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東反擊球被稱“暴力美學”!兒時教練說他從小力量過人
8月6日晚,東京奧運會乒乓球男團決賽,中國隊馬龍、樊振東、許昕3-0戰(zhàn)勝德國隊,斬獲冠軍。第二場樊振東對戰(zhàn)奧恰洛夫時一度落后,第四局時樊振東墊起一個擦網(wǎng)球,一記絕地反擊被網(wǎng)友驚嘆為“神仙球”而登上熱搜。對此,樊振東的市級帶訓教練張敏向南都記者表示,樊振東“拼命地跑起來”救了那個球之后,整個人都興奮起來了,這也可以視為一個他逆轉(zhuǎn)取勝的轉(zhuǎn)折點。
張敏認為,“他對奧恰洛夫是很難打的一場球,我看他上場的時候是有壓力的”。這場球能夠在一開始被動的情況下扛下來,也得益于樊振東從此前與馬龍的單打金牌爭奪戰(zhàn)中得到的鍛煉。
男團決賽日,樊振東的精彩表現(xiàn)被解說員和網(wǎng)友稱為“暴力美學”“暴力熊貓”。張敏對南都記者笑稱,樊振東的力量從小就比同齡人大,在廣州體育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偉倫體校)訓練時,“他的練習絕對保質(zhì)保量,每次上量,他都能一直往上沖?!?/p>
南都此前報道,祖籍湖南的樊振東生長于廣州,11歲時代表廣州市參加省級比賽嶄露頭角,先后進入八一隊、國家隊,從此成為競爭白熱化的國球賽場上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今年首次踏上奧運賽場收獲了乒乓球男單銀牌。
男團決賽賽后接受采訪時,樊振東表示,他有做充分的賽前準備,但是對對手的戰(zhàn)斗力和質(zhì)量的估計還是有一點偏差。第三局咬住終于贏回來之后,他認定要堅信自己。馬龍則表示,他相信自己的同伴,更相信自己。被問到雙冠的感受時,他回答說:“也就那樣吧”,可能就是人生的一段經(jīng)歷。
央視解說員說道:這場比賽之后,樊振東將正式扛起中國乒乓球男隊的大旗,成為下一代中國乒乓球隊的領(lǐng)軍人物。
劉國梁接受媒體采訪時則表示,“男乒處于世界在拼中國,中國在對抗世界”,三年以后的奧運會,男乒的競爭預計將會更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