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經驗之談精研下鄉(xiāng),借新聞之力助推振興
2023年6月7日,2023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新聞培訓會暨行前動員大會在嶺南師范學院第五教學樓A棟215教室順利舉行。
此次培訓會主要分為朝陽行新聞組進行經驗分享和李佳書老師進行三下鄉(xiāng)經驗分享兩個議程。
朝陽行新聞組的主講人常思樂和陳柳希同學向大家分享了自己進行新聞工作的經驗。
常思樂同學從出發(fā)前“磨刀充電”、找準“小切口”角度和把控審稿最后一關三個方面強調了在“三下鄉(xiāng)”正式開始之前新聞組需要做的提前準備的重要,并向大家分享了朝陽行新聞組在上一年“三下鄉(xiāng)”活動正式開始之前所做的前期準備工作,指出編寫新聞稿要“看得細、挖得深、站得高、寫的實”。
陳柳希同學在超越“5W1H”的角度向大家說明了如何寫好一篇有溫度的新聞稿。陳柳希同學先是以自己曾經寫過的稿子為例,生動地說明新聞稿要避免寬泛、內容重復堆砌、無具體內容的問題,寫出的文字要有溫度、有內容、有價值。最后她強調,新聞稿編寫需要做到“有框架、有溫度、有深度、有高度、要回扣”。
在朝陽行新聞組經驗分享之后,文學與傳媒學院李佳書老師為我們開展新聞寫作培訓。
李佳書老師以“講好商院人‘三下鄉(xiāng)’好故事”為主題,強調新聞稿可以“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要“深巷酒香飄萬巷”。她分別從“什么是新聞、如何發(fā)現(xiàn)新聞、如何寫新聞”的角度向大家講解新聞稿的構建過程。
李佳書老師強調,新聞包含“三方面”和“六要素”。需要我們善于觀察、善于比較和善于策劃。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人優(yōu)我特”。李佳書老師指出,標題是文章的“面孔”,是新聞的“眼睛”,需格外重視新聞標題的構思。
李佳書老師和兩位同學的精彩發(fā)言讓在座的各位同學都受益匪淺,參與了培訓會的新聞組成員紛紛表示此次培訓會不僅見到了許多優(yōu)秀的團隊前輩,學會了許多實用的寫作技巧,更感受到了三下鄉(xiāng)的辛苦與不容易,深入了解到新聞人是如何運用文字的力量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大學生是如何借助專業(yè)知識肩負使命擔當。
??? 據(jù)悉,本次會議由商學院團委青協(xié)實踐部的梁譯勻和潘浩南同學主持,出席本場會議的領導和嘉賓有商學院黨委副書記謝明亮、團委書記周璇、文傳院教學科研秘書李佳書以及學工辦全體輔導老師、隊伍指導老師、商學院團委秘書長團,主要參會人員為商學院各“三下鄉(xiāng)”隊伍的正副隊長和新聞組成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