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八大最美風景:山海相依,獨具韻味,聞名海外
一、劉公島
劉公島自然風景秀麗,眺望碧波碧波,綠樹成蔭,近觀鹿群,鳥語花香,被譽為“海上仙山”、“世外桃源”。北面的海蝕崖筆直而陡,如刀削斧劈;南面沙灘綿延,水清沙潔。聆聽濤崖、石板、石板、石板等奇觀奇觀,登高臨水,領略壯麗風光。在4000畝的森林里,有烏桕樹、龍柏、桂花等70余株樹木,50余株郁郁蔥蔥,野生梅花鹿及70多種鳥獸棲息于林中,構成一道立體、流動的風景。
20年來,在改善環(huán)境衛(wèi)生、美化綠化的基礎上,加大環(huán)境整治力度,打造環(huán)保品牌,提升環(huán)境效益,劉公島以自然樸實、清新幽雅、特色鮮明、別具一格、別具一格的生態(tài)景觀、旅游環(huán)境,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來觀光,流連忘返。

編輯
二、威海華夏城
佛山水畫,如意東方。現對外開放的東方文化區(qū)占地二千七百余畝,有中國最大跨度的華夏第一牌樓(長86米,高21米),全球唯一三面圣水觀音(鑄銅,重78噸),展示了華夏始祖夏禹王時代人文精華的夏園,有1300多年歷史的膠東最大廟-太平禪寺等十幾個景點,雜技,馬術,有豐富傳統表演,如少林武術。
2010年,威海華夏城旅游風景區(qū)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2011年入選“中國十大最具發(fā)展?jié)摿χ黝}公園”,同年獲“中國創(chuàng)意產業(yè)最佳園區(qū)”,并被山東省文化廳評為首批山東省文化產業(yè)示范園區(qū)。

編輯
三、西霞口
該村是我國著名的小康村,創(chuàng)建于1987年,它以和諧的理念為指導,使人民群眾在經濟上受益,大力推進人與自然、人與人、村與村之間的和諧,創(chuàng)造出社會主義小康村和諧、安寧、幸福的新農村。
西霞口村是國家4A級景區(qū),在“和諧”理念的指引下,在經濟發(fā)展中受益,大力推進人與自然、人與人、村與村之間的和諧,營造社會主義小康村和諧、和諧、和諧的小康村。

編輯
四、成山頭景區(qū)。
成山頭,又名天邊,位于山東省榮成市龍須島鎮(zhèn),因其座落于山的最東端而得名。成山頭三面環(huán)海,一面接陸,與韓國隔海相望,僅94海里,是中國陸地和海洋交接處的最東端,最早看到海上日出的地方,自古就有“中國的好望角”。成山頭景區(qū)最高點海拔200米,東西寬0.75公里,南北長1公里,總面積2.5平方公里。此處山巒疊嶂,海闊藍天,峭壁巍峨,波濤洶涌,雄偉壯觀,是理想的旅游避暑勝地。

編輯
五、赤山風景區(qū)
赤山,早在春秋時代,雄偉的黃海之濱、守石島要港,溝通韓日南亞商賈云集,成為我國北方名山。南北朝、南北朝、南北朝、紅尼庵及其它寺廟都建有。四年(公元八二四),韓民族英雄、海商家張保皋在這里建立了“赤山法華院”,后來日本高僧圓仁法師三次前往赤山,在此住了兩年九個月,著著著述東方三大名著之一的《入唐求法記》,于是,這里就成了中韓日三國佛教圣地與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

編輯
六、大乳山
大乳山濱海旅游度假區(qū)位于威海乳山市,地處膠東半島南端,與黃海、煙臺、威海、膠東半島交界的三個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是膠東半島“黃金”之地。度假村以風景獨特的“大乳山”為中心,海陸總面積52平方公里,山、海、灘、灣、島資源齊全,景色宜人,山灣相連,湖沙灘相映成趣,有著三亞的浪漫,千島湖的美麗,春暖夏涼,冬暖夏涼,年均氣溫為11.4度。
編輯
七、仙姑頂
奇峰高聳的仙姑頂上,怪石嶙峋,奇花異草,景色迷人。登頂極峰令人心曠神怡,俯瞰海及劉公島,北望全市風景盡收眼底,西望翠綠青山及渤海灣。天然美景造就了旅游勝地,再加上神奇的傳說,更使人流連忘返。
重點景點:仙姑廟、牌墳、聚仙閣、呂祖洞、仙姑洞、石塔、大石龜、望海亭、長亭等。廟內香火旺盛,游客絡繹不絕,廟會期間每天有成千上萬的游客,當地稱其為“圣所”。

編輯
八、小石島
小石島位于威海城區(qū)西部偏北,石島港和石島灘之間。東部距離最近的陸地點0.3公里。由于島嶼多石而得名。包含大小兩個島嶼:大島在西,名石島;小島位于大島和陸地之間,名里島,島間有礁脈相連。東面近橢圓形,長0.36公里,最寬處0.2公里,面積0.063平方公里,海拔31.4米。
島嶼岸線長1.25公里,基巖海岸,陡峭險峻,岸上布滿礁石。屬于大陸島,由下元古代膠東巖群的黑云片巖構成。它上面有松樹和野草,沒有水。北海岸陡峭,有海蝕洞,稱為水龍窩。制圖的頂部有一個三角形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