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 2021年11月 新京報:成長是一種責任
新京報 記者 張赫 編輯 吳冬妮? 2021-11-24
“我以前屬于那種不太(愿意)分享的一個人?,F(xiàn)在我開始分享了,但是分享完之后,于我而言,我的生活狀態(tài)并沒有發(fā)生太大的變化,沒有所謂會不會變得輕松?!?/p>

? ? ? ? 在華晨宇身上,你很難尋覓到三十而立的“世故”感。穿著白色毛衣的他,稍顯局促地和第一次見面的記者熱絡(luò)寒暄;聊到開心的事,眼睛會笑彎成月牙,神情里閃爍著光芒。這種沒有被歲月洗刷的少年隨性,從11月26日即將首演的“2021火星演唱會”上也可見一斑。摩天輪、神樹、鮮花、巨鹿、木馬、軟科幻……每一個元素都滿足著天馬行空、無拘無束的天真想象。
? ? ? ? 但在孤獨星球的縫隙之中,我們依然能窺探到生活的些許斑駁——他似乎開始學習接納煙火氣,放空對世界“大愛”的探討,甚至將鮮活卻瑣碎的“小愛”記錄到自我狂歡的音樂創(chuàng)作中,生成了一張突破華晨宇過往風格的全新專輯。據(jù)悉,這張專輯將在演唱會上進行首唱,預(yù)計明年正式和大家見面。
? ? ? ? 那,剝離掉一切光環(huán),如今31歲的華晨宇是否真的已經(jīng)走出“自我”,恍然“入世”?答案并非肯定。華晨宇更愿意將“工作”和“自我”兩者的成長剖析、分離。他向新京報記者回憶起自己剛?cè)胄械臅r候,有人曾問過他,等老了之后,是否還會按照自己的方式活著?出道八年,他的答案并未改變,他真誠地笑了笑,“那時我就覺得,當自己成為一個老爺爺?shù)臅r候,還有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就挺好的?!?/p>
演唱會
沒有距離感,歡迎歌迷“回家”
? ? ? ? 這是一場不屬于地球的演唱會。
? ? ? ? 地點選擇在逃離北方寒冬的???,那里有一家充滿電影感和科幻感,交融東方之美與西方藝術(shù)的奇幻樂園。在未來的幾天,這里將被紅色的夢幻花海鋪滿,由鋼琴、樹屋、旋轉(zhuǎn)木馬作為星星點綴;夜晚,摩天輪、過山車、霓虹燈在夜晚交相輝映。來到這里的歌迷,可落腳于“火星驛站”(休閑區(qū))、“火星能量站”(美食區(qū))、“火星俱樂部”(娛樂區(qū)),每個人將仿佛置身于外太空之中。
? ? ? ? 但這樣天馬行空的演唱會,出現(xiàn)在華晨宇的世界中,一切就似乎變得合理起來。

? ? ? ? 2019年,華晨宇的火星演唱會就突破常規(guī)舞臺架構(gòu),由數(shù)十組機械組成,打造了空中云梯、海上燈塔、星空長廊、未來斗獸場等在地球從未看到過的場景。那場演唱會結(jié)束后,華晨宇便開始計劃如何真正帶歌迷“回到火星”——在這場每年相約的“火星人”聚會中,歌手和歌迷不需要距離感。大家圍在一起,像回家一樣,有吃、有喝、有玩,甚至倒一杯啤酒,隨意聊聊天,完全處于很放松的狀態(tài)。
? ? ? ? 游樂園,便是華晨宇心中最能代表“輕松愉快”的場景;“全員站票”則是他多年來的夢想。在過去的體育館內(nèi),觀眾只能坐著欣賞演唱會,即便情緒激動到想要站起來蹦蹦跳跳,也總會有安保人員維持秩序。他始終期望著能和觀眾一起嗨起來,邊唱邊跳。
? ? ? ? 但“火星”的驚喜,遠遠不止于此。華晨宇在此準備了諸多意想不到的未知。例如,和歌迷的互動時間、環(huán)節(jié)都是未知的,可能是隨機演唱歌曲、即興改編,也有可能只是和大家嘮嘮家常。此外,演唱會也將史無前例地從下午2點一直延續(xù)到晚上10點。除了晚飯時間,華晨宇會讓整個“火星”被音樂包圍著。雖然這意味著每一場,他都要演唱比往年多一倍的歌曲。
——“如果只是晚上,肯定是不夠的,大家又要體驗吃喝玩樂,又要看表演,又要一起即興互動,這意味著我要在歌曲量上減少很多。畢竟還是演唱會,我不能為了新形式把音樂這塊丟掉,喧賓奪主。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加時長。雖然超出了過去演唱會的量,但,想想也行。”
? ? ? ? 為了實現(xiàn)這一理想化的愿景,華晨宇提前幾個月健身,希望體力能跟得上和“火星人”們合唱六場的強度。
? ? ? ? 當如此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想法呼之欲出,曾合作多年的演唱會團隊,幾乎是不約而同地邀請華晨宇來擔任總導(dǎo)演。這種僅屬于“火星”的世界,似乎只有他本人才能與此語境達成絕佳默契,并將其具象化實現(xiàn)。
——“當時壓力真的很大,因為沒有當過總導(dǎo)演。但后來去實行的時候發(fā)現(xiàn),其實也沒有我想象得那么難(笑)。因為我腦袋里的那個畫面已經(jīng)很清晰了。”
? ? ? ? 如今,那個曾經(jīng)獨處于火星的男孩,已經(jīng)學會了快速適應(yīng)工作中的全新身份,甚至面對無數(shù)繁瑣到需要社交溝通的工作,還會化身為嚴格的領(lǐng)導(dǎo)者。例如,在演唱會籌備期間,華晨宇和團隊很早便設(shè)計出了舞臺架構(gòu)、舞美,并確定出樂園中隨處可見的“火星”主題打卡點,小到連一個垃圾桶都要有火星的元素在。但并非所有想法都能事無巨細地實現(xiàn),中途的任何修改,都會導(dǎo)致成本損失。這件事和做音樂有異曲同工之處——華晨宇的每首作品都是在自我否定、放棄、重塑中產(chǎn)生的。他總是會擔心,自己想要傳遞的東西還不夠清晰。

? ? ? ? 華晨宇已經(jīng)忘卻,整個演出的方案曾經(jīng)否定、修改了多少版本,但確實體驗了一把逼自己的感覺。
——“我們還是要去實現(xiàn)它,因為畢竟是第一次做,希望給大家呈現(xiàn)出來的是最理想化,也能讓歌迷感受最深刻的舞臺?!?/p>
新專輯
認真生活的感覺,很舒服
? ? ? ? 音樂人鄧柯曾經(jīng)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評價華晨宇,當一個歌手沒有選擇按部就班地唱情歌,也不會直接說出要拔高聽眾的審美,而是在歌曲中探討世界、生死、客觀規(guī)律,這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
? ? ? ? 例如上一張專輯《新世界NEW WORLD》中,《好想愛這個世界啊》關(guān)懷了抑郁癥患者,《斗?!愤祮柺澜鐚θf物生靈的尊重,《神樹》講述愛護地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降臨》探討輪回與命運……將音樂與天文、地理、哲學、人文關(guān)懷碰撞,產(chǎn)生了既浪漫又悲壯的,獨屬于華晨宇的音樂風格。

? ? ? ? 但,華晨宇似乎想要開始“入世”了,從即將推出的這張新專輯開始。
——“如果說上一張專輯的主題都偏‘大愛’,這張專輯就是‘小愛’?!?/p>
? ? ? ? 這種出世、入世的輪回,在一定程度上,也見證著華晨宇的生活心境轉(zhuǎn)變。在創(chuàng)作《新世界NEW WORLD》前,他總是會一個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眼中的世界,都是很大的風景,是自然,是地球,是對生命可持續(xù)的追思。但由于疫情,讓他有機會直面人生的瑣碎,認真地生活了一番。
? ? ? ? 外界均可知的變化是,華晨宇的生活中多了一只好奇心極強的小貓“perper”;他開始研究做飯,曾經(jīng)在云錄制的節(jié)目中為觀眾表演烤面包片。過去,除了下樓吃飯,華晨宇幾乎很少出門。但如今,他會偶爾騎一輛共享單車,戴上耳機聽著音樂,沒有目的地隨處游逛。累了就去朋友家歇歇腳,或者直接在街邊,買一份外賣點不到的路邊攤小吃,在石凳處靜靜地坐著,觀察形形色色的人群?!拔矣X得很舒服?!?/p>
? ? ? ? 而這一份生活的煙火氣,也被他轉(zhuǎn)化為音樂故事。這一張新專輯的歌曲將聚焦當下社會群體在職場上、學業(yè)上、生活上的種種壓力,也融入了華晨宇自身的成長。他的音樂正在和生活走近一些,再近一些。
——“這兩年我有一些成長,也放到了音樂里。基本上都是比較溫暖、歡快的感覺?!?/p>
成長
工作之外,內(nèi)心從未輕松
? ? ? ? 大眾也能感知到華晨宇的“走近”。
? ? ? ? 最顯而易見的變化是,從前那個沉浸在火星世界,唱著《無字歌》和《卡西莫多的禮物》的男孩,如今卻可以在綜藝上毫無負擔地甩“包袱”,采訪時與記者掰手腕、做游戲,歡聲笑語,迎來送往。
? ? ? ? 而在華晨宇的語境中,這種變化更多是從作品中體現(xiàn)出來的。入行時,他還是一名剛畢業(yè)的學生,孑然一身,猝不及防地闖入大眾視野,身處于一個永遠被千萬眼光審視的輿論場。創(chuàng)作前幾張專輯,他更多試圖表達年輕人對音樂、對生活的態(tài)度,例如《異類》《我管你》,“可能相對偏自我一點兒?!?br/>
? ? ? ?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逐漸體會到,成長是一種責任。
——“我發(fā)現(xiàn)其實很多人喜歡我,那我的作品是不是能夠給大家?guī)硪恍椭?,或者是幫助這個世界??赡芷鸬淖饔貌粫艽螅芷鸬揭稽c點小小的作用就行了?!?/p>
? ? ? ? 于是講述并分享“愛”的《新世界NEW WORLD》,以及這一張新專輯應(yīng)運而生。
? ? ? ? 但華晨宇并不認為,這種袒露自我的改變,同樣延續(xù)在他的生活中。他更愿意把工作中的自己和生活中的自我,清晰地一分為二。
——“我以前屬于那種不太(愿意)分享的一個人。現(xiàn)在我開始分享了,但是分享完之后,于我而言,我的生活狀態(tài)并沒有發(fā)生太大的變化,沒有所謂會不會變得輕松?!?/p>
? ? ? ? 他仍然不擅長社交,每年會固定留一段“閉關(guān)”時間,過著由自己掌控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即便工作狀態(tài)中展露的松弛,也僅是在《王牌對王牌》這樣相對“安全”的環(huán)境之中。

? ? ? ? “你覺得30歲之后,華晨宇有什么變和不變?”
——“其實變化不大。”華晨宇沒有猶豫?!熬拖窈芏嗄昵?,我剛?cè)胄械臅r候有人問過我,會不會等你年紀大了或者老了,還要按照這種方式活著?那時我就覺得,當自己已經(jīng)成為一個老爺爺?shù)臅r候,還有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就挺好的?!?br/>
【新鮮問答】
? ? ? ? 新京報:“2021火星演唱會”是一個比較理想化的演唱會,從創(chuàng)意到實現(xiàn)遇到了什么困難?
——華晨宇:其實整個演唱會的團隊都非常有經(jīng)驗,雖然大家都是第一次去干這件事情,但執(zhí)行起來都還挺順利的。唯一可能有挑戰(zhàn)的是每一天的時長,從下午2點多就開始了,一直到晚上10點,中間會有一兩個小時的晚飯時間,一天要演唱的歌曲量遠遠大于我以前(演唱會)的量。又要開6天,不知道自己體能能不能跟得上。
? ? ? ? 新京報:這次會在演唱會聽到很多此前演唱會沒有聽過的歌曲嗎?
——華晨宇:會的。因為這一次相當于6天下來,每一天的歌曲都超過以前,首先就會有今年還沒發(fā)表的新歌首唱。再就是會有很多的改編。因為下午場舞臺的燈光就算打出來,效果也沒那么明顯。白天場我們從服飾、妝容到音樂,都會偏簡化一些,比如不插電,大部分是與觀眾互動為主。天黑了后,燈光一出來,晚上場就會以音樂為主,是一個狂歡夜的感覺。
? ? ? ? 新京報:首次做演唱會總導(dǎo)演,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華晨宇:就是這兩個月提前去樂園“踩點”。因為想要提前幫歌迷體驗一下演唱會的感覺,先玩了一下,感受一下場館。我自己也非常期待(最后的呈現(xiàn))。
? ? ? ? 新京報:出道至今,你的每張專輯都邀請鄭楠老師做制作人。未來有沒有想過和不同制作人合作?
——華晨宇:我沒想過,我只認鄭楠。因為我覺得他很了解我,我倆磨合了這么多年。怎么講,我不是一個純唱歌的歌手,還要創(chuàng)作。我自己寫的音樂,會知道它最終編曲是什么樣的,鄭楠也了解,我每次交上去的Demo其實已經(jīng)有編曲了,想讓鄭楠幫我再去調(diào)整每一個樂器的音色;哪里多了,去掉一點兒,哪里少了,再補一點兒,就是更優(yōu)化我的音樂。找另一個制作人,可能又要重新磨合,最終編出來的東西可能也不是我理想化的音樂。
? ? ? ? 新京報:之前你曾經(jīng)提到,自己并不擅長寫歌詞。其實很多創(chuàng)作歌手都會有固定合作的詞作家,你想過邀請一位老師專門幫你寫歌詞嗎?
——華晨宇:寫詞的話,因為我沒有固定的曲風,想表達什么,就用什么樣的曲風。每一種曲風可能要對應(yīng)的填詞人是不一樣的,所以我覺得我的音樂還是應(yīng)該去找不同的人來對應(yīng)填詞。我其實入行以來,有接觸過很多的詞人,對跟我合作過的詞人都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知道他們適合哪一種風格。寫完(旋律)之后我就會想到找哪個詞人來幫忙填。
? ? ? ? 新京報:過了30歲的年紀,面對輿論會有全新的應(yīng)對方式嗎?
——華晨宇:輿論倒還好,因為我是屬于把我的工作和我的生活區(qū)分開的。我所講的一種成長,是分享,我想用音樂來幫助他人,其實是我在工作上的一種成長。我在面對工作的時候,會思考我的工作是什么工作,我的工作能為社會帶來什么價值,所以會想用這種方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出一份小小的貢獻。生活上面,還是偏自我一點兒,但我的作品即使再去講一些偏大的或偏小的(題材),也一定會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才能寫得出來。
新京報資深記者 張赫
首席編輯 吳冬妮 ?校對 趙琳
蟲洞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4338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