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17好看嗎?用黃金分割和美學原則告訴你離三星S10+差距有多大
(本文信息量大,看完一定有驚喜的收獲?。。。?/p>
天青色典雅陶瓷背板,
別致復古前白色面板,
右上角不礙眼超小挖空,
超高辨識度橫向攝像頭排布。
這是魅族17獨有的moment,在今年的旗艦手機圈算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
我認同這樣對設計和工藝的獨立思考和堅持,這種工匠精神很值得其他友商學習,但我并不認同魅族17是美的。
它很獨特,但并不美。
魅族17最開始亮相的時候,我看起來就十分的不協(xié)調(diào)、很突兀,背部圓潤的橫向攝像頭排布看起來非常奇怪,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的感覺。
而作為魅族17設計靈感的三星S10,卻看起來非常的協(xié)調(diào)順眼,從數(shù)碼圈包括大眾的口碑評價就可以看出。
三星S10和Note10系列的產(chǎn)品設計可以說是達到了歷史巔峰水平,而魅族17對三星S10的致敬,沒有學到精髓,沒有模仿到位。
那從設計上來講,魅族17相比三星S10到底差在哪呢?到底是為什么魅族17會看起來很不協(xié)調(diào),很突兀?接下來我們就從工業(yè)設計、美學原理上來探究這背后的原因。
自然第一美學:黃金比例
2000多年前,古希臘數(shù)學家畢達可拉斯發(fā)現(xiàn):1:0.618是普遍適用于一切領域的最佳比例。
數(shù)字、建筑、雕塑、繪畫、設計、時裝、人體等各個領域,宇宙萬物,黃金比例都普遍適用,而且黃金比例下總是構造出最美的形體。
當前很多選美比賽,甚至大眾審美,都用黃金比例來衡量。比如我們都希望大長腿,那是因為普通人腿部比例普遍不到0.6,而大長腿則更接近黃金比例,確實看起來更美更高挑。

而在設計上,比例更接近黃金比例的產(chǎn)品,視覺上會更和諧美觀,我們身邊不乏黃金分割圖形和產(chǎn)品。比如蘋果的logo。

但對于手機,因為要在有限的體積內(nèi)塞下各種各樣的元器件,很多時候設計要為功能妥協(xié),所以要做到黃金比例就難上加難?,F(xiàn)在攝像頭越來越多,背部黑洞般的攝像頭模組越來越大,對各個廠家的設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我一直認為,三星擁有設計師最頂級的工業(yè)設計水平,不僅僅是手機,三星的各種消費電子產(chǎn)品都非常漂亮,手機、電腦、電視、冰箱……
歷年三星的手機,除了在技術上不斷突破行業(yè)極限,在設計上也是一直引領行業(yè),三星手機的顏值從來沒讓人失望過。

設計美學基本原則:一致性原則
偉大的設計,并不是因為我們腦袋里覺它就是美麗的,才會顯得偉大,而是因為它是符合我們直覺的審美的,因為它是具有一致性的,讓用戶感到熟悉的。
偉大的設計是無形的,因為他們具有一致性,并讓人熟悉。
蘋果的設計為什么被大眾普遍接受,并被認為是頂級的美觀的設計?
就是因為蘋果很好地遵循了一致性原則。
在其所有的軟硬件產(chǎn)品設計中保持驚人的一致的風格和調(diào)性,而且是美觀的符合美學的設計風格和元素。
這樣就保證了不管是蘋果產(chǎn)品中的每一個微觀元素,還是產(chǎn)品整體的設計均衡性和美觀度,都保持了非常高的水準,讓用戶看起來相當舒服。
比如蘋果嚴格遵循的圓角矩形設計元素。蘋果的設計理念認為好的設計不應該是鋒芒畢露的,矩形鋒利尖銳的邊角會讓用戶感到受冒犯,所以蘋果軟硬件所有的單體元素都是圓角矩形的設計風格。
就拿iPhone舉例,手機邊框和屏幕保持一致的R角,而iOS系統(tǒng)內(nèi)每個APP圖標都是統(tǒng)一的圓角矩形,背部攝像頭模組用圓角矩形突出,這些保持著驚人的一致性。

蘋果的設計理念對我們很多人的審美都產(chǎn)生了非常大的影響。簡約優(yōu)雅、圓角矩形、流暢動畫、細膩反饋,我們深受蘋果設計的影響,以至于像微軟的Material Design在包括我在內(nèi)的很多人看來,不美觀,不優(yōu)雅,不好看。
而在手機的設計上,一致性原則主要體現(xiàn)在外觀設計、系統(tǒng)UI設計、以及軟硬件一體的設計元素和風格的一致性。
能做到前兩者已經(jīng)很不錯,而要做到軟硬件一致性,那才是極致的協(xié)調(diào)與統(tǒng)一。
設計元素的一致性,有一個實用的理論,就是曲率。
一般有 G0、G1、G2 和 G3 四種曲率,G0就是沒有曲線,直線轉(zhuǎn)角。而G1就是通過一個圓形的一段圓弧過渡,而G2則是這段曲線的曲率是G1曲率,G3是這段曲線的曲率的曲率是G1曲率。說的很難理解,實際上就是數(shù)學上的一元、二元、三元、四元方程,G2就是開兩次方后是直線。

蘋果的圖標及硬件設計,從iOS7開始,就遵循G2連續(xù)曲率,相比之前的G1曲率,雖然只有微笑的變化,但從細微處會讓用戶感到更舒服更和諧。
而三星的APP 圖標,是更加復雜的G3曲率?。?!這個在一般只會用在汽車等大型工業(yè)設計上,而三星竟然把這么復雜的計算模型運用到小小的圖標上,果然財大氣粗、實力雄厚。

三星S10和魅族17設計比例對比
首先我們看最明顯的也是最影響外觀美感的背部設計。
在當下三四個、甚至更多的后置攝像頭組合下,怎么把攝像頭模組設計的好看美觀,非??简瀼S商的工業(yè)設計能力。直接上圖:
三星S10+

魅族17

從官網(wǎng)找到兩個手機的背部定妝照,在PPT上根據(jù)機身尺寸縮小10倍,再測量出攝像頭模組等尺寸,并繪制出黃金分割線。經(jīng)過這種精確的數(shù)據(jù)化測量,得出了令人驚嘆的結(jié)果:

三星S10+非常遵循黃金分割比例,機身的黃金分割處是“sumsang”logo,上半身的黃金分割處是攝像頭模組的下邊界,同時后攝模組的寬度和機身寬度的比例也非常接近黃金比例。
而魅族17就不那么令人滿意,橫向比例、縱向比例都離黃金比例0.618偏差很多,尤其是后攝模組寬度比例直接達到0.727,遠遠偏離黃金比例,而且位置也太偏上。
所以這也就能很大程度上解釋為什么魅族17背部看起來這么不協(xié)調(diào)不舒服,因為這不符合人眼和直覺能感受到的黃金分割,沒有遵循自然界最普遍最基本的美學原則。而三星S10+橫向縱向都非常接近黃金比例,在視覺和美感上完全超越魅族17的。
設計一致性對比
1、 手機背部設計元素一致性。
三星三顆攝像頭做了盡最大可能的黑化隱藏,弱化存在感,視覺上只有閃光燈比較明顯,但做了圓角矩形化處理,而不是普通的圓形閃光燈。

而魅族則相反,在每顆攝像頭外圈都增加非常明顯的圓圈,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會看的非常清楚。同時,魅族5個圓環(huán)并不是等距排列?。。蛇叺膬深w攝像頭更靠外!

2、 正面UI界面與手機邊框曲率一致性:
三星S10+:
三星的One UI在瘋狂改進中,目前已經(jīng)處于第一梯隊。而三星對于APP圖標圓角處理,和蘋果一樣,手機邊框、屏幕圓角、APP圖標圓角保持一致的曲率,非常和諧統(tǒng)一。
而UI內(nèi)部更是大量運用類似大曲率圓角,風格一致性非常強,和屏幕圓角曲率保持一致性。


魅族17:
Flyme確實口碑很好,但UI圖標并沒有保持一致。魅族UI團隊一直堅持認為有些圖標天然適合圓形,比如設置、時鐘、相機。
但從一致性原則和視覺風格統(tǒng)一性上來講,不一致的圖標確實稍顯雜亂。
而更嚴重的問題是圓角曲率。魅族的手機邊框和屏幕邊框使用類似蘋果的大曲率設計,但APP圖標卻使用非常小的R角,近似方形。這才是其最大的不一致的地方,從視覺上軟硬件一致性不強。

這種超小R角的圖標風格,適合以往非全面屏手機的直角屏幕,而來到了圓角屏幕的全面屏時代,UI 圖標也應該跟進迭代,風格進化。
蘋果從iOS7以來保持不變,是因為原本G2曲率圖標就天然適合全面屏,iPhone也在全面屏時代其一致性設計風格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
總結(jié):魅族17致敬的是三星S10e
通過這樣的深度分析對比,魅族17不管是硬件工業(yè)設計,還是軟件與硬件的統(tǒng)一性上,都和三星S10+有不少的差距。
我一直認為,三星S10和Note10系列,是三星手機至今設計的巔峰,而三星一直是整個行業(yè)的巔峰。
黃金比例的機身、軟硬件超強的一致性,是作為能和蘋果相提并論、互相媲美的必備條件。
對比到最后,我突然發(fā)現(xiàn)魅族17致敬的不是三星S10+,而是三星S10e,就是這個被大眾忽視的次旗艦。

同樣的直屏,同樣的三邊等寬,同樣的前置單挖孔,同樣的橫向后攝,同樣的白色夢幻漸變色。
不同的是,三星S10e的后攝模組寬度比魅族17更接近黃金比例,“sumsang”logo的位置也在黃金比例處,每顆攝像頭用的是圓角矩形框,而非圓形。
被大眾忽視的三星次旗艦,依然保持著頂級的黃金比例和一致性設計。
魅族17,不美,但獨具特色。
魅族,實力不雄厚,但有著難能可貴的堅持與熱愛。
用三星這樣實力雄厚、水平頂級的標準去看魅族,確實很不公平。
但通過這樣的深度探討,希望能看到包括魅族在內(nèi)的很多國產(chǎn)廠商,離三星蘋果這樣的頂級廠商的差距。差距不僅僅來自于銷量、利潤率、技術水平,也來自于工業(yè)設計水平、對細節(jié)的把控。
要做到頂級,不僅要拿出工匠精神做產(chǎn)品,還要有足夠的實力和理念的儲備。
本文提出的黃金比例、設計一致性,只是基本的設計理念。而越是基本,廠商就越容易忽視,而把精力放在了營銷噱頭、死磕技術、性價比、品牌辨識度等方面,導致當前手機市場競爭的惡性發(fā)展。
而消費者想要一個看著協(xié)調(diào)、用著舒服的好產(chǎn)品,就變成了一件難事兒。
希望未來能看到更多好看好用、細節(jié)到位的好手機。
希望手機廠商能把設計和理念成為一種競爭力。
希望魅族能持續(xù)地堅持下去,以至于從工匠精神熬成完美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