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泉州老西街
?

古城泉州,近千條街巷交錯縱橫,千年文明的脈絡在古宅間若隱若現(xiàn)。聚寶街、道才巷、青龍巷……他們像古城的一張張名片,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彰顯著古城的魅力,她們是每個泉州人情感的交匯與延伸。而作為一個西街人,我對于西街有一份更濃厚的感情。
?在這學步,聽老西街人講述關于西街的故事。而今,西街在歲月的風塵中逐漸老去,曾經(jīng)那響徹街頭巷尾的老行當叫賣聲已然化作回憶。但,她那特有的韻味卻如陳年佳釀般歷久彌新。
走入古色古香的西街,猶如穿越了一個時空。這里有像飽歷滄桑一般的老書店,不足15平米的小天地里到處堆滿古書,竟找不到一塊落腳之地。相傳此處是李贄每天都在這呆上一天半天,而今,思想者的軀體早已停止思考,智者的靈魂卻在靜謐的書中源遠流長。再往前走幾步,一家像容顏素顏的女子一般的老布店映入眼簾,各式各樣的花布層層疊疊,在陽光的照耀下靜靜地躺著。在布點的斜對面是家像簡單質樸農(nóng)夫一般的老藥店,店門邊放著大大小小的竹筐曬著不知名的藥材,步入藥店,好聞的的藥香撲鼻而來,像古裝戲里演的的那般,老中醫(yī)為病人們開藥、抓藥、包藥,給人恍如隔世之感。從街邊的小巷一拐,一家由老四合院改造成的“小客?!钡搅?,這里住著從各地來到泉州的旅人。抬頭遠眺,延綿不斷的紅屋頂延伸天際,那是和平的“泉州紅”。再往下是一墻褪色的壁畫,隱秘著碧水丹山的人間仙境。壁畫邊是與墻融為一體的百年榕樹,如巨人般守護于此。住在里面的人或在室內(nèi)看書,或在屋外沐浴著冬日暖陽,伴著音樂愜意地拍著鼓。在快節(jié)奏的現(xiàn)在社會,我們很難找到第二個像西街這樣讓我們靈魂歇腳的地方。朱熹說:“泉州滿街都是圣人?!蔽蚁脒@并不是因為這里的人更加聰慧,而是他們比常人多了一顆平常心,多了一顆懂得慢的心,懂得舉重若輕罷了。
西街的盡頭是一家傳統(tǒng)小吃店,四溢的餅香引誘出孩童垂涎欲滴的可人模樣,賣餅阿婆又開始和過往的行人嘮嗑家常了。夜幕降臨,西街的阿姨們不約而同地來到西街跳起廣場舞。柔和的金色燈光照在翩翩起舞的阿姨們身上,不時的還能聽到一陣陣開懷的笑聲。
西街的美,便是要像這樣放慢腳步才能真正體會到的。斜陽草樹,尋常巷陌。在泉州,不單是西街,每一條街巷都有她獨特的味道讓我們細細品味,她們靜靜承載著這一方文明,代代相傳。漫步在此,耳邊仿佛回蕩著市井的嘈雜聲,鋪子伙計的吆喝聲,絡繹不絕自行車鈴鐺聲。遙想當年宋元時期,泉州街區(qū)興盛繁榮,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賈在這貿(mào)易,繁衍生息,印度教、佛教、伊斯蘭教,不同的文化在此跳動,古城泉州在擁抱中華文化有聲記憶的同時,也傾聽者世界文明的囈語。
而今,古城泉州有幸在東亞眾多文化古城中脫穎而出,我想不單是因為她那段繁華的“海絲”之史,更是泉州人保護和傳承當?shù)貍鹘y(tǒng)文化的那份堅韌與固執(zhí),以及那種超然世外的“鈍感力”
放眼當今之世,現(xiàn)代化進程的鐵蹄正肆意侵踏中國乃至東亞許多文化建筑,但我們要時刻銘記:現(xiàn)代建筑的粗線條是勾勒不出那些"紅磚白瓦""燕尾脊"。西街的美麗容顏不再,但我們依舊可以保護她完整的靈魂,拆遷的步伐越是急促,對傳統(tǒng)文化建筑的保護就愈是義不容辭!















匯集整理:謝子善(畢業(yè)于福建中醫(yī)藥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