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戰(zhàn)》強大到破壞規(guī)則的機體:古蘭森排第一,麥塔斯就敢排第二
這是老男孩游戲盒的第380篇原創(chuàng),作者@霸王蟹
在《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長達三十年的歷史里,總正統(tǒng)作品數達到五十多部,參戰(zhàn)過的機器人多如牛毛數不勝數。相信在這些機器人之中大家都是心有所屬,每次攻略新的《機戰(zhàn)》時候總會挑選出自己最喜愛的機體陣營去克敵制勝吧。而在此其中出現過許多非常霸道的機體,堪稱破壞游戲平衡性的存在,以下就為大家聊聊這些強大的機體吧。有的朋友可能會猜測文中肯定會提到“機戰(zhàn)御三家”,各位看官請放心,ν高、真蓋、皇凱這三個機體根本不能進入榜單,只能充當下列機體的背景板,甚至有的連提鞋都不配…真是可悲啊……

No. 5 《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EX》高達F91
原作里這臺機體屬于U.C.0123年完成的FORMULA(方程式計劃)機動戰(zhàn)士小型化開發(fā)計劃主導下的實戰(zhàn)機體,擁有靈活的小型化機身以及超大出力推動器,其最強武裝是兩門高出力的“V.S.B.R(威士巴,可變速光束步槍的縮寫)”,主控系統(tǒng)是BIO電腦大幅提高機體的各項機動性能。該機體最大特點是可利用散熱口產生重粒子剝離現象排出“有質量殘影”,這種殘影無論是目視或機械探測器都會產生重影,從而達到“分身”的效果??梢哉f比U.C.0093的ν高達進化了不知多少倍。

在《機戰(zhàn)EX》中這臺機體的厲害之處體現在其獨門武器V.S.B.R之上,滿改后達到了恐怖的5900攻擊力,輕松碾壓ν高達浮游炮的飛翼浮游炮3700攻擊力。另外《機戰(zhàn)》玩家都知道這個游戲系列內是存在光線防御的B護罩的,因此光線武器為主的高達系機體有時候并不那么實用。飛翼浮游炮作為非光線武器還是有其用武之地的,但抱歉跟你說V.S.B.R在該作并不算作光線武器,因此其實用性之廣不言而喻。還有一點是這個V.S.B.R發(fā)動一次耗費30 EN,其性價比至高堪稱一絕。(阿姆羅:能否不要用我的ν高達去比???)

No. 4 《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F》 EVA初號機
一臺高80米的巨型機體,其機動能力堪比20米級的高達系,搭載AT領域絕對防御系統(tǒng),連接電線的無限EN供應,只需一機就能輕松撬翻整個敵機群的神棍。要是在敵人視覺看,那絕對就如《新世紀EVA》第一集搭乘小坦克轟使徒的即視感,實在是個無法戰(zhàn)勝的敵人啊。

但真正恐怖的并不是EVA初號機不可戰(zhàn)勝,而是初號機一旦被擊破就會進入強大到變態(tài)的暴走狀態(tài)。都說黑化強三分,放在初號機身上就是暴走強十級,各項數值飆升外帶殘忍的吞噬技。敵我不分人擋殺人的暴走初號機,別說敵人了,就連自己人都危險,每次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S/L大法侍候。

No. 3 《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64》 超級系男主角機
《機戰(zhàn)64》作為首創(chuàng)合體技的系列作品,這樣強力又酷炫的合體技怎能少得了給主角機安排上呢,想來也是本作主角設定為兩人的其中一個原因吧。超級系男主角的機體到后期成功說得“宿敵”的同門副主角后,兩人所駕駛的機體一個使拳一個用腿,合體(好♂兄♂弟?)就能打出最終必殺“招雷-天龍魔滅陣”,其攻擊力達到令人驚嘆的9920!

要知道在該作里最強的合體技“撒夫爾同盟拳”是10530攻擊力,且必須撒夫爾同盟五人全部位置相鄰并達到氣力要求,從實用性上來說“招雷-天龍魔滅陣”更勝一籌。且只要這招出手就是秒天滅地的存在,如果不秒,就上個“熱血”試試。

No. 2 《第二次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 麥塔斯
很意外吧,這臺不矚目的補血機體能排到第二名。但是在FC的《第二次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里花園麗所駕駛的梅塔斯的的確確就是臺神棍,在刻意練級的最后,你吃驚地會發(fā)現這小妮子的“素早(速度)”居然達到了255的滿值!而隔壁號稱UC高達駕駛員第一NT的阿姆羅只有區(qū)區(qū)可憐的237……(阿姆羅:你禮貌嗎?)

玩過《第二次》的小伙伴對于“素早”這項數值多重要我就不細說了,幾乎全程自帶“必閃”,真正可怕在于梅塔斯還自帶修復功能,因此即使她獨自面對敵方強力機體,只需原地站著等他攻擊再反擊,等到自己的回合再自行補血,如此循環(huán)就成了真正不會墜毀的日不落機體。


即便出了FC上的《第二次》,在往后《機戰(zhàn)》系列補血機也飽受各位玩家青睞,因為在后來大部分《機戰(zhàn)》中補血機都是可以通過回血獲得經驗值的。因這種升級渠道太過于方便實惠,導致了后來所有能換乘的《機戰(zhàn)》作品里,這臺梅塔斯都是刷經驗的朝圣機,無數NT駕駛員一腳踹開可憐的花園麗,拿起小扳手快樂地走上維修工的道路。

No. 1 《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F完結篇》 傳說巨神伊迪安
典型的“崆峒派七傷拳”要傷人先自殘,通過自殘的方式將累積“伊迪安能量計”,從而解鎖《機戰(zhàn)》歷史上最為恐怖的9999攻擊力、無限距離地圖炮“伊迪安劍”和“伊迪安槍”,尤其是“伊迪安槍”覆蓋面積為扇形,因此等于說最低是當個關卡地圖的1/4。

而伊迪安可怕之處在于這個前文明制造的機體在受到巨大威脅,能量計累積到極高的時候就會暴走!伊迪意志主動覺醒替代駕駛員取得最高駕駛權限。前面說過初號機的暴走已經很恐怖了,那也是單對單講武德的對決。但伊迪安的暴走就是用覆蓋地圖1/4以上的地圖炮,朝著伊迪意志所認為最高敵意的方向發(fā)射,何為最高敵意,就是敵我不分機體最密集的方向,因此伊迪安暴走后一炮打倒地圖上敵我半數以上機體的情況也是可能的。

而更加更加恐怖的是在暴走狀態(tài)下的伊迪安假如被擊墜,伊迪意志就會判定為該個文明無法馴化,其真正的完全力量:上個生命紀元第六文明意志發(fā)動,將宇宙中所有的生命和文明全部歸零,直接GAME OVER……幸好“伊迪安能量計”是本蟹接觸過最難積累和發(fā)動的系統(tǒng),想要看伊迪意志覺醒已經非常不容易了,更何況第六文明意志的發(fā)動了。

No. ZERO 《第二次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 古蘭森
大家可能又要說,怎么最后是古蘭森呢?眾位看清楚了,是FC《第二次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的古蘭森(埃爾)。作為《機戰(zhàn)》系列里最具魅力亦邪亦正的角色白河愁的座駕,除了其三圍豐滿之外,最恐怖的是特有的機體特性“間接攻擊無效”,簡稱“間無”(另一臺是拉英X)

這個相信是《機戰(zhàn)》歷史上最讓人頭痛的屬性了,因為《機戰(zhàn)》采用的都是四方格地圖單位,單個敵機鄰接格只有四個,無論你再強大的機體陣容,每回合只能近距離攻擊4次,這就令以阿姆羅為首的一眾遠程真實系機體毫無發(fā)揮余地(阿姆羅:“剛達R”不是好惹滴)

這樣的玩法你不是存心要重新制定游戲規(guī)則嘛,辛辛苦苦練就的機體有一半在古蘭森面前就是派不上用場,還好古蘭森在FC《第二次機器人大戰(zhàn)》里并不是必須要擊敗的機體。

另外再次吐槽一下新的《機戰(zhàn)》系列有許多明擺著只有一格距離的攻擊,例如揮劍格斗什么的,居然給增加到2格甚至3、4格的射程,這個真的沒必要,希望在往后的《機戰(zhàn)》系列里這樣的設定能有所收斂。
列舉了超級機器人大戰(zhàn)系列里六個破壞游戲性和游戲結構的機體,其中有單純的強力,還有原作設定就是如此,還有的應該就是游戲制作中的小遺憾,這個就不知道是制作組有意還是無意如此,也是無從考究。不過在游戲的主流玩法之外,這些機體的存在也打開了另類闖關的方式,成為一種非主流的樂趣,游戲主體是一致的,但每個人怎么玩都有不一樣的體驗。最后祝大家快樂游戲,體會不同的樂趣。

筆者:霸王蟹 玩齡超三十多年的老蟹殼一個,游戲人生關注游戲人文的游戲玩家
本文作者:霸王蟹
編輯:小雷
@老男孩游戲盒 歡迎各位喜歡單機游戲的水友加入,如果你也有舞文弄墨的才華,或者有成為游戲編輯的夢想,希望分享游戲經驗與心得,快來私信撩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