希望被人愛著嗎?因為希望被非特待生的信徒們愛著,所以才公平、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所以才想要推翻階級壓榨的特待生制度?我總覺得不完全是這樣,因為實際上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了。巽即使不發(fā)起革命也已經身居玲明學園的最高點,作為出道偶像他得到了無數(shù)粉絲與業(yè)界大人物的喜愛與贊賞。若是希望得到信徒們的愛也只需徹底推翻特待生的強權,沒有必要最后再握手簽和。即便說巽是希望得到非特待生和特待生所有人的愛,那他以革命之勢將整個玲明攪個天翻地覆,將所有人都拉入不幸的地獄,明知如此卻依舊沒有停手,哪怕最后連身邊的信徒們都開始抱怨連連,仍然堅持著自己的主見。怎樣看都是很矛盾的行為是吧,容我繼續(xù)解釋一下。
茨是這么形容巽的:當信徒們問到巽:【為什么不惜犧牲自己也要讓所有人得到幸福】,而巽給出的回答并不是因為想要被當成好人或是因為想要被人喜歡,而是【因為那是我的信仰】。

所以說遵從宗教教義,取消特待生制度,建立一個公平、平等的環(huán)境就是巽的動機嗎?可能也并不全是這樣。因為巽雖然一直拒絕了希望為他提供幫助的信徒,對信徒們沒有任何的區(qū)別對待,但唯有一個人是特殊的。巽在最后接受了要的提議,與要建立了組合。不過這樣一來,如此行為與他革命在宣揚的理念不是又自相矛盾了么?其實答案一直隱藏在巽和要的對話之間。
?
在這里先稍稍偏一下題。在情人節(jié)的劇情中,巽在與露獨處時有吐露過這樣一段心聲:【我一直都想和你成為朋友,不是圣人與信徒的關系,也不是生意場上的敵人,而是純粹的朋友。】

在此之前的劇情里,巽有提到過:他小的時候很少與人有親密接觸,也缺乏與他人真心交流的經驗。由此可見,巽的童年時期大概一直都是在偏見與孤獨之中度過的。(這或許能解釋為什么巽愛著世人卻又很不擅長體察他人細微的情感。)而最后在禮堂中巽對要所說:你不是出于信仰而追隨我,也沒有對我視而不見、敵視我,而是試圖和我成為對等的存在。我這個人,一直都希望有那樣一個對等的朋友。僅此而已。

或許,巽做這一切的根本目的,只是想要一個與自己身份對等的朋友而已。然而因為玲明不平等的階級制度,使得巽與其他特待生們都是商業(yè)的競爭關系,他花費精力與熱情為非特待生建立起看似公平、平等的地下墓穴,卻又迫使他與非特待生們成為了圣人與信徒的關系。因此巽想要以革命推翻這種不平等的關系,想要建立起一個像普通學校一樣,人人平等互相交流切磋的環(huán)境。這樣一來說不定,就會有人愿意與他成為身份對等的朋友了。只是這樣一個,最單純的動機。

實際上在最后的時候,巽表示自己明白他在做的事情完全是一件脫離實際的傻事。但即便如此,要仍然對這樣的自己抱有好感,愿意陪自己一起玩耍,這讓他真的十分高興。

所以如果要用什么來形容二人的關系的話,那一定是:

最后讓我們來談談,為什么唯獨要提出了想和巽成為相同的存在?畢竟巽的理想根本無法實現(xiàn),而承受與巽對等的地位,就意味著要承受所有的不公平與不平等。正如茨所說,那已經是圣人的范疇了,或許稍微理性一點的人都不會做出那樣荒唐的選擇。這里就需要解釋一下要的動機究竟是什么。
要同樣出生在一個比較特殊的家庭,他的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世了(盡管要好像并不清楚母親離世的原因以及之后所引發(fā)的一大堆事件),而要之后就被送到了一個壓榨孩子的孤兒院里。在母親托付的夢想與教誨的支撐下,要在那樣惡劣的設施里活了下來,并最終離開了那里。而他之所以一心想成為偶像,也只是為了能實現(xiàn)已故母親的心愿。

要是個單純的人,他的目的至始至終都是想成為母親心目中的那個【被人們深愛的偶像】。而對于要來說他眼中最接近那個的存在,正是站在玲明頂點的圣人風早巽。不知道是否是由于在不太平的環(huán)境里長大的緣故,為了保護自己、為了抵御隨時有可能襲來的惡意,要形成了一種非常自我、非常帶刺的性格。然而盡管要處處都表現(xiàn)得十分自我,但他其實為了能成為像巽那樣的偶像,愿意去做任何事情。只不過他并不知道應該怎樣做,才會出現(xiàn)將巽按在地上大喊著讓巽把地位和名譽都給自己這樣費解的行為。
實際上如果要能一直維持特待生的身份,通過日積月累的努力、學習,大概也會成為非常優(yōu)秀的偶像吧,但是卻遭遇了【因為名字的禁忌就被打入底層】這樣的天降橫禍。

那既然如此,為什么在露的幫助下恢復了特待生身份,甚至成為了特待生代表的要,最終卻還是選擇站在了巽的身邊呢。在前面的段落里我有提到,露并沒有看見要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因為對于露來說,優(yōu)秀的偶像意味著獲得足夠高的成就和地位,所以露用自己的方式,給了要立足的身份、成就以及地位。然而相較于露的理性,要則是顯得更加感性得多。
通話與露的對話能看出,要并不是真心愿意將工作分給曾經嘲笑過自己、欺負過自己的的特待生,也明白自己的立場與名譽都是金錢和利益所換來的,那些吹捧他、寵愛他的人其實都是為了巴結他、討好他,而不是發(fā)自內心的喜歡著他。

此時此刻,雖然要身處于自己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頂點】,但他的內心卻是迷茫的。要不知道如此按照露所指示的方法亦步亦趨地走下去,他是否能獲得真正的【幸福】,是否能成為那個自己最心愛的母親所憧憬著的【偶像】。只是一瞬的動搖,所以要發(fā)問了:

如果當時露能正面回答要的問題,亦或者不那么著急地掛掉電話,或許之后的慘劇也有可以挽回的余地。(當然這里也沒有完全責怪露的意思,露自幼時便離開了父母,雖然聰慧又通曉人情世故促使他在社會上能辦成很多事情,但是從未體驗過親情與愛的露,實際上也并不理解要一直在追求的【幸?!俊緪邸颗c【偶像】之間的聯(lián)系。這便是露身上的局限性。)
?
因此在露那邊撲了個空的要在遇到巽后,聽到巽所說的:真希望你也能看看那許多寄到病房的粉絲來信,還有迄今為止與我所關聯(lián)的所有人們給我的、無數(shù)滿含愛意的留言。我希望用愛回饋愛,希望報答人們這片溫暖的心意。我曾經的心愿,是成為能被人們所愛著的人。HiMERUさん,我啊,想作為偶像活下去。


之后要終于明白,原來他一直想成為的那個母親最愛最憧憬的【寶貴又無可替代的偶像】,并非是用地位和利益買來的【徒有其表的偶像】,而是如同巽一樣,是【被人們發(fā)自真心地所愛著的,同時能為所有人帶來希望與幸福的】存在。要只不過想要成為那樣的存在而已。

讓我們來總結以上三人的動機:
露:希望輔佐HiMERU成為優(yōu)秀的偶像。
巽:希望通過革命獲得一個身份對等的朋友。
要:希望成為母親所憧憬的,能為大家?guī)硇腋5呐枷瘛?希望成為巽那樣的存在。
?· 凡動用刀劍者,必死于刀劍之下
為什么好的動機換不來好的結果?綜上所述,玲明追憶的慘劇幾乎可以總結成:由多個不幸的偶然催生了一個偶然的不幸。但是如果要回答這個問題,姑且需要暫時脫離劇情,從故事創(chuàng)作本身來看。那么現(xiàn)在,我想問各位一個上學時期做閱讀理解時最經??吹降膯栴}:這篇故事的中心主旨是什么?或者說作者在創(chuàng)作這篇故事的時候想表達些什么?
雖然問這么問肯定很莫名其妙。【啊我就是上課上班上累了,想要打打游戲看看劇情稍微放松心情、休養(yǎng)一下被996補課加班拷打的身心,回過頭來還要對著一篇胃疼劇情思考主題是什么× 】一定會有人這么想吧,抱歉因為我自己偶爾也在做劇情創(chuàng)作的工作,所以時不時就會從創(chuàng)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這些問題。當然無論你是否思考過這個問題,被問到的時候內心多少都會有一些答案吧。不過這并非考試,也不存在什么正確答案。所以在此處暢所欲言也沒問題。我就簡單說明一下我自己的思考吧。如果一定要給這篇故事擬定一個主題的話,我想應該是【愛】。

巽是因為想要成為被愛著的人而成為偶像的,又是因為想要回應他人的愛所以才不斷耗損著自己。要則是因為他愛著母親想要回報母親的愛,與此同時也想要成為眾人發(fā)自真心愛著的存在。而露愛著自己的弟弟,因為要給予了露的父母沒有給予的愛,露才想要幫助他回報他。
然而,也正是【愛】將這些人拖入了深淵。因為要的母親發(fā)瘋的愛著【那位明星】以至于釀成業(yè)界的丑聞,因為巽的信徒無法接受犯罪者的兒子和自己所愛的教主大人成為身份對等的存在,而決定毀掉要。因為愛和信仰會使人瘋狂,而偶像正是會無意識散播那類東西的人。(如果覺得我這句話說空口無憑,想找現(xiàn)實中的案例可以去看看國內某眼睛軟件(咳)。)

無疑的是,在這篇故事中,作者所描繪的【愛】就如同刀劍般,既能拯救一個人,同時也能毀滅一個人。揮舞著這把利刃而挑起的革命,同時也被這把利刃斬斷了咽喉。所以說為什么好的動機換不來好的結局,或許從一開始,作者就在寫一個【因愛而生之人、終會因愛而死】的故事。
?
此節(jié)標題來源:【凡動用刀劍者,必死于刀劍之下。也即因某物而生的人,必將因此物而死?!窟@是情人露劇情中的第一句。也譯作【因劍而生之人,終會因劍而死?!渴琴阋昧耸ソ浝锏脑?。

?§?為什么晶的劇情讓人難受
感謝你看完了劇情部分的解析,但是既然我在前面已經說過了這是一篇奇怪的文案,就肯定不能只是浮于表面,講一些大家都知道的東西。接下來要講的部分涉及到精神分析中克萊茵學派的觀點與內容,可能會稍微有點抽象,再加上我并不是從業(yè)此領域的專業(yè)人士,許多知識仍在刻苦學習中,不免在講述過程中會有錯誤和疏漏。還望各位專業(yè)者點評指出。
?
為什么晶寫的劇情讓人難受。在解釋這一點前,我會先闡述兩個客體關系心理學派的術語:偏執(zhí)-分裂位態(tài)和抑郁位態(tài)。
如果要用一個簡單易懂的解釋來說明的話:當我們都還是小嬰兒的時候,會認為這個世界上存在一位好媽媽和一位壞媽媽。當嬰兒感覺到饑餓、亦或者是不舒服的時候,會過來哺育,給予安撫的就是好媽媽;而當嬰兒饑餓、難受時并沒有趕過來,在一旁冷眼旁觀無動于衷的則是壞媽媽。這個時候嬰兒的愛和恨也會分為兩級,嬰兒會愛著關注自己的好媽媽,并且討厭著疏遠自己的壞媽媽。在此時嬰兒的精神便處于偏執(zhí)-分裂位。
然而當嬰兒逐漸長大,終有一天會發(fā)現(xiàn):這位好媽媽與這位壞媽媽竟然是一個人。一直以來自己愛著和恨著的其實是同一位媽媽,此時嬰兒需要處理這種又愛又恨的復雜的情感,進而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陷入一種類似精神內耗的狀態(tài)。這時候嬰兒的精神便從偏執(zhí)-分裂位轉遍成了抑郁位。
在人的一生中將發(fā)生無數(shù)次這種由偏執(zhí)-分裂位到抑郁位的轉變,有時也會有從抑郁位到偏執(zhí)-分裂位的轉變,并且哪怕是在一個成年人的生活中,也能發(fā)現(xiàn)這兩種位態(tài)存在的證據(jù)。
如果要說得更通俗一點,處于偏執(zhí)分裂位的人會認為好的東西(包括人、事、物、立場)就是全然好的,是值得被保護的、被喜愛的,壞的東西(包括人、事、物、立場)就是全然壞的,是應該驅逐、被毀壞殆盡的。
然而有一天當這個人發(fā)現(xiàn),就算是能給人帶來幸福的所謂的好東西(包括人、事、物、立場)也存在壞的一面;就算是給人帶來傷害和災難的所謂的壞東西(包括人、事、物、立場)也存在好的一面。此時,究竟什么應該被喜愛,什么又應該被痛惡,一切都變得自相矛盾了起來。難道自己一直以來都在深愛一個傷害了某些人的東西嗎?難道自己一直以來都在破壞一個給某些人帶來了幸福的東西嗎?隨即人的內心便會深深陷入這如同【抑郁】一般的自我懷疑之中。
(當然在此處我只是用最淺顯的例子來解釋這一理論,供人理解即可。由于精神分析學是擁有一整套理論的復雜學科,并非三言兩語能說的明白,如果對此真的感興趣,還請去學習專業(yè)的書籍與課程。)
?·?「非黑非白世界」的故事
(標題來源于Hysteric Humanoid中的歌詞:ここから先は未開の領域,白も黒もない世界)
相信讀過讀晶寫的胃疼劇情的人大概能理解到我想說的是什么吧。這個故事并非全然好的勇者打敗了全然壞的惡龍然后迎來Happy End的故事。沒有什么人是全然好或全然壞的,也沒有什么事物是全然好或全然壞的。革命是好的,革命改變了糟糕的環(huán)境,與此同時革命也是壞的,因為革命一些人不可挽回地受到了傷害。ES的建成是好的,因為ES成為了偶像的烏托邦,使偶像行業(yè)突飛猛進地發(fā)展,ES也是壞的,正是因為ES的壯大,無數(shù)單人偶像、或者是邊緣的其他從業(yè)者失去了立足之地。愛是好的,如果沒有愛的話一切都不會開始,愛也是洪水猛獸,是可以不講道理就侵略他人吞噬掉他人的存在。很明顯晶深諳這種【既好又壞】所帶給人的沖擊,并且刻意地想去將它寫出來。還記得這個故事的開頭嗎?作者在一開始就暗示了:高聲呼喊著【愛】與高聲呼喊著【突擊、侵略、制霸】沒有什么區(qū)別。
偶像可以成就一些人,也一定會毀掉一些人,晶想表達的正是這一點。在黑夜中發(fā)出光芒的星星,遠遠望去是象征著希望和夢想的存在,但如果以極為貼近的距離接觸,那便是一個只需瞬間就能摧毀一切的巨大的火球。而要追溯這個故事的伊始,不正是一顆星星(隕石)從空中墜落而下,帶來了【不好的東西】嗎。

(我本人更傾向于這個【不好的東西】是天災給人們帶來的諸如恐懼啊、絕望等種種【負面情感】,而奏汰的祖先們通過歌聲、舞蹈和祭典安撫了陷入恐慌之中的人們,這或許就是最早的偶像的雛形。當然更詳細的部分為會在1.5主線的解析里細說。)
?
只要靠近星星(隕石)便會讓人發(fā)瘋,至人毀滅。聽起來只不過是毫無科學依據(jù)的古老傳言,但玲明追憶的結局卻與之如此的相似。要的母親想要觸碰星星(那位明星)而死無葬身之地,而要則是想接近如恒星一般耀眼的巽其結局也是如此。實際上很長一段時間我對于這個故事都是心存不滿的,盡管其原因可能和大部分人不太一樣(?)。我所不滿的是要的毀滅和那位明星扯上了關系。當然此處我不是對任何角色有什么意見,要也好那位明星也好歸根到底都是受害者,我討厭的是作者刻意為之的惡趣味:晶他就一定要讓蜂團的各位成為【偶像】的陰影,成為將【不好的那一面】的體現(xiàn)。ニキ的父親因為搶走了人氣偶像的業(yè)績而被惡意曝光丑聞,燐音則是因為做后盾的大人物在上一年SS上失足,于是受到了牽連,而露的弟弟的母親被卷入了明星事件導致整個家族都成為了業(yè)界的禁忌與污點,受到排擠。琥珀則是任職Double Face,成為了專門處理偶像界中不好的那一面的存在。
寫到這里其實已經很明確了,為什么晶寫的劇情讓人難受,這個沒有任何事做錯卻也沒任何事做對、沒有任何人是壞人但也沒有任何人是好人的世界,本身就讓人糾結萬分。不過我并不是要批評這個故事有什么問題,也不是想借此說明愛和偶像是可怕的、是令人擔憂的洪水猛獸。根據(jù)我上面的講解,宣揚這種結論就和說著【愛是最重要的,只要有愛就能戰(zhàn)勝一切】沒有什么區(qū)別,說到底都是偏執(zhí)分裂的。如果這是一個高喊著【只要有愛就能拯救一切】、【只要成為了偶像一切都會變好】,然后好人打敗壞人,革命大獲全勝的故事,大家或許都會度過普通且美好的高中生活吧(咳咳)。不過故事之所以稱之為故事是因為故事中可以存在假設的因果,想讓一個故事?lián)碛忻篮玫慕Y局其實非常容易,這樣的故事作者隨手就能寫出成百上千個,只不過能給人獨一無二情感體驗的故事,唯獨僅此一個。
?· 寫給邊緣人的故事
但是為什么即便理解了這一點,理解了這不過是作者為了讓你陷入【抑郁位態(tài)】而刻意為之的把戲,卻依舊讓人覺得意難平呢?努力了就會得到回報,發(fā)起革命就應該會成功,把這樣的故事寫到電子游戲和熱血漫畫里應該是理所應當?shù)陌?。壞的東西終會被打倒,所有人都會獲得幸福,或許很多人都是受著這樣的教育長大的吧。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或多或少也該意識到了,那樣的故事之所以被稱呼為奇跡,就是因為奇跡很難在現(xiàn)實中發(fā)生。就算真的會降臨到少數(shù)人的身上,然而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其實都在過著距離那樣的故事相去甚遠的人生。
像Trickstar那樣一舉推翻嚴酷學生會的統(tǒng)治,這是故事和漫畫,是奇跡。亦或像原fine一樣,雖然犧牲了許多人,甚至不惜重傷自己,但姑且革命也算成功了,人們有了光明的未來,這是偉人的歷史。既然如此在這個世界上也一定存在著哪怕付出了、犧牲了、最終也只落得了失敗終局的籍籍無名的人們。他們可能很有能力,也可能在某些方面略顯笨拙,可能三五聚集成群,也可能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人在努力的活著,他們可能是淹沒在人群之中的差等生,也可能是無法溝通不被理解的問題生。這些人們難以融入社會主流的大趨勢之中,這或許由于他們稍微獨特的成長環(huán)境,可能因為從來沒有人告訴他們究竟應該怎么做,又或者是,單純的運氣不好,沒有遇到合適的環(huán)境,沒有遇到對的人。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看見他們,也很少有人為他們發(fā)聲。就好像唯有勝利者的故事才值得被歌頌,而他們的故事糟心至極、無法理解。
就像我之前所說,想讓故事?lián)碛行腋C罎M的結局其實非常容易,因為故事是虛構的,一切都是建立在虛構的基礎上,一切都可以被虛構出來。然而對于活在現(xiàn)實中的我們來說是故事,可對于活在故事中的人來說這卻是他們的人生。我們之所以熱衷于讀故事,大概是因為我們想要體驗不同的人生,體驗這些人生命中截然不同的酸甜苦辣,體驗哪怕明知前路是失敗卻也要毅然前行的那些最富有生命力的閃閃發(fā)光的贊歌。所以一直以來我很感謝晶寫了蜜蜂生物堿的故事(當然這不妨礙我痛罵晶(?)。與此同時,遇見蜂堿的故事也可以說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我的人生,我想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偶像的力量】。
一些后記:
感謝你看到這里。這篇文案是由我主筆,由我的摯友 雀喵 監(jiān)修,二人共同完成的。感謝 雀喵 一直以來為我提供了許多觀點指導與幫助。
實際上,打一開始我本不愿意寫與玲明追憶相關的解析,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想再讀一遍這胃疼劇情了x。創(chuàng)作中途還有別的朋友開玩笑說:對著這種劇情都能分析得津津有味,你的心是石頭做的嗎?怪不得這么不體貼?!驹谕嫒f圣節(jié)劇情的梗】
雖然我好像寫文案時盡可能做到客觀地分析了,但其實每次為了某個觀點而去翻找原劇情的時候,都會忍不住嘆惋:某晶你瞅瞅你寫的這個玩意,所有人都不幸的世界達成了,你滿意了嗎。(咳咳)不過盡管嘴上這么說著,但總的來說我還是很喜歡這篇劇情的,所以才有了這篇文案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