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愚人節(jié),周杰倫和他被偷的猴子

4月1日愚人節(jié)當天,知名歌手周杰倫在Instagram上發(fā)文,稱自己此前從黃立成處獲贈的BAYC #3738 NFT被釣魚網站盜取,可能是朋友幫自己mint新項目時的操作導致了這一結果。
“我以為是愚人節(jié)玩笑,去查了下發(fā)現(xiàn)真的沒了?!?/p>
據悉,周杰倫此次被盜的NFT在市場上價值超過320萬元人民幣。從交易平臺LOOKSHARE顯示的信息來看,BAYC #3738在被釣魚網站獲取后,馬上被以111ETH、130ETH、155ETH的價格多次快速出手,盜竊者自然也消失在了數字世界的海洋中。

不過,失去這一項財產對他來說可能不算特別“肉痛”:周董一邊提醒大家小心釣魚網站,一邊開玩笑說“是不是應該問大哥要個更*的”。
介猴賣嘛?
NFT是當下流行的“虛擬貨幣”中的一種,英文全稱為Non-Fungible Token,意為“非同質化代幣”,是相對于同質化代幣而存在的概念。相對于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每一個貨幣都相同的貨幣而言,NFT的每一個Token都是獨一無二的、具有數字加密的唯一標簽。
用虛擬貨幣從業(yè)者的說法,NFT“提供了一種標記原生數字資產所有權的方法”;而正因為NFT的這種特性,它可以被用于將藝術品、收藏品數字化,其中最為流行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NFT頭像。
周杰倫被盜的BAYC #3738正是一幅NFT頭像。這只鉆石牙齒的猴子屬于當下圈內最火項目之一“無聊猿游艇俱樂部”(BAYC)。一系列的頭像由Yuga Labs創(chuàng)作,體現(xiàn)了“存在主義危機時隱時現(xiàn)的無聊感”——藝術家塞內卡把這種據稱來源于海明威的精神內核表現(xiàn)為一只只奇裝異服、皺著厭世臉的猿猴。

事實上,歌手林俊杰、NBA球員斯蒂芬·庫里、麥當娜、賈斯汀·比伯等名人都購買了這個項目的NFT,并且當作自己在社交媒體上的頭像。由于明星效應帶來的風潮,包括BAYC項目在內的NFT頭像價格自然是水漲船高:目前,BAYC項目售出的最貴作品Bored Ape #8585已經賣出了270萬美元的天價。
而拍下巴菲特午餐的中國人孫宇晨購買的另一系列NFT頭像“Tpunks”更是花費了他1050萬美元——一幅幾乎由點陣組成的像素畫的價值甚至高于畢加索和安迪·沃霍爾的真跡,令人瞠目結舌。

“血肉”苦弱,數字飛升
去年,一群自稱加密迷的群體在直播中燒毀了班克斯的作品《白癡》并將其NFT化,在真跡被銷毀之后,數字化《白癡》相比原作竟然增值了近3倍。
這幅畫中,拍賣會的牌子上寫著“我真不敢相信你們這群白癡真的會買這個”。班克斯用《白癡》諷刺了1987年拍賣梵高《向日葵》創(chuàng)紀錄的銷售歷史,而在今天NFT藝術品卻已經在拍賣中“碾壓”大師真跡,這幅數字化的《白癡》從結果上來看形成了一次絕妙的諷刺閉環(huán)。

在幣圈玩家的口中,NFT和它所代表的的加密貨幣被認為是安全的、世界的、超越時代的。你看,它擁有獨一無二的數字標簽,再也不用像傳統(tǒng)的藝術品一樣,需要專業(yè)的鑒定師來判斷是不是贗品;它不受現(xiàn)實貨幣的影響,各國的地方政策也對國際化的虛擬貨幣網絡產生不了決定性的影響;在而被認為是新時代的“元宇宙”概念,也許正是從虛擬貨幣的大獲成功中脫胎而出的。
這種影響自然也蔓延到了我們熟悉的游戲業(yè)界。包括育碧在內的許多大廠高調宣布進軍NFT,試圖將游戲道具與加密貨幣整合,創(chuàng)造出新的“游戲維度”——盡管大多數這類嘗試遭到了來自玩家的抵制和謾罵,你還是能看到“擁抱NFT”似乎成為了業(yè)內的某種趨勢和共識。以魔力牛為代表的明星制作人們也開始把自己的時間花在NFT游戲上,但是這些“能賺錢”的游戲幾乎都喪失了很大一部分“游戲性”,并不好玩。

我想,“能賺錢”和“好玩”幾乎一定是沖突的——玩家和投資者的立場看上去永遠無法完成整合。
不過,在入局者的眼中,這種能夠帶來巨量財富的概念正是資本的未來。去年,被虛擬貨幣圈子用于交流的語音軟件Discord收到了來自微軟的超高溢價的收購方案,正是因為它被認為是“元宇宙的基礎設施”。在他們描繪的圖景中,一艘華美的宇宙飛船正在駛出星海中的空港,全新的時代正在到來。
但是現(xiàn)實并非如此。過去的一段時間里發(fā)生的事情告訴我們,NFT似乎既不安全,也不世界。
和說好的不太一樣
周杰倫的BAYC #3738 NFT并不是第一個被盜的“無聊猿游艇俱樂部”作品。今年2月,一位名為larrylawliet的海外用戶在一次黑客攻擊中失去了所有的BAYC系列NFT,總價值約270萬美元;盡管交易平臺Opensea凍結了相關NFT,但黑客已經將大部分財產變現(xiàn)、轉移。

而黑客通過Discord投放虛假鏈接、盜取用戶財產也已經成為了常用手段。去年12月,Twitch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Justin Kan的Fractal NFT項目在啟動前被劫持,用于該項目Discord的機器人被黑客入侵,黑客在其公告頻道中發(fā)送指向假造幣網站的鏈接,價值154000美元的加密貨幣Solana被盜。

甚至連備受信任的交易平臺OpenSea、Nifty Gateway都曾經遭受過猛烈攻擊,投資者在一次攻擊中傾家蕩產似乎并不是聳人聽聞的新聞。
另一方面,盡管虛擬貨幣是無國界的產品,提供NFT平臺的企業(yè)不可避免地有自己的立場。面對嚴峻的地緣政治沖突,用戶手中的虛擬資產是否還受到保護自然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在俄烏沖突開始后,2月27日,作為在烏克蘭誕生的初創(chuàng)公司,NFT平臺DMarket宣布切斷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所有聯(lián)系。

這種“切斷”具體表現(xiàn)為:禁止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用戶在平臺上注冊;凍結這些地區(qū)此前已注冊的用戶賬戶;所有資產和皮膚仍保留在用戶賬戶中,但對其使用的訪問目前受到限制;平臺不再支持俄羅斯盧布。
而另一方面,烏克蘭政府將俄羅斯“入侵”時間表作為NFT出售,用于籌集戰(zhàn)爭資金。烏克蘭副總理、數字轉型部長Mykhailo Fedoro在推特上宣布了該系列的推出,他吹噓說:“雖然俄羅斯使用坦克摧毀烏克蘭,但我們依賴革命性的區(qū)塊鏈技術”。
該收藏品名為“元歷史:戰(zhàn)爭博物館”,具體表現(xiàn)為將“戰(zhàn)爭中每個實質性事件”的新聞和藝術家的插圖聯(lián)系起來??紤]到烏克蘭政府和總統(tǒng)澤連斯基本人于戰(zhàn)爭初期在社交媒體上編造的一系列虛假戰(zhàn)果,這些“實質性事件”的真實性可能是令人懷疑的。

而在此之前,烏克蘭政府已經利用NFT平臺的特性繞過銀行和當地貨幣限制,募集了價值超過5400萬美元的加密貨幣。
在正在發(fā)生的這場戰(zhàn)爭中,加密貨幣突然擁有了陣營性,成為了發(fā)新時代“戰(zhàn)爭財”的手段,令人猝不及防;而自詡“藝術品”、“收藏品”的NFT很可能正在記錄有偏差的、虛假的歷史——當然,過去的繪畫和浮雕也具有這樣的特性,只不過,這一次的歷史可能并不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結語
在2022年的愚人節(jié),一位可能是我們這一代人最熟悉的歌手被偷了一只虛擬猴子。也許失去這幅友人贈予的“新玩意兒”對周杰倫來說不算特別大的災難,不過NFT也確實因為這次盜竊進入了許多此前從未關注過相關信息的人們的視野。
在看到“周杰倫NFT被盜”的消息的時候,我產生了一種奇妙的時空錯位感。當童年的偶像遭遇了新型詐騙,我才發(fā)現(xiàn),世界已經在他含糊不清的唱詞里度過了十余年。

命運的鐘擺帶著也許屬于加密貨幣和元宇宙的明天撞上了周杰倫的猴子,敲碎了它閃閃發(fā)光的鉆石牙齒,發(fā)出了一聲清脆的鳴響——我希望這聲鳴響至少能夠成為NFT的警鐘。
我想,屬于這些“新概念”的時代也許還遠未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