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樓”——中國航展的拍攝圣地



還記得這組刷爆朋友圈的照片嗎?這是2018年11月6日,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開幕日攝影師陳肖拍攝的一組作品。裝備矢量發(fā)動機WS-19的J-10B成功進行了過失速機動飛行表演,展示了“榔頭”機動、“赫伯斯特”機動、“眼鏡蛇”機動、“直升機”機動等典型動作。攝影作品把這些精彩瞬間永遠保存了下來,也讓照片拍攝點“炮樓”被更多攝影愛好者知曉。
在第十三屆中國航展即將開幕之際,讓我們跟隨陳肖了解下中國航展拍攝圣地“炮樓”背后的故事。
炮樓因中國航展而聞名

炮樓,東經113°23’6.38”,北緯22° 0’42.31”,位于珠海金灣機場跑道南側,公共交通可乘坐Z102路(上表—金海灘)在導航臺站下車,步行50米可達,也可自駕前往。
之所以叫炮樓,不是因為這座樓上架有大炮,而是因為這里是拍攝飛行表演的最佳位置——交通便利、視野開闊、順光。每屆航展在這里都會匯聚官方攝影師、職業(yè)攝影記者、業(yè)余攝影愛好者等眾多影像團體,他們用手中有“巨炮”之稱的500毫米、600毫米甚至800毫米的超長焦定焦鏡頭,注解這座位于跑道邊上的普通建筑。

還記得2016年11月1日,也就是第十一屆珠海航展開幕的日子。由于得知殲20會在開幕式上公開亮相,1日凌晨2點,炮樓前三排已經沒有位置;3點,炮樓下的停車場已經沒有空位;4點,炮樓小院外的道路兩側停滿車輛;5點,想上炮樓?已經晚了……一些人在樓頂扎了帳篷,還有些人帶來了野營用的便攜式灶具,煮點熱食,驅一驅冬季海邊夜里的寒冷濕氣。這樣的觀展黃金位,自然也受到了一些電視臺的青睞。據(jù)說10月31日夜,就有一路地方電視臺直播團隊將高清攝像機架在了炮樓上的最好位置。

炮樓背后的山是飛行表演時飛行員在天上的參照物,幾乎所有編隊動作盤旋時都圍繞這座山進行,炮樓上的照相機、攝像機基本可以拍攝到表演機在天上的每一個動作,而且一半以上順光。此外,炮樓正對05跑道第二個脫離道口,展區(qū)停機坪聯(lián)絡道視野極佳,所有從機坪滑出的飛機都在炮樓視線之內。

2008年,殲10戰(zhàn)斗機首次亮相珠海航展,空軍明星飛行員嚴峰駕駛殲10從23跑道滑行起飛,離地后垂直拉起。他的飛機與珠海機場候機樓合影的一張經典之作就是在炮樓拍攝的。此外“八一”飛行表演隊3機編隊起飛,與航展主展館的合影也只有在炮樓或炮樓后面的山上才可以拍到,場館內想看到飛機起降的精彩瞬間是絕對不可能的。

幾乎每屆航展前都會有外國攝影師給國內攝影師發(fā)郵件,詢問關于炮樓的路線、價位、開放時間等信息。2016年航展上,兩位專程從日本趕來的航空愛好者。與炮樓上眾多攝影愛好者不同,其中一位日本攝影師放棄拍照,選擇用攝像機記錄下了殲20從飛臨、盤旋,到垂直爬升、最終離場的全程,這也是本屆航展上為數(shù)不多關于殲20的視頻作品。
除了職業(yè)攝影師和發(fā)燒友外,還會有一些大人帶著孩子來,小則七八歲,大則不過十五六。這些男孩女孩舉不動五六斤重的專業(yè)相機,他們拿著望遠鏡,隨著大人們的鏡頭一起昂頭搖擺追逐著飛機的軌跡,或者騎在爸爸的肩膀上眺望著、好奇著。還有一群可敬的人——家屬,她們是這群航空愛好者的妻子或女友,在這里陪著丈夫或男友,帶瓶水、買份飯,坐在男士們身后聊聊天,玩玩手機,精彩時刻也會站起來一起觀賞。
炮樓,有時候也是一個代名詞,即所有持長槍短炮影像器材的攝影師所在的建筑物。珠海機場南側的金海灣,除了這座視野最好的炮樓外,還有許多廢棄樓房,攝影師們會為獲得不同拍攝角度而登上這些樓頂。由于很多廢棄樓房未被“開發(fā)”,他們不得不自備梯子爬樓,因此這群人也被稱為爬樓黨或爬墻黨。炮樓后面的山上,有一個類似農家樂的地方,很少有人知道這里曾為何用,只知道叫作金鳳臺,比炮樓視角高,拍照的話能以炮樓上的人群為前景拍出人文風格的圖片,別有一番味道。
中國航展精彩繼續(xù),炮樓的精彩也會繼續(xù)
期待今年航展更多震撼美圖!
來源:中國的航天