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娃全明星風云錄(一):初回超長篇SP!(上)

作者:雪城剎那
封面:光之美少女15周年紀念
【Q娃五大前言】
其一,相信大人的說法,十五周年恭喜!
其二,這個連載雖然主角是Q娃,不直接說Q娃的故事也有很多,系列構成參考十年前的假面騎士。
其三,這里講的Q娃以外的故事都是簡略性,詳細版的故事在其他東映專門的連載中再見。
其四,初回是超長特別篇,其實更適合當成晚飯后看電影,可以搭配高梨康治的音樂食用。實在嫌長就天天看,看完了下一集也出來了,不過之后的就變成Anitama普通的長度了。
其五,前兩回還是每周更新,之后就變成隔周更新了。
其六,周日看電視,周一看故事!最后還有一件事(伸手指),多出來一條不是相田愛加的,是杉下右京加的。
【預覽目錄】
第一節(jié) 系譜的魔法與科學
第二節(jié) 東映電視課大首領的野望
第三節(jié) 日產快閃開,索尼別擋道
第四節(jié) 東映自相殘殺?東映慘敗
第五節(jié) 都是妖怪搞的鬼
第六節(jié) 史上初!變身的魔法少女
第七節(jié) 東映,二度目的敗北,三度目的挑戰(zhàn)
第八節(jié) 尾聲:《驚訝的再開!二人是什么人???》
鷲尾天正在頭疼。
二〇〇六年初夏。東映集團,東映動畫股份有限公司,企劃營業(yè)部,企劃制片人室,的鷲尾天制片人很頭疼?,F在播出中的Q娃情況不太好。
兩年多前,鷲尾領導的團隊所企劃并制作的新兒童片開播了,就是最初的Q娃。然后Q娃取得了遠超他們自己想象的人氣,于是理所當然地第二年繼續(xù)播出。續(xù)行作依然大人氣,電影版也成了黃金周旺季的一匹黑馬。大人氣所以利益關聯的各方都希望,第三年也要繼續(xù)Q娃。這是電視動畫史上重復過無數次的,理所當然的走向。
但是鷲尾和他的團隊作出了一個決斷。除了標題還有關鍵詞Q娃之外,其他一切都跟前作沒關系,刷新了。促使他們作出決斷的原因有兩方面。一個是創(chuàng)作方面,自身的的意圖。一個是營業(yè)方面,東映動畫創(chuàng)立五十周年以來,過去無數的前輩留下的教訓。
可是正??磥磉@很奇怪。大人氣的勢頭下,你卻要終止完結了,已經建立起人氣基礎的角色給停掉,你還想效仿《奧特曼》不成?說來鷲尾進入東映動畫就職也有些許偶然性,不是應屆生而是跳槽來的。小時候是看《奧特曼》和《假面騎士》長大的人,動畫方面沒這多,要說最熟悉的果然還是《魔神Z》。
然后就成這樣了,現在第三年的Q娃真的狀況不好了,領上這條路的鷲尾就像個笨蛋一樣。怎么看整個團隊都是干了一件蠢事,鷲尾這是要負責的。也是當然的,坐在制片人這個位置上的人,背負這個宿命就是該的。
兩年半前“野澤雅子欽定的霹靂Q娃傳說”言猶在耳,那是在二〇〇三年末,初代Q娃第一集的錄音現場。片子都還沒開播,錄音結束后野澤突然來一句 “絕對要做成持續(xù)十年的系列哦!”然后整個錄音棚就炸了。野澤的角色雖然存在感拔群,但在第一集明明也只有兩句臺詞?!八肽讼?,回來了嗎?”“忠太郎,出什么事了嗎?”
沒有人把野澤的信口開河當真。就算到這時,這也才第三年,十年是那么地遙遠。其實第二年接近尾聲階段時,Q娃的人氣已經明顯開始走下坡路,因為那個山峰已經走完了。不過自身也不會那么快,更棘手的是,自古以來變幻莫測的宏觀環(huán)境。
起家于街機游戲的《時髦魔女?小愛與小莓》,開發(fā)方是南夢宮的老對頭世嘉,然后開始多媒體聯動。在萬代與南夢宮的婚期還有將近一年的時候,二〇〇四年的尾聲,《小愛與小莓》出現了。街機游戲正是Q娃營業(yè)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大人氣的商材品牌,特別是面向小朋友的,人氣的巔峰期大體都發(fā)生在第二年。歷史如此,Q娃也是如此,《小愛與小莓》照樣如此。到二〇〇五年末,小女孩們已經對《小愛與小莓》熱狂了,市場的風向開始發(fā)生變化。
這樣的國際環(huán)境下,Q娃自身的政體居然發(fā)生變化,迎來世代交替,這是給自由滑坡運動中的車子突然踩了一腳油門。僅限Q娃系列的歷史來回望,毫無疑問曾經最大的外來威脅是《妖怪手表》。它一度沖破了包括Q娃在內,整個東映集團聯軍最堅固的防線?!堆质直怼芬酝?,所有曾經的外來威脅合起來,也不及這一個曾經在Q娃境內實現的戰(zhàn)略縱深。
不過如果說光要粗略估一個名次,那《小愛與小莓》或許可以和《冰雪奇緣》并列一下第二位?!缎叟c小莓》在約三年半間,通過街機游戲實現的市場規(guī)模,后來出現的《偶像活動》至今五年多的累計尚不能及。

怎么辦?這時的鷲尾面臨三個問題。
第一,正在播的節(jié)目怎么辦。最初的Q娃播了兩年,經驗不足的鷲尾曾經還美滋滋地想著,刷新后同樣來兩年。第二,Q娃怎么辦,這個關鍵詞還有沒有品牌價值。第三,這個節(jié)目檔怎么辦。哪怕拋開一切問題,節(jié)目檔本身依然存在,各方利益關系者依然存在,鷲尾的職位也還在,怎么處理。
煩惱的根源其實根本不是商業(yè)的問題。第三年的Q娃尤其在商業(yè)成果方面,在史書上會被夸張放大得很慘。如果不考慮產能和產量的平衡問題帶來的成本問題,光看收入金額上的水準它其實很高,尤其是最終流向東映動畫自身的收入水準。縱向上,這個節(jié)目檔在Q娃誕生之前的兩年,要加起來才這個水準。橫向上,同年緊接Q娃之后的鐘點播出的兩個節(jié)目,加起來也還遠不到這個水準。
所以這個水準上的Q娃,起碼這個時候再繼續(xù)一回是不會有大問題,滿足鷲尾當初構想的刷新后也來兩年?!安荒茉倮^續(xù)制作Q娃了”,經營角度上這樣的理由根本不存在。但同時另一方面地,“一定要把Q娃繼續(xù)下去”,經營角度上這樣的理由那時也還不存在。最終頭疼的根源,其實還是轉到創(chuàng)作方面上來了,就是整個制作現場他們自己究竟想怎么走。
鷲尾一個答案都還沒能得出來,他被老總約談了。高橋浩,這是當時東映動畫的總裁,不是高橋一浩,是高橋浩。被總裁約談聽起來好可怕,也沒那么恐怖,是個已經當爺爺的老頭了。高橋在三年前剛滿六十歲,成為了東映動畫的董事長總裁,就任后最初的Q娃的企劃就誕生了。
之前的兩年,如果按商材標題來分,Q娃都是帶給東映動畫最多收入的一個。那時《龍珠》還沒有再開,當然立場是已經結束的東西,過去的歷史了。《海賊王》也處在第一次高潮期和第二次高潮期之間,那個谷底的時候,不給力。其他的作品更不必說,所以初代Q娃當時在賺錢的意義上,徹底就是東映動畫里的老大。Q娃的動向也就是會關乎東映動畫的社運的,因此老總親自過問是必須的。
其實就任總裁那年,離高橋入職東映動畫才一年的時間。而且他來到東映動畫,最初就是作為老總的候補而被派來的。聽上去像黑幕,一個沒有任何實績和經驗的人,就被突然空降過來當了老大啊。
高橋是從朝日電視臺過來的,在那里有著三十五年的工齡了。打從應屆生就職起,高橋就在那里干,親自與東映動畫打過的交道可是不少。來之前九十年代有《灌籃高手》和《美少女戰(zhàn)士水兵月》,八十年代有《圣斗士星矢》和《虎假面二世》,七十年代還有《宇宙海賊哈洛克船長》和《小甜甜》以及《聰明的一休》。
高橋來東映動畫入職的那年,他最初的孫子剛一歲半左右。那時高橋在自己的日記上是這么寫的,以后想為孫子制作出像《龍珠》那樣人氣的動畫片。最初的Q娃開播那年,高橋最初的孫女也出生了,也是二月份。孫女滿十歲時,高橋自己也覺得這是種緣分。
對于未來的動向,高橋所談起的,卻意外是自己年輕時,在朝日電視臺工作的故事。那是三十多年前,高橋的工作是負責節(jié)目的編成。
編成擔當者是很重要的決策者,電視臺的編成工作,簡單來說就是規(guī)劃并確保,什么時間段播出什么類型和什么路線的節(jié)目。比如最近,超級戰(zhàn)隊系列和假面騎士系列做了個軸對稱變換,移到Q娃的鐘點后面去播了,這是典型出自編成層面的決策。所謂“收視率低所以被電視臺腰斬了”,這類遭遇了都市傳說的節(jié)目,實際具體來說,電視臺那邊下指令的最高負責人就正是管編成的人。節(jié)目的制片方自是不必說,電視臺自身的制片人也要受編成所指示。
那時朝日電視臺都還不叫朝日電視臺,還是日本教育電視臺。離這時大約三十年出頭,發(fā)生的一件事情是,日本教育電視臺將要不得已損失掉假面騎士系列。而《秘密戰(zhàn)隊五連者》將要誕生,也就是超級戰(zhàn)隊系列的第一作。那時,正是高橋在擔任《五連者》的編成……。
鷲尾正在頭疼。
或許壓力已經減輕不少,但當然老總不可能出示所有正確答案,更不可能把事情都親自做了。怎么辦,最終還是要身為現場領導的鷲尾制片人來主導辦的。站在鷲尾的視角上來看,歷史上身為前輩同事的無數先驅者們,已經解決過無數比這更嚴峻的難題。所以公司的持續(xù)時間才會到這一步,所以公司的規(guī)模才能發(fā)展到這個狀態(tài)。
離這時整整四十年前,一九六六年初夏。
渡邊亮德正在頭疼。東映集團,東映股份有限公司,營業(yè)部,電視課,的渡邊亮德課長頭都大了。不是播出中的節(jié)目情況不好,而是還沒開播的節(jié)目,情況已經不好了。
渡邊入職到東映工作,時間已經超過一個地支的輪回。他之前是營業(yè)部的發(fā)行課出身,然后在東映關東分公司的前線親自干業(yè)務。兩年前終于、突然,渡邊被“東映動畫之父”今田智憲提議調職了,來到電視課成為一個決策者的地位。因為今田就正是關東分公司的老總。
十年前今田提出“打造東洋版的迪士尼”,因而設立東映動畫之后,他的經營方針卻沒能被采用。結果今田沒有參與東映動畫早期的經營,他得等將近二十年。這時的今田,在外營業(yè)部除了任關東分公司總管,還是東映東京攝影所所長,也就是大泉攝影所所長。在總公司,職稱上是董事,同時職位上還是營業(yè)部電視課課長。今田親自指定了,渡邊,你來接任我的電視課課長一職。
工作的環(huán)境和面對的事務立刻就更嚴峻了。雖然渡邊已經是個老油條,把這些事擺平了,但現在他遇到了就職以來最大的難題。渡邊剛剛自信滿滿地發(fā)起了一個新節(jié)目,電視動畫。還沒有人知道這是個什么片,叫作什么片。幼女片嗎,少女動畫嗎,魔法少女片嗎,女兒向動畫片嗎,魔女子動畫嗎。沒人會這么叫,因為這所有的領域,都是將要由這個新節(jié)目來開發(fā)的。
作為新的開拓,渡邊沒有任何可以參考的歷史經驗教訓,不過渡邊和他的團隊已經算是搞定了一切了。電視臺敲定了,贊助商敲定了,節(jié)目檔敲定了,原作者搞定了,出版社搞定了,企劃書敲定了,制作費搞定了,商品化權交易對象敲定了,制片廠敲定了,制作人員陣容敲定了。一切都搞定了,不差什么了,一帆風順,下一步是按部就班。然而卡住了,商標卡住了。
就是讓Q娃每年把十月中下旬當正月過的那個東西。出不來,商標注冊許可無法下達,因為這個商標已經被人先注冊過了。這可麻煩了,一切都敲定了之后,才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出問題了可怎么收拾。你怎么跟電視臺和贊助商交代,你怎么跟原作者和出版社交代,更不妙的是,東映自己目前為止的一切投入怎么辦。
渡邊陷入囧境了。怎么辦?怎么辦?怎~么辦?是你的話怎么辦?十五周年?還早了兩萬年!故事早在五十五年前已經開始了。接下來的三十分鐘,你的眼睛會離開你的身體,進入這個不可思議的時間之中。
第一章 系譜篇:《打開門扉!從這里開始的物語》
【本回的OP】
http://cdn.animetamashi.cn/6ed6bf70d86ffd92/video/6cfb12
第一節(jié) 系譜的魔法與科學
被理清楚的歷史的脈絡,就可以叫作系譜。系譜包含兩方面,一個是創(chuàng)作思路方面的系譜,一個是經營思路方面的系譜。在正常情況下,后一個比前一個更容易被忽略。本來甚至還會有技術思路方面的系譜,不過對于東映還是算了,沒有很多可說。
什么叫創(chuàng)作思路方面的系譜,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同名的系列。追溯Q娃系列很自然會上溯到初代Q娃,這條依據就是同名的系列。什么叫經營思路方面的系譜,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如果上溯到初代Q娃時繼續(xù)上溯呢。那通常就會談到娜嘉如何如何,哆蕾咪如何如何,這就是常見所以簡單的例子。
像這樣最初步最基礎的例子,就是大門的縫隙。打開大門,眼前就會是歷史的魅力了。我一直有個感想,以對作品的興趣為出發(fā)點的愛好者僅以作品為單位、對象去了解,這樣符合人性正常思維的慣性,恰恰是容易造成自己都沒察覺的失明的最大原因。因為無盡的海洋里,作品單體是各自散開的島嶼,需要航路連起來才清晰可見全貌,航路就是系譜。
另一個常見的例子是《美少女戰(zhàn)士水兵月》。簡介時高頻率引用的話,是武內直子說創(chuàng)作時取入了《美少女假面帕特琳》和超級戰(zhàn)隊系列的要素,這句話的普及大概是維基百科的功勞。
然后《美少女假面帕特琳》是什么,超級戰(zhàn)隊系列是什么,基本上不去繼續(xù)下一步了,所以容易變成照本宣科。有違和感可以察覺。一個是單體作品的名,一個是整體系列的名,不并列對等,為什么會變成這樣的說法呢?!杜撂亓铡芬仓皇菛|映不可思議喜劇系列中的一作。
還原成本來更接近原貌的描述,大體是這樣的。當初取入《帕特琳》的要素的不是《水兵月》,而是此前武內的非連載漫畫《代號是水兵V》。另一方面,雖然超級戰(zhàn)隊系列確實有名,但讓武內有意取入那邊要素的緣由在于,她小時候實時追看過超級戰(zhàn)隊系列的第一作《秘密戰(zhàn)隊五連者》,那時是八歲的蘿莉。
以下是戰(zhàn)隊史的大人的事情的范疇了:但是,《五連者》被并入同系列發(fā)生在一九九三年,已經是《水兵月》誕生之后的事了。然后現在存在的“戰(zhàn)隊的常識”:超級戰(zhàn)隊系列的第一作是一九七五年開播的《秘密戰(zhàn)隊五連者》。這條概念的徹底確立,已經是二〇〇〇年到二〇〇一年的事了。
從作品單體入手,《帕特琳》從哪里來,《五連者》又是從哪里來的?從系列整體入手,東映不可思議喜劇系列從哪里來,超級戰(zhàn)隊系列又是從哪里來的?從哪條思路入手,過程是會不一樣的??墒遣还軓哪倪吶胧?,最后會發(fā)現,分開上溯的目標終點,可以又匯在一起了。這一刻,你便看到了歷史的魅力。
五十五年前動畫界最大的事件當然是“阿童木沖擊”,這是東映動畫內部的稱呼?!惰F臂阿童木》在富士電視臺開播了,這不重要,關鍵在于幾點條件。動畫片、電視節(jié)目、每周播出、每回半小時,一個片同時滿足這些條件,還實現了。
這太不科學了,完全不科學,徹底不科學。越是懂動畫制作的人,才越是理解這到底有多不科學,所以東映動畫內部才稱呼為“阿童木沖擊”。每回說起這個重大歷史事件都會需要解釋說明數千字,這回我堅定不跑題繼續(xù)說正事。結果就是東洋的迪士尼廢了,本來專注于長篇動畫電影的東映動畫,轉而對廉價量產電視上的動畫節(jié)目全力出擊。同年就誕生了東映動畫最初的電視動畫《狼少年肯》,到此為止可以算是動畫史常識范圍內的展開。
但從確定阿童木沖擊到《狼少年肯》開播,神速也沒法那么快。大川博總裁等不及制作現場了,他當時兼任東映總裁和東映動畫總裁。早在《狼少年肯》開播前,大川決定,先把過去東映動畫制作的長篇動畫電影丟上電視去播。電視上一回半小時,可電影那么長怎么辦,分割放送。
電視臺是不用愁的,東映的片首選理所當然是同集團的日本教育電視臺,今天的朝日電視臺。播出時間是每周星期一晚上七點鐘,這就是真正的,東映動畫最初的電視動畫節(jié)目,一九六三年十一月開始。后來《狼少年肯》終于出爐時,就放在前面的鐘點播出。也是星期一晚上,六點一刻。因為對手《阿童木》也是在六點一刻這個時段,不過是在星期二。
當時的日本還很有生氣,經濟發(fā)展也還在黃金期,遠不是個少子化和老齡化的國家。觀念是晚上六點到八點是孩子們的時間,八點鐘起是大人的時間。所以動畫類的節(jié)目,當然晚上六點到八點之間播為優(yōu)。而從電視放送行業(yè)的視角來說,晚上七點鐘到十點鐘,叫作黃金時段,所以七點到八點又是兒童片的黃金時間。
就這么反復重播電影,混了一年又一季度,到一九六五年初才有余裕來上真的新作。新作是科幻風格的《宇宙巡邏霍帕》,開播日和Q娃一樣是二月一日。作品的世界觀中,人類已經迎來了宇宙旅行的時代,主角在宇宙旅行中被同為地球人的武裝勢力襲擊了。一家人都悲劇,但他被宇宙人救了,宇宙人來自霍帕星。從重傷狀態(tài)救過來的代價是,主角從此以后就成了改造人。
導向演出是藪下泰司,角色設計和作畫的最高指揮者是森康二。兩人都是東映動畫的元老,最初的一批職員出身。早在東映收入旗下之前,就在跟著東映動畫的實質創(chuàng)業(yè)者“日本動畫之父”政岡憲三干了,也經歷了東映動畫至今以來的長篇動畫電影。但是實際在現場的制作陣容,當然都只能是新人的集合,這就是開拓者、先驅者必須面對和環(huán)境,和必須拿出的氣魄。
從最高層開始就是無經驗的新人。企劃者兼制片人由原徹和橫山賢二兩名擔任,橫山后來成為了昭和時代東映動畫的五大主要制片人之一。日本教育電視臺方面的制片人倒是《狼少年肯》的宮崎慎一,他也是東映出身,然后在日本教育電視臺開播之初就調任到這里。系列導演?不存在?,F在東映動畫存在的系列導演體制,是一九七四年今田智憲終于就任東映動畫總裁后,七十年代中后期才逐漸發(fā)展確立下來的。
東映動畫的系列導演,比起一般其他動畫中的監(jiān)督一職,權限略低,這條認知的知名度還是挺高的。為什么,因為各回的演出家擁有較高的權限。那又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自從由專業(yè)制作長篇動畫電影轉型成參入小短篇電視動畫以來,東映動畫的企業(yè)文化一直有著這樣的觀念。即使變成了每集不到半小時的短篇,但每一集每一集各自的影像作家,也就是演出家們,才是每個獨立作品真正的監(jiān)督,一個過大權限對全集管總的監(jiān)督不需要。
音樂是菊池俊輔,后來各界通吃名震全球的音樂家菊池,這時也同樣才是第一次參加動畫。昭和時代的背景音樂和片頭片尾歌,作曲者相同是默認事項,所以也是菊池。片頭片尾歌是原和橫山兩制片人親自作詞的,這也是當時東映集團一條不成文的習慣。不過也因此不方便明著來,一般一旦作詞總在用馬甲。說起菊池,其實這片的主演是誰你造嗎,弗利薩大王。當時十四歲,這是他的動畫聲優(yōu)出道作。當然,野澤雅子也在哦,從《狼少年肯》時就在了,當時二十多歲的青年女子。
整個制作陣容中,要說還算有點經驗的動畫人,也就岡崎稔和鈴木伸一兩名了。岡崎此前在手塚治蟲的蟲制片廠的制作現場,有參加《阿童木》的經歷,這才是第一次來到東映動畫。
后來當時間進入八十年代,西尾大介以一個應屆生身份入職東映動畫后兩年,他的演出家出道作,是參加入職同年已經開播的《阿拉蕾》。《阿拉蕾》的系列導演便是當時已經是老將演出家的岡崎。《阿拉蕾》之后接上的《龍珠》,岡崎繼續(xù)任系列導演,西尾做他的助手聯名擔任系列導演。然后再到《龍珠Z》,西尾終于成功獨當一面了,自任系列導演。演出家西尾大介,就是岡崎稔一手帶出來的。在這里, 第一條系譜已經誕生了,這條系譜我稱呼為藥師寺線。
第二節(jié) 東映電視課大首領的野望
另一人的鈴木伸一,當時比岡崎稔的從業(yè)經驗還多一點。不只《阿童木》參加過,更之前一九六一年富士電視臺的那個,每集三分鐘的動畫《即時歷史》也參加過。手塚治蟲的蟲制片廠開始制作《阿童木》后不久,鈴木也召集了一群小伙伴,謀求設立一個動畫制作公司。
當然那時動畫和漫畫是徹底不分家的,動畫不叫啊你妹,是“漫畫映畫”和“電視漫畫”,這里照樣還是堅定不跑題繼續(xù)講故事。后來成為日本漫畫界巨匠的人,那個時代有一大排。不過要說巨匠中的巨匠,果然還是手塚治蟲、橫山光輝、石森章太郎三人,其中要說最前輩地位的,那就是手塚了。
石森就在鈴木召集的小伙伴們之中,設立的制作公司叫零工作室。鈴木召集的這群小伙伴除了石森,還有一名頂倆的藤子不二雄,A和F,還有赤塚不二夫。這是后來的日本漫畫界,極具重量感的名字一個一個往上砸,人人都是巨匠。因為包括鈴木自己,他們都是當年在常磐莊結緣的小伙伴。
常磐莊的元老那就當然是手塚,零工作室創(chuàng)立后的第一份訂單來自手塚?!栋⑼尽穭傞_始不久,雖然手塚已經用了萬策來作弊,吃緊還是必然的,所以要外包。零工作室接了一集,手塚親自下單那是很讓人興奮滴啊,一群人爆肝半個月做出來了。但除了鈴木以外其他人毫無動畫的從業(yè)經驗,自知做出來的東西那叫一個慘不忍睹。
藤子不二雄A還明確問手塚,先生你覺得怎么樣。然而手塚看完試映后,是良久一言不發(fā),男默女淚。最后播倒還是播了,但是零工作室從此再沒接到過后續(xù)訂單,這集本身的膠卷在首播后也不知所蹤了,反正那個時代沒有什么賣碟。是第三十四集,鈴木覺得是手塚實在看不下去所以自己處分掉了。
《宇宙巡邏霍帕》結束后不久,東映動畫也給零工作室來下單,企劃來自渡邊亮德。渡邊說,有一個主角活躍的科幻片,但還沒有很多主角都活躍的,來制作個像《七武士》那樣的片吧。七個人七種顏色,標題放上關鍵詞彩虹,雖然那時還是黑白片。并且搞多媒體聯動,出個漫畫在講談社的《周刊少年雜志》上連載,電視臺當然是日本教育電視臺。
這就是渡邊的企劃,然后渡邊就分別去跟講談社《周刊少年雜志》當時的主編內田勝,以及日本教育電視臺當時的企劃局次長齊藤安代會面了。一九六六年的講談社,與東映有《丸出馱目夫》的愉快合作經歷,日本教育電視臺也有東映制作的《忍者服部君》成功。兩人與渡邊此前已經建立了信賴關系,所以進展順利。這兩個片不是動畫,雖然數十年后有出動畫吧。日本的多媒體聯動企劃,渡邊是這種商法的先驅者,現在Q娃漫畫也照樣在講談社連載。
同時東映動畫的企劃課課長白川大作,前來零工作室下單。白川是早期東映動畫長篇動畫電影的名演出家,轉職成了企劃者。這類千里馬自己也變伯樂的例子不少,早期東映集團里,這方面東映的平山亨和東映動畫的白川大作往往是并論的,而他們的上司是渡邊。其實也是早期缺人才,企劃者、制片人、演出家、腳本家、作詞家甚至動畫人,都經常是互通的逼出來的全才。
新作叫《彩虹戰(zhàn)隊羅賓》,講宇宙人帕爾塔星人的母星住不下去了,想殖民地球。并且派了尖兵先來潛入,結果派來的間諜他他他居然背叛了!還在地球上發(fā)狗糧生娃,生的混血兒叫羅賓,然后造了六個可以用來跟母星叫板的人造人。像巴爾坦星人純屬巧合,像假面騎士純屬巧合。
這些戲份完成后夫婦倆就被捉走了,留下嬰兒羅賓被機器人養(yǎng)大,合起來組成七人的彩虹戰(zhàn)隊。因為六個機器人中有一個溫柔的美人大姐姐叫莉莉,相當于羅賓的養(yǎng)母,聲優(yōu)也和羅賓的母親一樣的。而且機器人還不會變老,對于長大的羅賓就能真的做大姐姐了,這片后期片尾歌也簡直都成莉莉的角色歌了。歌手前川陽子當時還是十五歲的未成年人,她的成名歌是后來《美人兒甜心》的片頭歌,就是慣稱的甜心戰(zhàn)士。這時唱著莉莉?莉莉?咔哇咿莉莉?,還沒有用出那種粗獷的音色。
《彩虹戰(zhàn)隊羅賓》的片頭片尾影像:
http://cdn.animetamashi.cn/6ed6bf70d86ffd92/video/4d6f49
零工作室的工作是擔任原案,正好《忍者服部君》就是藤子不二雄A的原作,欣然應允。其中最重要的任務是設計角色形象,七人中擔任了六人。這回制片人中有飯島敬和齊藤侑兩名,后來也是位列昭和時代東映動畫五大主要制片人的成員,日本教育電視臺方面依然宮崎慎一。歌曲作詞也是飯島上,照樣披馬甲,包括初回的腳本。演出陣容的勝間田具治和作畫監(jiān)督陣容的木村圭市郎,兩員小將后年到Q娃時還在從業(yè),特別是有名的老將勝間田。
一九六六年春《羅賓》開播了,播出時間安排得相當大膽,放在星期六晚上八點鐘。這個時段已經是大人看電視劇的時間了,遙控器控制權已經不在小朋友手里了。結果收視率長得不好看,其實漫畫連載的反響也不咋地。撐了三季度后,雖然砍是沒有砍掉,一九六七年元月起移到星期五晚上七點半播了。這就是東映最初的戰(zhàn)隊型作品,其實從想要達成的效果上來說,這個作品是失敗的。 這第二條系譜我稱呼為野乃線。
《羅賓》在星期六晚上八點鐘播出的效果不好,他之前同日七點半播的節(jié)目可是效果挺好。這也是日本教育電視臺的編成當初把《羅賓》放在八點鐘,感覺可以的一個原因。星期六晚上七點半的日本教育電視臺,當時正在放送的是《阿松》?,F代復活的《阿松》頂上新番名號才在對岸這邊有了知名度,一九六六年開播的是最初一作,原作者是同樣屬于零工作室成員的赤塚不二夫。
赤塚是搞笑漫畫之王,成名作就是《阿松》。當時取得爆發(fā)性的大人氣,一九六五年年末旺季的東寶大作電影《怪獸大戰(zhàn)爭》中,時髦性格的圓谷英二特技監(jiān)督故意還讓哥吉拉擺了總計五次的,《阿松》中登場的那個話題性姿勢。好音樂不忘安利,《新·哥吉拉》片尾曲的第三曲,是《怪獸大戰(zhàn)爭》的主題曲直接重播。

然后一九六六年《阿松》就被動畫化了,開播日是今天。啊不對是二月五日,初回日本教育電視臺的收視率沖到29.3%。
在日本教育電視臺播出,但制作局卻不是日本教育電視臺,而是每日放送電視臺。當時日本教育電視臺和每日放送電視臺處在同一放送網,組成聯播關系,所以其中一邊制作的節(jié)目另一邊也都會播出。日本教育電視臺對關東地區(qū)播,每日放送電視臺對關西地區(qū)播。
每日放送電視臺出的制作費,本來是下單給新生的公司叫作兒童角制作的,可是那里的新人做出來的東西比零工作室還慘。那個崩壞赤塚都看不下去了,撐了半年后想想還不如找零工作室外包呢。結果零工作室就被拖下這個坑了,其實東映動畫也同樣接過《阿松》的外包,后面接檔《阿松》的節(jié)目也找東映動畫外包了。
說起接檔,這個節(jié)目檔是日本教育電視臺的非常古老的低收視率檔。從日本教育電視臺一九五九年開播當年以來,收視率就一直不好。日本教育電視臺和每日放送電視臺交替上,各自制作的節(jié)目放這里來播,輪番了好幾回都沒特別有起色,已經快到不知道把這個檔怎么辦了。一九**年九月起,長期固定為由每日放送電視臺負責節(jié)目的制作。到出手制作動畫,《阿松》開播后總算出現第一個好成績的節(jié)目了, 這第三條系譜我稱呼為輝木線。
第三節(jié) 日產快閃開,索尼別擋道
回過頭來看藥師寺線。上次在野乃線找零工作室擔任原案后緊接著,這回東映動畫來找石森章太郎個人擔任原案。白川大作當初去零工作室下單,就是因為他已經認識石森。
當年東映動畫還在專心制作長篇動畫電影,白川是一九五九年的《西游記》的演出之一。那時手塚也還沒搞什么蟲制片廠,還在專心畫漫畫。手塚派兩個助手來支援本片的制作,一個是后來《狼少年肯》的實質作者月岡貞夫,一個是石森。去了以后這兩個小子居然想叛逃,都趕緊的表態(tài),我們想入職東映動畫轉行搞動畫。
他們的考核人就是白川,結果是月岡被通過了,白川做擔保讓他進東映動畫。而對于石森,白川說你的畫風屬于有個性的,但動畫的制作是團隊協(xié)作,老實說你的風格不適合。所以我推薦你繼續(xù)干漫畫這一行,等以后出了好作品,那時我也更有出息了,就來把你的漫畫給動畫化。
這個約定到一九六六年實現了,《羅賓》的企劃之后,石森從一九**年開始連載的代表作《改造人〇〇九》被東映動畫挑中制作成電影。當時制作現場方面,東映動畫已經由一小時以上的長篇動畫電影,轉型為不足一回半小時的短篇的電視動畫。營業(yè)方面,東映漫畫祭的形式也確立了。長篇根本趕不上東映漫畫祭一年兩三回的上映頻率,那就上一小時左右的中篇電影。于是白川挑中了《〇〇九》,制作陣容基本上是《羅賓》的班底。制片人有《狼少年肯》的簱野義文,也位列昭和時代東映動畫五大主要制片人之一。
與《〇〇九》的電影企劃并行,電視動畫方面讓石森來擔任原案的新作叫《海賊王子》,漫畫版是由石森和赤塚不二夫共同分擔作畫的。日本教育電視臺那邊雷打不動的宮崎慎一,而東映動畫這邊這回由橫山賢二制片人負責。但是腳本狂飯島敬又不務正業(yè),披上馬甲去寫初回的腳本了。
一九六六年五月開播,這就是海賊王第一次登上日本的屏幕,雖然海賊王也是一開場已經掛了。這回不是海賊王的侄子,而是兒子,所以是海賊王子,然后出航了。主角是薩波,不對是新人聲優(yōu)蒼月升,這是他的動畫聲優(yōu)出道作,當時十二歲。

然后下一作怎么辦呢,渡邊亮德正在翻漫畫雜志找素材。連載中的各作品中沒找到,倒是突然在附屬的角落里看到了東西。靈光一閃~!
這年隔壁的東京放送電視臺引進了一個美帝電視劇開始播,就不吐槽為什么開播日又是二月一日了。情景喜劇《太太是魔女》,內容如其名。此前關聯到魔法的題材,情節(jié)上總有點陰暗恐怖的氣氛。而這片的主角卻是個可愛的新婚妻子,明朗快活的魔女,在日本也大人氣了。渡邊想,如果以此為基礎,發(fā)展成明快的兒童作品肯定也有戲。另一個人也是,漫畫家橫山光輝看了這劇也是這么想的。
《太太是魔女》日本引進版初回片頭:
http://cdn.animetamashi.cn/6ed6bf70d86ffd92/video/0ecd03
橫山小時候讀過英國的兒童文學《魔法杖》,算是對想象力的啟蒙讀物之一。這是英國的貴族政治家約翰·布肯在一九三二年寫的小說,兩只藤子不二雄小時候同樣對這個迷得不要不要的。小說里持有一根魔法杖,轉幾下就能超越時空超越平行世界,那自己就畫個有超能力的小女孩,那就是魔女了。橫山打定主意,在集英社的月刊少女雜志《絲帶》上連載,當時的主編若菜正非常開心。
明快所以叫陽光,陽光就是莎妮,新作叫《魔法使莎妮》。日本的三大巨頭出版社,橫山最初的成名代表作《鐵人二十八號》在講談社旗下的光文社發(fā)表,然后《伊賀的影丸》在小學館發(fā)表,這回是第一次涉足集英社。三邊題材也不同,并且還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巨大機器人的始祖,忍者漫畫的先驅,然后這次是元祖魔法少女。
三大巨頭出版社旗下的周刊少年漫畫雜志有名,面向小女孩的雜志也是各立一柱。小學館玩的是中古西洋風,集英社玩的是現代西洋風。不過再故意玩點個性,本來絲帶的洋文寫法是ribbon,故意寫成ribon。講談社沒那么蘇玩的是日本風,就是現在Q娃連載的《仲良》。
《魔法使莎妮》根本還沒開始,只是刊登了個連載預告出來,就被渡邊看到了。好,就是這個!也就意味著正篇的內容都還不用看,渡邊直接就親自殺到橫山家里去了:這個,交給我們搬到電視上去吧!橫山那是一臉懵逼,邊瞪大了眼邊點了點頭。
好了這邊秒搞定,馬上派白川去見日本教育電視臺的企劃局次長齊藤安代:至今為止的電視動畫,都是少年漫畫為多,來以小女孩為對象出個動畫,肯定是可行的。這邊也搞定了。
原作者是橫山,制片人也又是橫山,橫山賢二。宮崎和飯島也再次上了,與前作《海賊王子》和《宇宙巡邏霍帕》基本同樣布陣,初回的作畫監(jiān)督羽根章悅也是。然后導向演出,讓《白蛇傳》以來至一九六三年為止,參加了六作東映動畫長篇動畫電影的勝田稔男上。往下布陣同樣是這條線出道的設樂博和西澤信孝,演出助手有岡崎稔和注目的葛西治,葛西明明和西澤是同期的,然而升級卻晚了。
腳本那也是老套路,飯島制片人親自披(馬)甲上陣先示范一集。歌曲的作詞呢,好吧給馬甲勞模飯島再鞠一躬。那時說缺人才不是白說的,腳本連實寫電影和電視劇那邊的押川國秋和佐藤純彌也動用了,而且只是因為這兩人是東映的正規(guī)職工。尤其是佐藤,即使在實寫電影和電視劇那邊也不是職業(yè)的腳本家,他是監(jiān)督。隔壁《羅賓》搭上線的安藤豐弘,還有《〇〇九》電影的演出芹川有吾剛結束那邊,也都來支援。但是這片還是迎來了兩個人才,一個是雪室俊一,一個是辻真先。特別是雪室,以后每回出現雪室我一定會提一句的。
一切都準備就緒后,偏偏問題是商標注冊許可無法下達。如果單單是在漫畫雜志上連載一個《魔法使莎妮》,商標注冊還不是必要,但是搬上電視搞多媒體聯動企劃,就必要了?!吧荨边@個商標被日產汽車用了,日產的一個著名車種叫陽光知道的吧,那就是傳說中的純情少女日野茜,這正是一九六六年四月份才剛發(fā)售的。
那也問題不大,不就是需要去找日產取得商標的使用許可嘛,付費是少不了的。反正東映跟日產關系鐵得很,跟日產一比萬代什么的根本就是外人。自打一九六一年日本教育電視臺和東映制作的,日本最初的一小時刑事題材電視連續(xù)劇誕生以來,日產數十年如一日都是這個節(jié)目檔的第一大贊助商,現在放送中的最新節(jié)目是《相棒 第十六期》。

結果日產怎么說,不好意思哈其實我們想注冊這商標時,坑就已經被占了,我們也是從人家手里才買到商標使用權的。是誰!結果是索尼,索尼精得跟索尼似的,早把發(fā)音類似的商標全都有備無患搶到手了。好吧,白川親自去造訪索尼,提出購買商標的使用許可。索尼一聽,說賣車的就算了,用給小女孩看的動畫片跟我也差太遠了。這不利于我的品牌形象維持穩(wěn)定,你給我點時間考慮考慮。這一說考慮你懂的,翻譯過來就是不用考慮了。
臥槽那可怎么辦,準備了這么多總不能就這么吹了吧,渡邊馬上召開作戰(zhàn)會議。白川真是天才,提出了個奇葩方案。不讓用是吧,不讓用那就不用了!天下商標又不是只有莎妮一個,改名!去跟橫山先生說,改改改!
這還真是杰作發(fā)想,這時原作都已經連載開始了啊。是你東映自己找上門來要做動畫、要多媒體聯動展開、然后要商標的,然后你這邊搞不定了,反過來要原作去改名。這種事對于現在來說已經是種顯得遙遠的思維了,有第一次就會有下次,以后多年這種事還要干好多次。
那么怎么改。飯島說,畢竟原作已經在連載了,果然動作還是不能太大。勝田有主意了,正好莎妮的妮這個音長得比較二,嗯就是寫成片假名兩道橫線。勝田說那就改成兩豎吧,寫成這樣后讀音就變莎莉。不但長相變化不大,讀音變化也不大,哦哦原來日語還有這么便利的一面!索尼可沒準備得這么周到,“莎莉”可以用了,《魔法使莎莉》終于在一九六六年十二月登上了日本教育電視臺星期一晚上的七點鐘。
莎莉是魔法之國的王女,來到人間,使用在人間才會屬于超能力的“魔法”。機動車要素還是存活下來了,莎莉有個使魔叫卡布,烏鴉外形??ú紒淼饺碎g時,就變成個小男孩,自稱莎莉的弟弟。當初莎妮是日產汽車的陽光,卡布則是本田的摩托車超級幼獸,幼獸的發(fā)音就是卡布。
《莎莉》是最初的面向小女孩的動畫,最初的以女孩子為主人公的動畫,就算現在的宅說法也是最初的魔法少女動畫。作品有意無意地就樹立起一種標桿了,后來的非兒童片以外的魔法少女動畫,有很多選擇沿用的設定架構。
第一,雖然是魔法題材,但劇情發(fā)生的舞臺的設定基礎還是現實世界,以日常生活的故事為主。第二,主角能用魔法這事必須保密。第三,主角的年齡,平均小學五年級。第四,主角身邊人物架構的模板。主要角色至少是三人組,其中第一主角自己是活潑型性格。有兩個親友,一個靜怡型高智商家教好的姑娘,一個行動力強的大姐大類型。然后家里有個年齡比主角小的搗蛋鬼,學校里有個對主角組包容度理解度很高的好老師。
其實《莎莉》的“最初”,要點還不在這些?!渡颉肥菛|映動畫最初的彩色電視動畫,是朝日電視臺最初的彩色動畫節(jié)目,是東映集團最初的進行商品化經營角色生意的作品。四月是各大電視臺慣例的改編期,往大了說也是日本多數企業(yè)一個財年的開始。所以一九六六年十二月開播的《莎莉》,播了四個月后總計十七集后,從次年四月份的第十八集起作為東映動畫和朝日電視臺最初的彩色節(jié)目誕生了。
同時東映從《莎莉》開始,最初進行商品化。以前只有電視節(jié)目的贊助商而已,現在完全開拓了一項新的收入來源。按當代的口語俗稱,就是開始賣玩具了,雖然賣的不僅僅是玩具。從來沒有人真正點出過《莎莉》巨大的存在感,這個存在感是超越了幼女片的領域,超越了兒童片的領域的。說來兒童片中給小男孩看的類型多樣,給小女孩看的盡管也有數種類型,但一般印象上世人提起來好像就魔法少女一種,這也是《莎莉》的鍋。渡邊與橫山也建立起了信賴關系,這個信賴關系還沒過幾個月就產生效用了,這就是另一方面的后話了。
《莎莉》播放期間長達兩年又一個月,也是東映動畫最初超過百集的電視動畫,最高收視率25%。在那個只有收視率這個唯一指標的時代,更新換代頻率很高的生存環(huán)境,連戰(zhàn)兩年以上能就像當代連戰(zhàn)七八年的感覺了,不換節(jié)目標題不換主要角色。幼女片這個領域生存環(huán)境更險惡,給小女孩看的節(jié)目比起給小男孩看的節(jié)目天生偏低,二十個百分點就相當于其他節(jié)目三十個百分點的感覺了。
主題歌唱片由日本哥倫比亞發(fā)售,日本哥倫比亞在動畫歌曲界的地位,那懂的人都懂。尤其是昭和時代的動畫和超級英雄題材,歌曲唱片與日本哥倫比亞無關的,要舉出幾個來反而有困難。日本哥倫比亞一九六五年剛剛開始動畫歌曲領域的業(yè)務,然后《莎莉》的主題歌在那個動畫歌曲賣不出去的年代賣了三十萬份。這是當時日本哥倫比亞一九四九年創(chuàng)立以來的最高紀錄,從此以后日本哥倫比亞就愛上動畫歌曲啦。
隔壁的東京放送電視臺一看,本來《太太是魔女》是自己引進的,現在國產的卻讓日本教育電視臺領先了。于是東京放送電視臺也搞起了魔女題材的電視劇《彗星姐姐》,也找橫山來負責漫畫的連載。就放在《莎莉》之后的時間緊接著播,星期一晚上七點半,從一九六七年七月開播。
同樣是從人間以外的地方來,使用不可思議的超能力所以稱為“魔法”,這邊是主角是宇宙人。既然是電視劇,那也就意味著魔法的演出要使用特殊攝影技術了。既然是特殊攝影技術,那也就是東寶的看家本領了。于是制片廠是東寶旗下的國際放映,然而擔任特殊攝影技術的演出工作的,是東寶的老對頭大映出身的,《大怪獸嘎美拉》的特攝監(jiān)督筑地米三郎。
不過也沒大差別,從技術的系譜上說,反正全日本的特殊攝影技術的源流全部都歸宗于圓谷英二。筑地本人也不例外,這就不是現在這里要說的故事了?!跺缧墙憬恪愤@邊最高收視率24%,最終回和《莎莉》的最終回,也是在同一天一前一后播出的。
第四節(jié) 東映自相殘殺?東映慘敗
回到《莎莉》剛開始那時。問題解決了,節(jié)目順利開播了,但渡邊亮德還是一刻也安分不下來?!渡颉烽_播后短短幾個月間怒濤的展開暫且先略過,從結果上來說,渡邊找上橫山光輝開了又一個作品。這是一九六七年四月開播的電視時代劇《假面忍者 赤影》,結果又出事了。
《赤影》的制作局是關西電視放送,是與富士電視臺組成聯網關系的電視臺。富士電視臺負責關東地區(qū),關西電視放送那顧名思義負責關西地區(qū)。關西電視放送對于新節(jié)目《赤影》非常有信心,給贊助商和核心臺富士電視臺看了試映后也很滿意,打算放在星期日晚上七點鐘的黃金時間播出。
兩個電視臺都膽大包天了!要說為什么,星期日晚上七點鐘是絕對沒有其他電視臺敢觸碰的圣域。這時東京放送電視臺的星期日晚上七點鐘,是超絕人氣節(jié)目《奧特曼》的放送時間,最高收視率42.8%的怪物節(jié)目,關西地區(qū)的最高收視率沖到43.7%。不是怪物根本就是怪獸節(jié)目,擦著點就傷,磕著點就亡。富士電視臺和關西電視放送也是一直敢怒不敢言,拿人家沒辦法,但終于等來了《赤影》覺得感覺不錯,這回要正面對著干一回。
這下渡邊可不干了,這是東映無論如何想要避免的狀況,因為東映有個不能說的秘密。關西電視放送有兩件事不知道。第一,《奧特曼》就要播完了,正是在一九六七年四月。這種事根本不可能想到,因為正在人氣絕頂如日中天,怎么會選擇結束呢,不在正常思路范圍內。第二,更致命的,《奧特曼》播完后接檔的節(jié)目,是東映制作的。如果真把《赤影》放到星期日晚上七點去播,東映自相殘殺都還事小,事大的是暴露之后,兩邊電視臺都會視東映為叛徒,那才真完了。
渡邊選擇先真誠坦白,然后請求關西電視放送對放送時間改主意。關西電視放送當時的副總裁芝田研三一副大佬架勢。第一反應是,憑什么讓我們這邊改時間啊,要改讓東京放送改啊。第二反應是,就算你跟東京放送翻臉了有什么不好,反正對我沒什么不好。直面壓力的渡邊很冷靜,對這種態(tài)度不吵起架來,但也決不讓步。
轉機來自手塚治蟲,間接幫了一道忙。手塚原作的《叢林大帝》從一九六五年十月起,在富士電視臺的星期三晚上七點鐘播出,這是富士電視臺星期三晚上最初的動畫節(jié)目?!秴擦执蟮邸肥茄┦铱∫坏哪_本家出道作,大人氣播了一年,最高收視率25.8%。一九六六年十月起,播出主人公長大了的續(xù)篇,但是這回情況不好了。收視率滑落到連十五個百分點都沒有,決定只播半年就砍掉。這時正好能夠接上的便是《赤影》,于是東映第一次參入了富士電視臺的星期三晚上七點鐘。
是什么導致渡邊大費周章地要改《赤影》的放送時間,因為東京放送電視臺那邊接檔《奧特曼》的新節(jié)目,是東映心血的企劃。 這是看上去距離最遙遠無關的一條系譜,我稱呼為露露線,露露線的黑版。*
一九六六年十月的時候,東映營業(yè)部電視課的新人制片人植田泰治,給渡邊課長看了《科幻雜志》的其中一頁。上面刊登的是四十年代的美國科幻小說《未來船長》的解說,未來船長是天才的科學家,也是太陽系的大冒險家,還是宇宙船飛行員。充滿冒險和浪漫的壯大宇宙歌劇型作品,渡邊看后大為贊賞,認為如果以這個為藍本企劃新的科幻電視劇,肯定可行。
當時東映的電視節(jié)目,無條件首選都當然是日本教育電視臺了,所以渡邊就任電視課課長時得到過大川博總裁交代的一個任務:攻陷日本教育電視臺以外的在京核心臺。這個企劃,渡邊決定找東京放送電視臺。但是東京放送電視臺編成局企劃部的石井宏聽了渡邊的想法后,反應冷淡。你開玩笑的吧渡邊桑,劇情舞臺全都在宇宙,使用特殊攝影技術來實現,那得花多少錢你真的心里有數么?渡邊說沒問題,東映能夠盡全力制作出與投入相稱的作品。
但這并沒有說動石井,半信半疑。東京放送電視臺已經有了圓谷制片廠制作的《奧特Q》和《奧特曼》,當然的了,當時世界最高的特殊攝影技術都已經在手,再無可稀罕之物了。有資格比肩《奧特曼》的作品,除了圓谷制片廠自己以外不可能制作出來,渡邊也承認了這點。
這時人脈起了作用,渡邊從東京放送電視臺編成部的田原茂得知,其實《奧特曼》就快要播完了。明明處在人氣絕頂期卻選擇結束,因為圓谷制片廠實在趕不及了。無論時間還是資金,《奧特曼》每集的投入都龐大到電影級別的天文數字,之前能每周播半小時這種事,本身就是奇跡。因為奇跡所以那就不是常態(tài),撐不下去了,必須結束。本來動畫也是如此,每周出半小時的節(jié)目是不可能的,但手塚靠各種作弊居然真的實現了,而圓谷英二的性格卻永遠做不到。
在能夠拿出新作之前,圓谷制片廠需要半年的時間。所以東京放送電視臺的這個檔空出來了半年,必須找別的節(jié)目填坑,于是正在調查其他制作公司的制作能力。好,那填坑務必讓東映來!植田連夜就起草了個報告論文《東映特殊攝影技術的沿革和現狀》。田原看過后覺得不錯,哦原來現在東映的王牌特攝監(jiān)督是矢島信男,矢島是松竹出身大名鼎鼎的特技監(jiān)督川上景司的弟子,川上又是圓谷英二的首座弟子。田原于是親自去東映東京攝影所逛了一次,也就是大泉攝影所,回去后就跟東京放送的總裁今道潤三安利大泉攝影所。
東京放送電視臺的制片人熊谷國雄看了植田的報告書后也來勁了,東映方面制片人由渡邊部下的平山亨和植田兩人擔任。但是平山當時要以《赤影》為主,結果在關東和關西兩頭跑。企劃書中新作的標題是《宇宙大戰(zhàn)爭》,與八年前東寶的科幻大片《宇宙大戰(zhàn)爭》同名,那個是《哥吉拉》的陣容制作的電影。說到《宇宙大戰(zhàn)爭》的話,《新·哥吉拉》的八鹽折作戰(zhàn)開始時響起的背景音樂是《宇宙大戰(zhàn)爭》進行曲。但是東京放送電視臺方面希望繼《奧特Q》和《奧特曼》之后,上奧特系列第三彈。好吧那就借《未來船長》,新作決定叫《奧特船長》。
但是《奧特船長》情況不好。要說不好,其實也很奇妙,最高收視率32.2%。等等這怎么看都是大人氣節(jié)目吧,何止大人氣顯然是超人氣的領域了!不行,你看看《奧特曼》,那是已經在次元之外的領域了。而且超過三十個百分點也只是最初的兩集而已,顯然是受了《奧特曼》余波的恩惠,最低的時候已經跌到二十個百分點去了。
好吧二十個百分點不管放哪也足夠算是大人氣節(jié)目了,《奧特曼》已經讓三方都出現感覺錯亂了。東映、東京放送電視臺,以及,第三方是獨家贊助商武田藥品工業(yè),面對這直瀉千里的走勢馬上就出來罵街了。那沒辦法,這是理所當然的收視率至上主義時代,隨時不行就隨時要路線變更,所以這片后半與前半氣氛完全不同。
歷史上的所有路線變更九成以上都是沒效果的。武田藥品工業(yè)忍不了了,《奧特船長》最高的時候,也連《奧特曼》最低的時候的尾巴上的半根毛都摸不到。武田不爽要找東京放送電視臺吼,東京放送不爽就要找東映吼。于是平山是前線的背鍋擔當,聽東京放送電視臺的人訓話。
最后原本預定的半年也等不及了,預定的二十六集也要砍,砍成二十四集。圓谷制片廠眾望矚目的新作《奧特賽文》,奧特系列第四彈提前兩周終于登場。收視率反正也沒有什么漲停機制,在《賽文》登場的那一瞬,就陡然回到三十個百分點以上去了。
所以《奧特船長》一直是東映的黑歷史,盡管光論收視率的絕對值,東映全史上都找不出幾個能與這片同水準的?!秺W特曼》和《奧特賽文》是即使半個多世紀后,也具有學術研究級別的價值的,電視史上傳說的節(jié)目。當然地,夾在這兩個之間的《奧特船長》,包括在東映自己眼中也會成黑歷史。技術上,一九七二年為止圓谷制片廠實際的現場制作陣容,是圓谷英二親手帶出來的圓谷研究所和東寶特殊技術課的精英。所以東映這一敗,敗得真是心服口服,選錯對手的那一刻,你已經死了。
但是《奧特船長》還有別的注目點,簡單一言《奧特船長》屬于什么類型,宇宙科幻冒險史詩劇。事實上《奧特船長》是日本電視上最初的動真格的宇宙劇。還有什么屬于這類啊,《宇宙戰(zhàn)艦大和號》《星球大戰(zhàn)》《行星大戰(zhàn)爭》《宇宙來的信息》《銀河鐵道九九九》《宇宙海賊哈洛克船長》《機動戰(zhàn)士高達》《銀河英雄傳說》??礃祟}知什么,這意味著這樣的題材,還需要約十年后才風靡日本,包括導火索《宇宙戰(zhàn)艦大和號》在首播時也慘敗了。
《奧特船長》的劇情舞臺設定在二十一世紀后期,人類已經迎來宇宙開拓時代。船長是新時代的開拓者,向危險在等待著的未知的空間飛翔的人類。最終回的處理很有名,也有歐吉桑吹成“特攝史上最難解最終回”。
《奧特船長》因電視臺的要求而路線變更,至少最終回要原點回歸,構成上能感覺到制作陣的這種意圖。最終回沒有敵役出現,奧特船長也不是通常的赤色戰(zhàn)斗服,而是宇宙開拓用的藍色新型服裝。主題是“界限的前方無限大”,主角一行人已經到宇宙的盡頭=界限了也不停止,不停止而是再跨越。這時船長用光束轟擊宇宙空間,接下來是新的廣闊宇宙,宇宙無限大。
船長面前出現了花圃,莫名其妙的超展開。那里是新世界的入口,與現在的宇宙不同的行星,踏出宇宙開拓的新一步。對作為觀眾的小朋友們,傳達的信息是“人生碰上任何悲傷和壁壘都努力跨越過去的話,還有新的世界等待著你。目標到達的時候,還要看到從那里開始,還會有新的目標?!?/p>
這片中宇宙世界是如莫比烏斯環(huán)般的。最終回,為了救出少年們必須將次元之壁破壞。但是這樣就會到達未知的里宇宙世界,另一面宇宙,不可能再回到現在的宇宙,這樣的覺悟是必要的。船長以奧特光束三回轟擊,將壁破壞,救出成功了,但是果然進入了里宇宙的入口。次元之壁即是現在的“宇宙的盡頭”,然后新的宇宙世界開始了。船長他們成為了新宇宙世界的人類的亞當和夏娃,這里影像上出現花圃。并不是無法回到原來的世界的悲觀,而是跨越那份悲傷然后向新開拓的世界的希望前進。
應該說,那個時代取入平行宇宙設定的作品,現在想來驚愕。放送當時宇宙就是夢的代名詞,五十年代的復興期和七十年代的失速期之間的六十年代,是日本這個國家整體氛圍最充滿夢想的時代。那時的人說,今天也對宇宙能感受到夢的人也多吧,但是今天感受到的宇宙與當時感受的宇宙非常不同。
知道危險也前往誰也沒去過的場所,知道勉強也去做誰也還沒做過的事情,從這樣的興奮和感動中,感受到未來。所以主題歌《宇宙征途》唱“比海更廣,比海更藍,飛行所向,我們的世界”。誰也沒去過的無限的彼方,船長向其挑戰(zhàn),最終回是現在看來挺沒道理的設定內容。不過“人類無限的挑戰(zhàn)不斷持續(xù)”這件事十分地表現出來了,劇中的“無限”以花圃表現。
渡邊課長在敗戰(zhàn)處分中是這么訓話的:今后東映應該取入的特殊攝影技術的經驗體系,通過本作積蓄了,首先讓我們感到慶賀吧。東京放送也認同了東映的制作能力,與東京放送結下的人脈以后也還會越來越廣。這次獲得的一切,以后一定有活用的機會,有朝一日再來制作出武田藥品無法放手的人氣企劃吧。
在這個故事中,好似當時的東映東京制作所與圓谷制片廠是一場對手,實質卻殊途同歸。圓谷英二也有對宇宙科幻的影像表現的夢想。本來技術是實現的手段,圓谷英二已經花費了近四十年直至擁有了技術,但是長年的嘗試中實現的仍只有手段而不是目的。
五十年代后期以來連續(xù)制作的《地球防衛(wèi)軍》《宇宙大戰(zhàn)爭》《妖星戈拉斯》《海底軍艦》等科幻大作電影,都沒有取得當年《哥吉拉》那樣爆發(fā)式的效果。正是因為《哥吉拉》當年太成功了,所以他們一輩子都活在哥吉拉的影子中了。印象被固定了,新的挑戰(zhàn)被捆縛了。因此東寶在經營上的判斷,也總要往怪獸路線上靠,從《宇宙大戰(zhàn)爭》也就誕生了《怪獸大戰(zhàn)爭》。
從圓谷英二這邊的視角來說,《海底軍艦》之后企劃的新作案《飛空戰(zhàn)艦》沒有實現,《飛空戰(zhàn)艦》的企劃發(fā)展而來的《萬能杰克號》也慘敗?!秺W特Q》當初是融合包括怪獸在內,多樣豐富要素的科幻劇集成,被東京放送電視臺的方針改為了固定怪獸路線。
《奧特賽文》的企劃,也同樣接續(xù)《奧特船長》采入了宇宙劇的要素。但是《奧特船長》既然相對不給力,東京放送電視臺也就為避風險繼續(xù)追求《奧特Q》和《奧特曼》那樣怪獸為主的路線。于是《賽文》也就不得不在兩者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而且《賽文》后半也同樣了顯著的人氣下滑現象。
所以圓谷英二臨終前曾經對床前來探病的矢島也這么說:“矢島君,今后的特攝也拜托了?!笔旰?,早年曾在圓谷制片廠的企劃現場,參加過多個作品的兩個腳本家,把他們年輕時接觸過的發(fā)想,帶到了用四分之一的制作費就能實現的動畫界。一個是藤川桂介,一個是山浦弘靖。并且《奧特船長》之后的十一年的又七個月,《未來船長》也終于被東映動畫制作成電視動畫了。
http://cdn.animetamashi.cn/6ed6bf70d86ffd92/video/5a

本文僅供Anitama發(fā)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原文地址:http://www.anitama.cn/article/6ed6bf70d86ffd92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微信公眾號:Anitama0815
合作郵箱:bd@anit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