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畫像集[廿八]中國帝王畫像19三國(下)

三,魏武帝
曹操盡管沒有稱帝,但他生前為魏公、魏王。后世有時以他為魏國開國之君
1,古代畫像
1.1,鶴洲霊翯1687年《中國歴代帝王図》,神戸市博物館

1.2,拍賣網(wǎng)站,歷代帝王名臣像

1.3,中國國家博物館藏,中國歷代名人畫像譜收錄,明人繪

2,古籍畫像
2.1,三才圖會

2.2,明代歷代古人像贊

2.3,古先君臣圖鑒附小傳古贊,明代
左側小字可以看出,這本書將其歸類為臣;題字也直呼其為“魏曹操”。

2.4,集古像贊.明.孫承恩撰.明嘉靖十五年刊本

2.5,歷代君臣圖像,日本漢籍

2.6,明代新刻歷代聖賢像贊

2.7,明萬歷拓本君臣圖鑒
這本書的原型應該是《古先君臣圖鑒》,雖然它將曹操提到了“君”類,但是題字沒有作修改

2.8,日本古籍,唐土訓蒙図彙

2.9,清人畫帝王名臣像冊-魏曹操,故宮博物院

3,古籍插圖
3.1,《三國畫像》

3.2,圖像三國志

3.3,三國志像

3.4,三國演義人物繡像(可能是現(xiàn)代作品)

4,現(xiàn)代作品
4.1,白庚延 1985年作 曹操

4.2,陳衍寧 曹操造像

4.3,范曾 1985年作 曹操釃酒臨江圖

4.4,胡明軍 曹操

4.5,林立仁 曹操賦詩圖

4.6,林崢明 魏武帝曹操

4.7,馬伯樂 曹操詩意圖

4.8,王子和 曹操

4.9,張英豪水墨人物

4.10,中國一百帝王圖

四,魏文帝
1,歷代帝王圖
1.1,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宋.楊褒摹,波士頓美術館

1.2,現(xiàn)代摹寫

1.3,現(xiàn)代摹寫2

1.4,俞致貞 摹歷代帝王圖

1.5,季康 臨帝王像圖 立軸

1.6,未知摹本,拍賣網(wǎng)站

1.7,現(xiàn)代白描

1.8,辛毗引裾圖,元? 佚名,弗利爾美術館

2,古籍畫像
2.1,民國繪圖增注幼學瓊林

2.2,三國演義人物繡像(可能是現(xiàn)代作品)

2.3,三國志像

2.4,三國志像2

2.5,圖像三國志

2.6,分類合璧圖像句解君臣故事,日本1689年刊印

3,現(xiàn)代作品
3.1,中國皇帝全傳插圖

五,魏明帝
1,帝鑒圖說,明萬歷元年潘允端刊本

2,三國演義人物繡像(可能是現(xiàn)代作品)

3,太上寶筏圖說

4,中國皇帝全傳插圖

六,魏邵陵厲公
司馬師將曹芳廢為齊王,擁戴高貴鄉(xiāng)公曹髦繼位。西晉建立后,冊封邵陵縣公,謚號厲,因此習稱邵陵厲公
1,三國志像

2,出處不詳,可能是現(xiàn)代作品

3,中國皇帝全傳插圖

七,魏高貴鄉(xiāng)公
不滿司馬氏專權秉政,甘露五年親自討伐司馬昭,為太子舍人成濟所弒。后世以他以前的爵號高貴鄉(xiāng)公稱呼他
1,三國志像

2,中國皇帝全傳插圖

八,魏元帝
1,三國演義人物繡像

九,吳武烈帝
即孫堅,武烈皇帝是孫吳的追尊謚號
1,《三國畫像》

2,圖像三國志

十,吳長沙桓王
即孫策。孫權沒有追尊他為皇帝,而是長沙王,追尊謚號桓。
1,《三國畫像》

2,清康熙年間《無雙譜》

3,清刻歷代畫像傳

4,三國志像

5,圖像三國志

十一,吳大帝
1,古代畫像
1.1,歷代帝王半身像冊,臺北故宮博物院

1.2,鶴洲霊翯1687年《中國歴代帝王図》,神戸市博物館

1.3,中國國家博物館藏,中國歷代名人畫像譜收錄,清人繪

1.4,圣君賢臣全身像冊,南熏殿舊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1.5,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宋.楊褒摹,波士頓美術館
1.5.1原件

1.5.2現(xiàn)代摹寫

1.5.3現(xiàn)代摹寫2

1.5.4現(xiàn)代白描

2,古籍畫像
2.1,三才圖會

2.2,明代歷代古人像贊

2.3,古先君臣圖鑒附小傳古贊,明代

2.4,集古像贊.明.孫承恩撰.明嘉靖十五年刊本

2.5,歷代君臣圖像,日本漢籍

2.6,明代新刻歷代聖賢像贊

2.7,明萬歷拓本君臣圖鑒

2.8,日本古籍,唐土訓蒙図彙

3,古籍插圖
3.1,《三國畫像》

3.2,民國繪圖增注幼學瓊林

3.3,清代修《浙江余姚孫氏宗譜》

3.4,三國演義人物繡像(可能是現(xiàn)代作品)

3.5,三國志像

3.6,三國志像2

3.7,圖像三國志

4,現(xiàn)代作品
4.1,李庚《孫權》

4.2,中國皇帝全傳插圖

4.3,中國一百帝王圖

十二,吳廢帝
1,1932年修《浙江余姚孫氏宗譜》

2,三國志像

3,中國皇帝全傳插圖

十三,吳景帝
1,1932年修《浙江余姚孫氏宗譜》

2,中國皇帝全傳

十四,吳歸命侯
1,出處不詳,可能是現(xiàn)代作品

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時期,除了主要政權的開國之君,其他君主的古代畫像很少,這也是亂世的一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