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抑郁癥要不要吃藥?抑郁癥服用藥物的利弊分析
青少年抑郁癥是一種嚴重的心理健康狀況,會導致持續(xù)的悲傷感和對活動失去興趣。它會影響青少年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并對學習、家庭關(guān)系和社會功能產(chǎn)生負面影響。
根據(jù)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數(shù)據(jù),2015年約有300萬名12至17歲的美國青少年至少發(fā)生過一次重度抑郁癥。這個數(shù)字占青少年人口的12.5%。而我國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輕度抑郁的檢出率為17.2%,高出2009年0.4個百分點。重度抑郁為7.4%,與2009年保持一致。而最近,抑郁癥篩查更是納入了學生體檢體檢項目,可見抑郁癥的嚴重性及多發(fā)性。

如果孩子正在與抑郁癥作斗爭,我們可能想知道藥物是否有幫助??挂钟羲幬镫m然通常是安全的,但可能會產(chǎn)生或多或少的副作用,有很多父母都對藥物說明書上的警告感到擔心。但另一方面是,服用藥物確實能改善情緒和癥狀。那么,抑郁癥的孩子要不要吃藥呢?權(quán)衡藥物使用的利弊很重要。
藥物的優(yōu)點
對于許多青少年來說,抗抑郁藥結(jié)合心理治療是治療抑郁癥比較有效的方法??挂钟羲幙梢酝ㄟ^以下方式幫助青少年:改善心情、改善食欲、增加焦點、解決與抑郁癥相關(guān)的睡眠障礙、減少抑郁癥可能出現(xiàn)的焦慮癥狀、減少可能引發(fā)自殺念頭的抑郁癥狀。

應該指出的是,在重度抑郁發(fā)作期間,自殺風險始終存在,在此期間應仔細監(jiān)測和評估青少年。
抗抑郁藥與心理療法(包括催眠療法或認知行為療法)結(jié)合使用效果最佳。在心理治療期間,青少年可以學習應對技巧來管理抑郁癥和應對社會心理壓力。他們還可以探索抑郁癥的誘因以及未來如何減輕這些誘因。
藥物的缺點
所有藥物都有副作用。一些抗抑郁藥可能會引起令人惡心但可以控制的輕微副作用,而有些抗抑郁藥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副作用。在開始使用抗抑郁藥治療之前了解所有潛在的副作用很重要,并密切關(guān)注你的孩子(包括定期與處方醫(yī)生預約)。

最常用的抗抑郁藥可能有以下副作用:胃腸道癥狀、失眠、口干、頭暈、體重增加、頭痛、性副作用、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抗抑郁藥不是抑郁癥的“快速解決方案”,因為服藥可能需要6-8周才能緩解癥狀。且不是吃藥了就能對孩子放松警惕,美國FDA對24歲以下人群的所有抗抑郁藥發(fā)出“黑匣子”警告,因為有些抗抑郁藥物可能會增加自殺念頭和行為,尤其是在治療的前一兩個月【1】。

還需要注意的是:最近的研究表明,部分抗抑郁藥對有些兒童和青少年的治療沒有明顯的用處【2】。還有的情況是,有些青少年可能會體驗到某種藥物的許多好處和很少的副作用,而有些青少年同樣的癥狀服用同樣的藥物后幾乎沒有緩解抑郁癥狀且還有很多副作用。
如果可以的情況下,對于青少年抑郁癥,建議心理咨詢和藥物治療同時進行,或者一定條件下可以優(yōu)先考慮心理咨詢治療,有些心理治療方式如催眠療法、認知行為療法、團體療法、家庭療法等對于這些人生觀、世界觀還未完全成型的青少年來說,效果會更加明顯。
參考資料:
【1】美國衛(wèi)生與公眾服務部,“
AntidepressantUseinChildren、Adolescents,andAdults”,檢索自https://www.fda.gov/Drugs/DrugSafety/InformationbyDrugClass/ucm096273.ht。
【2】Cipriani,Andrea等人,“抗抑郁藥對兒童和青少年重度抑郁癥的比較療效和耐受性:網(wǎng)絡薈萃分析”,《柳葉刀》,第388卷(10047),2016年6月:第881-890頁。
原文來自于榮新奇教授心理堂,如需轉(zhuǎn)載請取得許可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