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北京大學公開課 科學通史 吳國盛教授 Part 3

筆記內(nèi)容主要整理自吳國盛老師當年在北京大學開設的科學通史課程(吳老師現(xiàn)在在清華),以手寫筆記+拍照的形式上傳。本筆記分為三個部分,在Part3結(jié)尾處有Up主推薦的閱讀材料,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深入閱讀,其中一些書籍在課上有被吳老師提及。筆記內(nèi)容如有錯誤或疏漏,煩請指正??
內(nèi)容說明:1)藍色文字是我在聽課過程中的即時想法或觀點,非吳老師的授課內(nèi)容;2)公開課視頻原初就有缺漏,因此在聽的時候有不連貫的地方(我在Part3補充了劉華杰老師的“博物學傳統(tǒng)與胡塞爾的現(xiàn)象學世界”一講);3)每節(jié)課講完以[以上,P**—P**]標示。










(完)
Up主推薦閱讀材料:
(英)羅素,《西方哲學史》(上卷),何兆武、李約瑟譯,商務印書館,1963年版(此書多次再版)。
(英)羅素,《西方哲學史》(下卷),馬原德譯,商務印書館,1976年版(此書多次再版)。
(美)羅伯特?金?默頓,《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shù)與社會》,范岱年、吳忠、蔣效東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英)亞·沃爾夫,《十六、十七世紀科學、技術(shù)和哲學史》(全兩冊),周忠昌、苗以順、毛榮運、傅學恒、朱水林譯,周忠昌校,商務印書館,1991年。
(英)亞·沃爾夫,《十八世紀科學、技術(shù)和哲學史》(全兩冊),周忠昌、苗以順、毛榮運譯,周忠昌校,商務印書館,1991年。
(英)W. C. 皮丹爾,《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guān)系》(全兩冊),李珩譯,張今校,商務印書館,1997年。
林德宏,《科學技術(shù)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江曉原(主編),《科學史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美)阿瑟·O.洛夫喬伊,《存在巨鏈——對一個觀念的歷史的研究》,張傳有、高秉江譯,鄧曉芒、張傳有校,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此書已有商務印書館版)
(英)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shù)史》(七卷本,全二十六冊),盧嘉錫總主編(組織翻譯),科學出版社,2016年。
以上內(nèi)容僅供交流學習??,禁止商業(yè)用途 ????
如有錯誤,煩請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